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我刚把防疫最新要求都通知给大家啦,外国邻居们我也给他们翻译了。”在澜湾居民志愿者群里,一条略带“口音”的中文语音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小伙子,你是外国人吗?”“我来自乌干达,和大家一样来做小区防疫志愿者。”“小伙子中文讲得很灵嘛!我们一起加油!”
这名外国小伙的中文名叫菲利,是上海电机学院自动化专业的留学生。在抗疫工作中,菲利和社区志愿者们一同整理、搬运物品、挨家挨户给大家分发抗原检测试剂。由于菲利所在的小区有不少外国人居住,他主动向外国居民们传达社区最新防疫要求,鼓励大家配合工作,共同守“沪”。
菲利的志愿者之路,是从一袋食物开始的。疫情期间,菲利曾面临物资短缺的困境。上海电机学院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班主任张丽娟得知这一情况,了解到菲利和自己恰好同住一个小区后,立即给菲利送去了蔬菜、饼干等食物,解了菲利的燃眉之急。之后的线上汉语课中,张丽娟在讲到抗疫战线的中国力量时,鼓励同学们积极加入志愿服务,为战胜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菲利听后深受鼓舞,积极报名成为了一名社区志愿者,结合自己擅长中文的优势,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这样的故事在上海电机学院的国际学生中还有很多。疫情期间,英国学生常客来制作了抗疫生活视频,鼓励同学们保持积极心态,勇敢抗击疫情;科摩罗学生付豪在国际学生公寓主动宣传抗疫政策,号召同学们积极配合防疫工作。这些暖心故事的背后,少不了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的老师们主动出击,在生活上时刻关心每一位同学的健康动态,在课余积极策划一系列抗疫主题活动,在教学中灵活加入抗疫主题教育。老师们把身边的抗疫故事作为最鲜活的素材,通过讲述抗疫过程中的温暖、担当和力量,讲好中国故事。
菲利说:“中国有个成语叫投桃报李,我非常感谢张老师对我的帮助,我也希望能像她一样,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作者:吴金娇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片:上海电机学院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