“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这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由同济大学文科办公室主办的“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研讨会”日前在同济大学中法中心举行,来自全国20所高校的相关专家,围绕哲学社会科学评价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是工作的导向。专家们在研讨中突出问题导向,抓住问题不放,体现了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李刚(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对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中KPI方法的使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认为“五唯”的本质是把KPI考核作为评价的万能方法,KPI考核具有强烈的绩效导向性和短期政绩导向性,对于战略性、多目标、非营利的机构来说并不完全合适。以KPI考核作为万能方法,会损害机构和员工主体性,鼓励了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缺乏人文关怀,会导致研究和业务的原子化,不利于发挥团队协调效应,形成各自为战的局面。他指出,反“五唯”在根本上是要改革资源分配体制并进一步完善“学术体系”。毛晓红(西南科技大学图书馆馆长)指出,目前哲学社会科学评价面临着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 内容、重第一完成者轻参与者、重指标评价轻同行评价、评价时限较短、分类评价标准不健全等问题。叶龙(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科处副处长)指出,目前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存在“十化”现象:洋化、他化、简化、滥化、急化、量化、官化、腐化、美化、外化。
针对瓶颈问题,与会专家纷纷开出“药方”。毛晓红就如何从制度的层面规范评价过程,提出七点措施:提升分类评价质量;完善同行专家评价制度;适当调整科研考核评价时限;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营造合作的学术氛围;完善管理者监督,不断提高管理者素质;组建运作第三方评价机构。叶龙认为,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应遵循先分类,再评价的原则。他建议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同行评审制度、匿名审稿制度、学术规范制度。张端鸿(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的策略是:确保独立匿名评审;校院两级行政只有资源配置权无学术评审权;尊重多样性,分类评价,尊重合作,重视学术成果质量和影响力的评价;让引用和影响因子远离评价功能,回归索引功能;预聘、准聘、长聘体系保障学者利益;同等对待政府奖和学会奖。张俊艳(天津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建议:应尊重学科内在规律,深化管理重心下移,充分调动学院、学科的积极性,实施分类、分层、多元、综合评价;坚持学术共同体评价+文献计量相结合;进一步鼓励学科交叉,对交叉学科领域硕博论文评差要慎重,建立申诉机制,制定交叉学科评审的争议协商原则;强化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的“四个服务”导向;同时鼓励哲学社会科学机构参与和设立国际性学术组织,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新时代理工科为主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但把握机遇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梁昌勇(合肥工业大学社科处处长)指出,首先是思想观念上还存在误区,再次是战略定位上还需设计优化,第三在发展路径上仍需要创新突破。侯俊军(湖南大学社科处处长)指出,自由探索与有组织科研之间并不矛盾,应区分学校发展阶段的差异,以及学科和学者间的差异,该自由的自由,该组织的组织。李石勇(华南理工大学社科处处长)认为,科研评价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导向,但在同一阶段的各项工作中需统一指挥棒,才能真正发挥引导作用。李正锋(西北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部长)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评价体系要体现发展的阶段性、独特性和自适应性。
会议形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的十条“同济共识”。
编辑:陈瑜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