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1892-1978)是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根据去年出版的《上海百处名人故居品鉴》,他在上海有两处故居,分别是多伦路201弄89号(1927年至1928年)与溧阳路1269号(1946年至1947年),前者为坐东朝西的里弄房子,只有区区62平方米,后者为坐北朝南、建筑面积多达406平方米的花园洋房。事实上,郭沫若在上海时还住过几处地方,南昌路178弄7号也住过,隔壁就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旧址。而在南昌路留下生活痕迹的还有傅雷、巴金、钱君匋、徐志摩、林风眠等故人。
1926年3月,郭沫若赴广州就任广东大学文科学长,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其间,他的日本太太安娜(佐藤富子)带着4个孩子住进了多伦路201弄89号,当时的居住条件不好。1927年底,经历了起义失败的郭沫若从广州辗转回到上海,与家人团聚,在这里翻译了《浮士德》第一部。为了庆祝丈夫的译作出版,安娜出去买了一大盘寿司,当晚家里欢声笑语,还引来了窃贼,偷走了郭沫若当初为去苏联而准备的外套与皮靴。
由于遭到国民党通缉,次年2月,他和妻儿坐上不同的船,同日离开上海,开始了长达10年的日本流亡生涯。抗战胜利后,郭沫若一家又乘飞机回到上海,起先住在山阴路恒丰里77号的群益出版社,后来搬到了溧阳路1269号,此地随之成为国共两党进步人士经常碰头的地方。邓颖超喜欢在这里招待各界朋友,郭沫若则完成了《浮士德》第二部的翻译。
溧阳路有鲁迅存书室、曹聚仁旧居、金仲华旧居,可谓是名人故居聚集地。多伦路更是名气响当当的文化名人街,不只是郭沫若,上世纪,鲁迅、茅盾、叶圣陶、丁玲等人也都工作和生活于此。其貌不扬的201弄卧虎藏龙,既有左联遗址纪念馆,又有中华艺术大学校址,继续往里走,就能看到郭沫若的故居。前些年经过整修,墙面焕然一新。现在,这里是一处普通的民居。
作者:黄春宇
编辑:刘迪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