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世纪的学习模型是衡量信息的准确性和获得信息的所有权,那么21世纪的学习模型则是获得概念和链接信息。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以一种有丝分裂的方式疯狂地分裂和复制,向流动的、无形的本质转变,这对于教育和学习的方式提出了挑战。
真正的学习是非线性的,而不是线性的
人类具有以线性方式思考的习惯,倾向于以因果关系来看待世界。例如,A因B发生,B因C而发生,所以C导致了A的发生。我们将因果关系应用于生活的每一部分,因为它让我们更容易驾驭周围复杂的世界。要理解这一点并不难,这是一条节省我们付出和精力的捷径,因果关系常常简化了一个复杂的世界,也导致了线性学习方式的盛行。
在线性学习中,简单地说,学习内容被分成许多步骤,包括章节、模块等等。比如,第二课在第一课之后,随着学习的递进,难度和复杂程度逐渐增加。典型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给出明确的指示并教授内容,而学生则努力掌握全部内容。获得或提高一项新技能的方法是记住什么是“正确的”,然后通过练习、重复,直至熟记、掌握。
其实,这种教育模式可以追溯到工业时代。在20世纪初,当时的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开始向大众提供教育,并为学生在工厂流水线上工作做好准备,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获得信息和遵守指令的能力。
但世界从本质上来说是非线性的,21世纪被称为“乌卡时代”,发展通常是无序的、不确定的。今天的工作,不再是像数世纪前的工人那样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同样的任务,而是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尝试新的想法,不断验证假设,并不断迭代。
适应时代的发展,非线性学习方法正在兴起。非线性学习,或者可以被定义为自适应学习,内容是由老师在考虑学生有兴趣做什么或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推导”出来的方法,学生能够在任何给定的时间“提取”与他们相关的信息。他们不是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或完成一个模块,而是根据以前的任务、课程或作业的结果或经验来决定进度。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天赋和技能水平,选择不同的学习道路和方法。很重要的一点是,它还包含了成长心态,学习者被激励去尝试新事物,相信自己可以学会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个人的努力和态度决定了自己的能力。
可以说,非线性学习方法为学习者创造了一个灵活、开放、有趣的环境;能够刺激成长心态,还允许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话题,然后深入主题,允许学生分享经验、提供反馈并讨论他们的学习成果——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让信息更快被记住、并被应用的方法。
“理想难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长期表现
就学习本身来说,我们也需要纠偏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比如,很多人甚至教育工作者认为,如果能让学习变得更容易、更快,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但许多研究其实颠覆了这一“信条”,研究的结论恰恰相反:当学习越具有挑战性时,学习效果越强,持续时间越长。学习如果简单的就像在沙子上写字,那么学习效果“今天在这里,明天就不见了。”
传统教育试图使学习变得容易的常见的方法之一,是在提出问题之前教会学生一个解决方案。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然后要求学生重复他们刚刚学到的内容,或者只是依样画葫芦般地去应用,这样的方法是类似演绎法,对于学习者的挑战并不大,在认知上只是理解和掌握层次,属于低阶或者浅层思维。
但众所周知,现实生活并不是这样。在校园和课堂之外,问题总是排在第一位,它迫使我们在知识或者经验不多的情况下想出解决方案。这是一个艰难甚至“挣扎”的过程,而且本质上是非线性的。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教授罗伯特·A·比约克曾创造了“理想难度”一词,旨在解释尽管一项困难的任务可能会在最初减慢学习速度,但它实际上会提高长期表现。
当下,“新课程、新课标”倡导的项目化学习、学科实践、探究性任务,正是典型的非线性学习方式。学生用核心知识和概念去解决一个结构不良的问题或者复杂、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而不是按部就班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尽管在某个单位的时间内,学生的知识学习容量并不具有优势,但是从学习的长期效果来说,这些方法更有效,帮助学生通过更主动的学习,获得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与人合作、沟通和自我管理等适应未来社会的重要“生存技能”。
非线性学习在推进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
当然,教育者在开启非线性学习时,也会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学生很难判断他们什么时候学得好,什么时候学得不好。学生们倾向于将学习过程中的起伏和非线性学习过程的认知斗争误解为“表现不佳”。在积极投入、努力学习的课堂上,学生们学得更多,但他们自己感觉学得更少。学生可能没有意识到,伴随着积极努力学习的认知斗争的增加,这实际上正是学习有效的标志。
还有一个挑战是,学生能够有效应对的难度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困难,也不是所有程度的困难都是可取的。非线性学习过程自然会涉及到一定程度的压力,因为学生离开了他们的“舒适区”,有时还要经历“有效失败”。他们通过提出问题和假设,测试检验解决方案,并在他们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回反复。
因此,设置有效的非线性任务,需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学生需要“跳一跳”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有效的非线性任务还与“复杂”有关,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体现在学习过程的复杂性和认知的高阶性,而不是知识的难度和深度。
作者:郑钢(作者为上海市进才中学东校校长)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