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力,往往见证国家实力。
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日湖畔,坐落着一座令人瞩目的建筑——上海数学中心。耀眼的光芒来源于这里汇集的“最强大脑”们:任教于此的中科院院士李骏教授以及傅吉祥教授、沈维孝教授先后在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45分钟报告;王国祯教授因在代数拓扑领域的突破性工作受邀在今年的大会上作报告,得到国际同行一致认可……
成立10年,上海数学中心聚焦数学原创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至今已在国际公认的数学“四大顶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1篇,其中2021年至2022年发表了7项突破性成果。要知道,这四本顶尖期刊,一年发表论文的总数不过百篇出头。目前,上海数学中心在代数几何、动力系统和代数拓扑等重要研究方向,均处于国际研究的最前沿,在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超过300篇。
“这份成绩单的确是超出了十年前的预期,但我们深知,与国内外顶尖数学中心相比仍有差距,距离建设学科领域‘高原上的高峰’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上海数学中心主任李骏将十年耕耘总结为一句话:“在石子路上奔跑”。这一路,中心所努力去达成的便是“努力营造好科研小环境,让更多青年人才能够专心致志、发奋科研”。
为“可遇不可求”的顶尖人才打造更好的“小环境”
一组数字,勾勒出上海数学中心的“非凡实力”:现有首席教授4位,青年研究人员20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青年研究员13人——青年研究人员年龄均在45岁以下。教学科研团队由李骏院士领衔,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6人次、国家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12人次、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7人次。
这样一支高水平、年轻化的队伍是如何搭建起来的?李骏给出的答案,与“做减法”有关。
在业界,素来流传一份人才培养九字口诀,即“选好人、给基金、不扰人”。在李骏看来,顶尖人才可遇而不可求,要让最顶尖的数学家冒出来,天分、努力和环境,一样也不能少。
“因此,我们一直致力于营造适合科研的小环境,中心最看重的、也是一直坚持做到的就是‘不扰人’。”李骏介绍,为了给科研人员更多聚焦研究的时间,上海数学中心一直在努力“做减法”。比如,减少科研人员处理行政事务的时间,让他们从与科研无关的琐事中解脱出来。
在科研机构中,往往“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许多青椒(青年教师)的流失,往往与漫长的上升通道有关。”李骏坦言,尽管顶尖人才可遇不可求,但是遇到了,就一定要想办法让好苗子破土而出。
为了打通上升通道,2015年,在复旦大学的支持下,上海数学中心成立了谷超豪研究所。以谷超豪研究所为平台,中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引进、晋升和评价机制。李骏介绍,中心拥有几十个预聘岗位的主导权、实施同行评议制度,这样就可以省去很多繁琐的流程和环节,更便捷、及时地引进青年人才。
在这样的“减法”环境下,一批批好苗子得以破土而出。据悉,中心先后引进了28位青年研究员,其中15人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
青年人才王国祯的经历就很典型。2018年,王国祯在中科院院士张伟平的推荐下,进入上海数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一年后转为预聘青年研究员,2020年晋升为长聘副教授,两年后晋升为教授。加入中心短短几年,王国祯在数学“四大顶刊”上发表论文4篇,已成长为代数拓扑领域领军人物。
拼搏的劲头,是更好发展所需要的“文化”
讲起王国祯的成长路径,李骏不由会心一笑。初次见面时,王国祯谈起自己的研究滔滔不绝,信心十足。“我当时就提醒他,这个研究领域很难,要进一步发表论文更不容易,他点点头。但我没想到,他已取得突破,论文也已完成、他的成果最终顺利地发表在重要期刊上。”
李骏直言,在上海数学中心,很多科研人员并不“听话”。 通常,他会提醒青年人“这是块难啃的硬骨头”,但很少有人能够听进去,仍然带着一股子倔劲继续钻研、坚持。
这股拼搏的劲头,也是上海数学中心更好发展所需要的“文化”。
“数学是一个很大程度上需要个人自由发挥的学科,数学人才也应该是多元化、个性化的。我支持青年人做自己想做的事——路看准了,就要勇敢去碰一碰,说不定就能取得突破。”在李骏心里,发奋科研的习惯是第一位。这也是中心晋升考评中参考的重要标准,“如果有人遇到困难就止步不前了,那么这一定会影响他的晋升。”
有时,也有青年人向李骏提出,希望与产业合作。这时,他总是给予最大程度的资源支持。“虽然数学界一直很看重理论创新研究,但实际上,第一流的应用科学同样难做。”
记者了解到,上海数学中心正在牵头组织复旦大学应用数学交叉团队,建设“上海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团队,面向产业关键需求,进一步推进科技攻关和应用落地。眼下,中心的“神经网络与智能物流”团队与企业合作,正开发支持园区最后一公里快递场景的无人车快递调度与管理系统;中心的应用统计团队正助力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开发“中国并购综合指数”计算体系,相关研究成果连续两年在“世界并购大会”上发布。
“半生蛰伏,一鸣惊人”,基础研究急不得
谈及上海数学中心的未来发展,李骏坦言,不会设置具体的数字目标。“基础研究急不得。我们需要更多一些耐心,等待一些年轻的未来数学家出现。”
数学人才成长,有独特的规律。一项数学原创理论突破,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说是“半生蛰伏,一鸣惊人”也不为过。
数学人才选拔,也有规律。“其实,有些看起来数学学得很好的学生,是为了进名校而疯狂刷题,结果严重损伤了自己正在萌芽阶段的数学天分。还有一些真正对数学有感觉的学生,可能不一定在考试中拿高分。刷题和培养数学家,很多时候是背道而驰的。”
为了发掘更多对数学研究有热情和天分、却没能进入数学专业的学生,复旦大学数学科学院、上海数学中心于2019年启动“数学英才实验班计划”。在李骏主讲的代数课上,常有学生抱怨“老师教得太难”,而李骏始终有自己的坚持。
正如钻石的打磨需承受巨大的压力和极端的高温,顶尖人才的成长之路,少不了无数次的“火炼”。“做研究常常会有‘死’过一次再‘活’过来的感觉,这些都是必经阶段。我告诉学生们摔疼了就再爬起来,没什么大不了。”李骏认为,“数学英才班”能做的就是创造优秀的成才环境。“数学理论原创性研究就像在石子路上不断奔跑。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沿途的跑道上及时补给,在青年人跌倒时把他们扶起来。”
截至目前,“数学英才班”已招收4届学生,其中多人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在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得佳绩。
作者:吴金娇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片:复旦大学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