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防疫举措的优化,为保护广大师生安全健康,今年12月中下旬,全国多地再次开启线上教学。在上海,大部分中小学生也开启了居家学习生活,孩子和家长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
不得不说,在防疫新形势下,眼下这段临近期末的居家学习,显得较为特殊。和前两次线上居家学习相比,这一次的最大变化在于,很多家庭都冒“阳”了。这就不可避免地牵涉到家庭的情绪氛围问题。
如何平和地度过岁末这段居家学习时间?尤其是初高三生,面对升学压力,家长和老师该如何帮助孩子提振信心?针对这些当下家校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报记者特别邀请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学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枫、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黄玉峰、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紫竹校区高三学生家长君怡一起予以探讨。
“看来,现在只能拼心态了!”
文汇报:作为线上教学3.0版本,这次的线上授课与以往有什么不同?对学校和家长而言有哪些困难?
黄玉峰:从教55年,像今年这样棘手的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虽然这是我们第三次启动线上教学了,但与前两次相比,这次遇到了不少新的困难。
最显而易见的是,在学生和老师中,感染新冠病毒的比例比较高。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了解学生和教师感染的数量,有的班级,近一半学生都感染了,还有的班级,感染人数一度达到八九成。我们全校有90多名教师,目前只有少数教师还未感染,数学教研组几乎“团灭”,只有两三位教师还未“阳”。可以说,挑战前所未有!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保持原本的教学进度、完成原先的教学计划难度很大。
原本在这个季节,是初三学生准备参加“一模”考试的时候,现在“一模”考试已经取消。学生和家长心里其实也很“矛盾”:一方面是希望通过考试衡量自己学习的效果;另一方面,又因为身体抱恙对考试感到焦虑。
其实,这段时间同样感到焦虑的还有教师。
“‘阳’的第四天,没有请一天假,没有旷一节课,还带病改完了作业”
“虽然发烧,但该上的课还是要上的,不然别的老师就要辛苦,扛不住我会说的”……这是老师们给我发的短信。还有一位老师告诉我,自己是躺在床上上课批作业的。我看了这些怎能不动容!我劝老师们,“该躺倒就躺倒,不要拼!”
不少人家里有孩子、有老人,更是倍感焦灼。前几天有位初三的教师身体刚刚恢复一些,又忙到凌晨一点多,结果又累得发烧。我看着十分心疼,劝他一定要好好休息,身体才是第一位的。
君怡:我们大概是班级里最早的一批“阳仔”,我12月14日就把孩子从学校接回了家。孩子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看来,现在只能拼心态了!”
疫情三年多,屈指算来,这是我们第三次在家上网课,也算有点“战斗经验”了。就在今年6月地理等级考之前,我所在的小区因为有人不幸“中招”,孩子只能被迫居家备考。幸运的是,孩子比较争气,地理等级考取得了A+的成绩。
如今,临近期末、加上还要准备春考,说孩子和家长没有压力,肯定不可能。但正如孩子说的,处变不惊,心态是关键。
在我们家,孩子先“阳”,后来我和丈夫也都“阳”了。同一个屋檐下,孩子一边“阳”着一边学习,我们一边“阳”着、居家工作,还要照顾孩子起居,虽然“中招”的前几天特别难熬,心里也有点着急,但这几天随着身体慢慢康复,一家人也有一种“熬出头”的感觉。
当下最重要的是保护好教师、学生的身心健康
文汇报:家里有人“阳”了,可能会给教师、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影响教学和学习,此时要如何引导开解?
王枫:疫情暴发三年多来,过往的经历让大家都会体验到:人在面对不确定的“威胁”时会表现出应激状态,而过高应激会引发我们出现身心上的一些不良反应。因此,在这次疫情居家学习过程中,家长们首先要做的是自我调整——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才能帮助整个家庭科学应对。
要知道,孩子居家的情绪,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氛围的影响,不良的家庭情绪会影响他们在家的学习和生活适应,因此,越是在出现变化的时候,家庭的情绪氛围稳定越是重要。
其实,相比家长,可能孩子对居家和防疫并没有过度的焦虑。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孩子在家上网课,而还在上班的家长身边多少都会有“阳”的情况,难免会引发焦虑。如果把这些焦虑感带回家,可能会给孩子更大的心理压力。所以身为家长,既然知道要面对和经历挑战,就不妨陪孩子一起接纳现实,成为孩子内心可以依靠的安全感来源,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多沟通、多交流、相互鼓励、相互支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孩子们一起勇敢面对当前的挑战。
黄玉峰:从学校的角度说,尽量减少教师和学生的焦虑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予他们极大的“自由”,这时候要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这绝不是口号,而是这个背景下最最重要的事情。
“健康第一”的理念要体现在各个方面——
其一,提倡教师把学习内容简化,可以不讲的先不讲,把教学进度放慢、期末复习的难度降低;
其二,不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教学都要留出一定的弹性空间。比如,老师如发烧了不舒服,可以请学生进入其他班级的授课间听课,也可以布置学生自学从第几页到第几页。学生如果身体不适,作业可以暂时不写,直到身体恢复健康;
其三,建议教师们弱化期末考试的概念,等到春暖花开、病情稳定再去通过各种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也完全来得及,而当下最重要的是保护好教师、学生的身心健康。
正值岁末,前两天,我给教师、家长和学生分别写了三封信。在给学生们的信中,我还给孩子们开出了一张“书单”。希望大家利用这个机会,学会自学,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这也许将是网课时代留给我们宝贵的财富。
让一切照常,有助克服“幻阳”纾解焦虑
文汇报:看着身边的“阳”越来越多,也让另一些家长始终忧心忡忡地“幻阳”。面对这样的未知和不确定,该如何做好有效的心理建设?
