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山湾早期彩绘玻璃工场、土山湾画馆图画课、土山湾画馆素描课程
“法古则后于时,修今则塞于势。”上海地区的壁画艺术是在海派文化滋养下所形成的艺术体系,是在海派文化兼容并蓄的大背景中涂抹出的独特而绮丽的一笔。其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吸纳融化一些外国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在这样西学东渐的文化情景下,演变出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壁画艺术语言。
老式民居建筑玻璃装饰壁画
在上海留存下来的历史壁画中,从汇丰银行大楼的马赛克壁画穹顶到永年大楼的玻璃壁画装饰,西方的艺术形态影响着近代上海的壁画艺术创作,使其在西方与东方、传统与当代的融合中启程,食洋而化、袭古而新,既根植于本土,又依托西方先进理念,从而形成了海纳百川、融合又创新的独特艺术体系。其中,位于广东路93号原永年大楼的玻璃壁画保存得尤为完整。该楼前身为原永年人寿保险公司,建于1910年,入口处穹顶壁画为上海仅存的历史遗留的马赛克镶嵌壁画,在楼梯沿街处有若干圣母像玻璃镶嵌壁画,至今色泽鲜艳,光彩亮丽,是不可多得的壁画精品。该玻璃壁画创作与制作的发源地——上海土山湾博物馆,收集了天主教会兴办的徐家汇土山湾孤儿院培养孤儿学习彩绘玻璃并供给海内外教堂及建筑使用的相关文献、照片资料,并设有永年大楼玻璃壁画的复刻品。
玻璃彩绘上有土山湾工艺院落款
上海的建筑玻璃壁画多出于土山湾孤儿院之手,除了永年大楼现存的圣母彩绘玻璃,位于上海南昌路59号的科学会堂中的大型彩绘玻璃也是上海“土山湾制造”原物。倪敏在《20世纪土山湾对上海民间手工技艺影响的调查报告》中列数了上海现存土山湾出品的彩绘玻璃的另外两处地点:余庆路旧时爱棠路号——上海市委机关幼儿园,在上二楼转弯楼梯处有三片彩绘玻璃,在其底部边沿上刻着“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孤儿院出品”字样,以及徐家汇天主教堂。位于上海沐恩堂、圣三一教堂等中的玻璃壁画已经损毁,现在看到的玻璃壁画都是根据史料复原的。
永年保险公司大楼壁画彩绘玻璃镶嵌1910年
张璜在1933年土山湾印书馆出版的《徐汇记略》中这样记载道:“近日新添彩绘玻璃,将人物鸟兽彩画于玻璃上,后置于炉中煨炙,彩色深入玻璃内,永久不退,中国彩绘玻璃,此为第一出品处。”土山湾彩绘玻璃的工艺技术来自彩绘玻璃的主要发源地法国,当时无论从技术上还是艺术性上,法国的彩绘玻璃都在世界上首屈一指。1913年,教会引进彩绘玻璃技法并烧制成功,孤儿们学习这门艺术并作为将来营生的技艺。由于技术精湛,出自土山湾的彩绘玻璃一度声名远扬,承接了远东地区大部分的教堂、商业的彩绘玻璃,才开创了“中国彩绘玻璃之第一出品”的辉煌业绩。有趣的是,除了宗教题材的作品,孤儿们还制作了很多植物、动物、装饰图形等比较现代的彩绘玻璃,甚至绘制了带有中国传统历史故事的作品,使得这门源于西方的技艺能在遥远的东方落地生根,开出别样的花朵。可惜的是,时过境迁,上海地区遗留的土山湾原作已经不多,我们只能找到屈指可数的壁画原画,以及散落在民居中的一些零星的动植物、抽象图形的彩绘玻璃。土山湾是中国学习、融合西方艺术的桥梁,为今天对上海壁画历史的研究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研究资料。
老式民居建筑玻璃装饰壁画
回首相望,从最初的汇丰银行马赛克穹顶壁画完全由意大利本土设计师和工匠设计、制作,到法国传教士在徐家汇土山湾孤儿院引入彩绘玻璃技艺,中国的技师得以掌握、制作这门古老的欧洲玻璃工艺,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使得西方最新的装饰艺术得以落在上海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越来越多西洋文化的融入,使上海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海派文化,壁画在其发展轨迹中呈现出高度的接纳、吸收与内化特质,这种兼容并蓄的“融合性”特征,从历史原因进而演变成为这座城市的基因密码,为今日海派壁画的丰富样貌提供了文化基础,更提示了它在将来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土山湾博物馆藏玻璃彩绘橱柜
作者:陈蓉娟 上海美院艺术设计专业博士研究生
编辑:周俊超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