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高校体育正进入深入改革的重要时期。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体育不仅提高学生的体质,同时也是德育、智育的基础。然而,我国大学体育教育很大程度仍然停留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的阶段。许多学生对于体育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减少生病”“对学习有益”“减肥塑形”的粗浅阶段。事实上,职场白领投入健身的不少,大学生中重视体育锻炼的却不多,不少高校的“晨跑”甚至被学生诟病为“早起毁一天”。
学校是实施体育教育的主要场所,它在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又能排解大学生在现代社会中所承受的竞争、压力,给学生提供精神和心理上的慰藉与支持,成为改善学生心理品质薄弱的重要手段。这也是为什么清华大学入学考核一千米、毕业考核一万米的“传言”备受关注的重要原因。然而,就目前高校体育育人的现状来看,仍然有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
输赢不是现代体育的核心,更不该是大学体育课的核心
几乎每一所高校都安排有体育课,但就教学实施方面而言,课堂教学质量仍有待提升。
调查发现,高校体育教师对现代体育的本质及体育教育的理念理解不足。不少人对现代体育存在着偏见,认为体育的本质是竞技比赛,输赢是体育的核心,但是,输赢本来就不是现代体育的核心,更不应该是体育课的核心。
同时,目前大学体育的教学设置,对学生兴趣的应答程度不够。即便进入高校,学生都已成年,发生教学事故仍然是学校和体育老师共同的担忧,这造成的后果就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与手段都过于简化,身体训练量与训练强度都无法达到应有的要求。更不用说专业化运动技能训练了,不仅内容的丰富程度和时间都有限,技能训练辅助工具应用就更少。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不少高校的体育教学淡化运动技术学习,体育课变成了简单的项目介绍。加之体育课班级人数较多,以及场地的限制,学生课堂练习的密度和强度便难以达到所需水平。
大学体育开展分层教学,推进过程中困难重重
由于我国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体育教学质量地域差异性大,导致大学阶段大学生运动技术的基线水平差异很大。大学体育教学的理想状态是分层教学,但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却很难。因为大学体育课本身就课时有限,如果在同一体育班级内采用分层教学,这会对教师教学的连贯性造成较大影响。如果按照不同运动水平将学生分班教学,虽然可以克服上述问题,但又会造成评价标准不统一带来的矛盾。
另一方面,近年来,许多高校片面迎合学生的兴趣,体育项目设置盲目求新、求异,在设置体育教学项目内容上迎合学生求时髦、避重就轻的心理,开设了许多新兴时尚体育运动,如瑜伽等,而摒弃了一些传统的、锻炼价值高的项目,如投掷、机械体操等。
如何让学生掌握伴随一生的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
以我们学校为例。在与同行交流中发现,目前我们学校对体育课的重视和强调程度远超很多学校。但即便如此,在16个教学周的课程覆盖方面,参与的学生仍然明显不足。即使是强制性的体育锻炼,都未达预期效果。也因此,要实现体育课程大学生学习生涯的全周期覆盖仍然路漫漫,更不用说在课外竞赛方面,形成健全的群体大学生的课外体育竞赛体系了。
近些年,上海交大在校内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课余体育竞赛,交大阳光队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也屡获佳绩,但这些比赛面向的学生仍然只是少部分运动精英,那些本身不爱运动、不太擅长运动的大学生,并未切身体验到体育比赛带来的乐趣以及对于意志品质的促进作用。
同时,我们对国内不少高校的调查发现,很多学校目前开设的体育课程内容单一,忽视了校外体育运动的辅助作用。同时,学院的学生体育社团、院系运动队训练(竞赛)和体育课教学三者之间呈现分离状态,这与学校鼓励的“发展学生社团、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建设校园文化”的方向并不协调。
在运动氛围营造方面,高校对校内的体育协会缺乏正规引导,社团活动安排不科学,参与者性别比例发展不平衡,且人员流动大,体育种类过于单一,继承与发展存在明显短板。为了加大吸引力,各种体育协会除组织体总杯、迎新杯等比赛外,还可以通过降低难度、改变形式等方式组织适合大部分学生参与的体育活动,营造良好校园体育运动氛围。
“放羊式”的体育教学,难达锻炼目的
认真思考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相关问题的原因,可以说,一些高校本身对体育教育仍不够重视,甚至认为可有可无。
调查显示,部分高校在编排每周体育课时,一节或两节随意安排,有的甚至把几节体育课连排在一起,只为了完成任务,更谈不上按照课程标准和要求编排体育课教学了。尤其是期末学生考试周前,体育课甚至直接被“砍掉”,由其他课程占有或由学生自由安排复习,导致学生整天“窝”在寝室或教室。
“放羊式”的体育教学本来就很难达到锻炼目的。加之学校不够重视也导致个别体育老师对教学也是敷衍了事,体育课往往成“摆设”。体育老师上课集合一下,把体育器材发给学生自由活动,根本不指导学生锻炼,更别提管理学生活动了。
同时,高校体育教学人才不足也制约着体育教学的发展。
在高校体育教学师资中,目前有两个严重的问题。
一方面是大部分教师都是科班出身,教学实践经验丰富,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前沿性的知识。
另一方面,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许多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部分学校过度重视社会体育学科的建设,对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要求较高,导致一些体育教师把大部分时间用来从事体育科研,而学习交流较少,教学实践能力也不强。所以不论是学科建设还是人才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无法紧密结合,从而使得体育教育更是面临窘境。
推动大学生群体运动发展,促进其身心健康
在当前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如何帮助大学生群体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以促进其身心健康,是亟需各界共同思考、解决的问题。
体育运动作为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学校是实施学生体育教育的主要场所,但绝不是唯一路径。家庭与社会基于丰富的体育人力与物力资源,对于整体目标的实现同样有着重要作用。
首先,家庭作为体育运动萌芽之源,要转变传统的错误思想。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也需要关心孩子的运动习惯,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鼓励子女参与体育运动。同时,家长应以身作则,让体育锻炼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家庭成员经常参加运动,才能让孩子养成运动的习惯,并且延续到大学。
学校作为体育运动发展之基,应从多方面着手强化大学生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构建热爱锻炼、崇尚运动的校园整体氛围。从内部动机来看,学校应积极开展符合大学生兴趣的各类型的校园体育赛事,并主动推动和支持各层次的体育活动,扶持发展大学生体育社团,活跃大学体育锻炼氛围,提升校园体育文化;从外部动机来看,应加快构建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体系,开齐开足体育课,通过构筑体育教学体系、设定体育刚性要求、实施体育兴趣驱动、推动体育思政协同等措施,以体育为切入点构筑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社会作为体育运动保障之路,对落实全民健身、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品质、挖掘体育蕴含的价值发挥着推动作用。社会力量的参与可优化体育资源布局、保障体育发展质量,使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总之,“家—校—社”三方构建综合协同的机制,形成内在联系、系统协调的有机整体,可以促进“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独特功能,从而有效解决当代大学生心理品质薄弱、意志力不坚定的问题,为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体育强国提供重要保障。
作者:龚强(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编辑:姜澎
责任编辑:姜澎
图片来源:PEXELS免费图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