王枫:最近很流行一句话“阳性的人身体难受,没阳的心理难受。”有的家长整天都在担心,自己是不是快“阳”了,反复拿一些症状来比对。空调开大了,觉得体温有点高,就担心发烧了;咳嗽一下,就要拿抗原测一测,担心“阳”了……这种现象,本质上首先是出于对自己和家人健康的关注,但太过在意,反而会成增加焦虑感,甚至出现疑病、强迫等行为现象。
如何应对“幻阳”?首先,要尽可能转移注意,让一切照常。正常、轻松地过好自己每一天的生活就好。如果你是“天选打工人”,那就安心工作,做好上下班通勤防护;如果你是“居家办公”,那就在家保持好良好的状态,多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尽可能保持每天的运动习惯。多接触一些积极信息,避免总是接受负面的信息,保持一个相对积极的生活状态。
做好自我引导和积极暗示,也可以纾解焦虑情绪。请告诉自己,病毒主要是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的,只要自我防护到位,就不易被感染。退一步讲,即便一不小心被感染了,大部分人也是能够自愈的。要通过积极的观念转变来增添自己应对疫情的信心信念,帮助自己和孩子调节好情绪状态。
此外,家长也要坚持做好自己和孩子的健康管理,每天保持规律的作息、适当的体育锻炼和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少食多餐的饮食,通过提高免疫力,来抵御病毒的侵害。
用欣赏和鼓励,陪伴孩子度过这个特别的“寒假”
文汇报:马上就要迎接新年了,从这段线上学习过渡到寒假,家长和学生究竟该关注些什么?
君怡:孩子“阳”了之后,作为高三学生家长,我只能劝孩子不要熬夜,多多休息。要真正把握好学习和休息之间的“度”,因人而异。我个人的看法是,孩子已经长大了,该放手的放手,家长这段时间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即可。比如,孩子说自己肚子不舒服,我就把菜饭做得清淡一些;孩子若提起这两天学习效果不好,我就劝他先休息,还是先把身体养好。
12月24日是我孩子18岁生日,那天,他抗原终于转“阴”了,脸上流露出近日来少有的灿烂笑容。我相信,这三年的疫情时光,将成为这代孩子的记忆。而这段难得的经历,其实也是他们这一代人的精神上的“成人礼”。
王枫:这次的线上居家学习时间正好处在秋季学期的末尾,学校也因此取消了原本的期末考试。有些家长感觉,突然没有期末考试了,反而会更担心孩子的学习,因为没有了成绩的考量,孩子到底学到什么程度了,他们心里没底。
如果因为这样的担心,导致家庭氛围太紧张,反而会给居家的孩子制造更多不必要的压力。我给家长的建议是,要想更多办法,给孩子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支持、理解他们所遇到的挑战和困难,用欣赏的眼光和鼓励的话语,陪伴他们度过这个特别的“寒假”。
要相信学校的专业安排和老师的尽心尽责。至于这段时间学习的结果,则不必太在意,非常时期,只要孩子认真努力了,所取得的结果都是最好的结果,要把目光放长远,在孩子身心健康的基础之上看到学习进步的可能。
除了课本上的知识,不妨带孩子多认识疫情带给我们的积极教育意义,利用好这段时间,帮助孩子提升自控力和责任心、顺便对他们进行生涯和生命教育。要创设环境,鼓励学生多与同学、老师交流,多和自己的好朋友打打电话聊聊天,有困难及时求助。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了适应困难或心理问题,要及时鼓励他们求助学校的班主任、导师、心理老师或拨打专业的心理热线咨询。
尽管当前可能会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我们能够预见到在不远的未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回归可以线下相聚、遨游世界的常态化生活。希望家长能和孩子一起迎接疫情褪去后的幸福生活以及更加灿烂美好的未来。
作者:张鹏 王星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