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将孩子们“封印”在家,却封不住他们成长的脚步,0-3岁是人成长发育的关键期,作为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者,把握住这稍纵即逝的黄金教育期,为家长提供婴幼儿照护的科学指导,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全社会的共同期待。
在上海开放大学“幼有善育,我们在行动”在线课堂第六期中,四川省心理学会学前儿童心理与教育专委会主任、成都师范学院儿童心理学教授文颐与广大托育工作者和家长在云端相见,从0-3岁婴幼儿保教行业界定、保教人员岗位职责、托育的几个误区等入手,与大家共同探讨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几个关键问题。
婴幼儿保教行业有两类机构,一类是托育机构,代替家长照料婴幼儿,如托育机构中的全日托和半日托、幼儿园的托班、社区里的家庭育儿中心等;一类是早教机构,让家长带着孩子过来,对家长进行科学育儿的指导,如托育机构的亲子班、妇幼保健院的早教项目等。
虽然这两类机构的服务对象、岗位职责有所差别,但两类机构中从业者核心能力的要求是大致相同的,即婴幼儿喂哺与照料能力、婴幼儿保健与护理能力、婴儿安全防护能力、婴幼儿早期教育能力、环境创设能力、婴幼儿保教质量评估能力、托育机构科研与人员培训能力。一个专业的保育人员,除了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喜爱,还必须具备婴幼儿各阶段、各领域身心发展的专业知识。
在文颐看来,我国的托育行业正和0-3岁婴幼儿一样,处于发展的初期,脆弱而敏感,需要更多的从业者细心呵护、耐心浇灌。当前,仍存在一些可能阻碍婴幼儿照护事业良性发展的误区,需要家长和托育从业人员高度重视。
首先,儿童保健领域有很多专门的量表可以帮助判断一个孩子的自然成熟是否达到了他所处年龄阶段的正常水平。对于处于正常水平的儿童,通常进行的是推动其发展的早期教育,应该关注的是儿童内在价值的体现(包括自我的肯定、美感、人际关系、文化等),教育实践更倾向于以游戏活动为载体的、开放型的、让儿童去主动建构知识或者能力的模式。而对于没有达到正常指标的儿童,通常进行的是强化其发展的早期康复,更多的是强调刺激与强化,唤起他正常的感官反应,康复实践更倾向于以训练课程为载体的、高结构化的干预模式。
要提醒家长的是,如果自己孩子的生长“指标”没跟上,千万不要过于着急,很多机构会把一个正常孩子的早期学习和特殊儿童的康复训练划等号,事实上,儿保中用于特殊儿童康复或治疗的课程和教学方法不能全盘照抄到正常儿童的早期教育当中。
又比如,将保育和教育分隔进行。以最常见的婴幼儿大小便处理为例。在托育机构里,这通常被认为是保育工作,应该由保育员去完成,但其实在这种日常的保育中可以注入很多教育的元素,可以乘机让孩子认识大小便,进行性别教育、自我保护教育,可以进行穿脱裤子的训练,也可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礼仪礼节。如果将保育和教育分开,就会错过宝贵的教育机会。应提倡保育和教育的无缝对接,在照顾孩子的同时把把教育的元素给融进去,真正做到教养结合。
此外,成人的过度主导会影响婴幼儿的成长发育。婴幼儿天生拥有学习的能力,他们可以通过感知觉和操作活动来认识自己和世界,作为家长,应该给他们这种机会,把丰富的刺激物呈现出来,给予孩子自主玩耍的时间和自由走动的空间,为孩子提供更多自由探索、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不要过多地插手并能在必要时给到清晰的反馈。
共有逾3万家长和托育从业人员参与了本期在线课堂的学习。“本次培训让我意识到要想成为合格的父母,光靠爱孩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科学的育儿知识、良好的沟通技巧,给孩子更多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还需要与托育园紧密合作,共同助力孩子健康成长。”一位家长在课后感慨地表示。
作者:王星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上海开放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