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淼小朋友,我们很快就会再见啦!”这两天,复旦大学在校生吴双很充实。学习之余,她还和一位小朋友成为了线上好友,在云端送上陪伴与辅导。
疫情“倒春寒”来袭,广大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志愿者们仍然不惧风雨、坚守一线。许多教职工逆行返校,为学校的安全有序运行做出了贡献。为表达对抗疫一线工作者的致敬,缓解其子女课后学习生活无人辅导陪伴的后顾之忧,沪上多所高校推出“云陪伴”“爱心云托班”等志愿服务。
记者了解到,在市卫生健康委团委等共同支持下,首批近200名一线抗疫人员子女已登记报名需求信息,完成配对193名,上岗服务170人。首批志愿者们按照“一人一策”的要求,通过微信(或QQ)视频或语音等方式,为孩子们提供“一对一”的兴趣课程、防疫教育、读书交流、心理支持、在线陪伴、线上辅导等服务。
抗疫有你,后盾有我!多位大学生志愿者说,他们的愿望就是“能用自己的能力帮助到有需要的人,努力让这个春天更美好一点”。
从被保护者到“撑伞者”,00后大学生成为志愿者
3月29日,华东师范大学首批师范生志愿者正式对接上岗。2020级生物科学专业郑嘉忻通过讲解写作的形式完成了自己第一次的“云陪伴”。与她线上相连的,是一名一年级学生,他的母亲是一名护士,一直忙碌在战疫一线。
之所以想要报名“云陪伴”,与郑嘉忻的经历息息相关。这名00后大学生来自武汉,她的父亲是一名一线民警。回忆起2020年第一波新冠疫情,郑嘉忻自称是“被保护得很好的人群之一”。她说,“身边有很多医务人员、一线警察拼搏奋斗的身影,他们的勇敢和无私让我很受触动。其中,上海更是有一批批的援鄂医护在武汉持续奋战。”
从被保护者到“撑伞者”,这位00后大学生一直想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当看到校团委发起陪伴志愿者招募时,郑嘉忻毫不犹豫地报名了。“我本身也是一名师范生,服务对象又是一线战疫医务人员的子女,我想要回馈社会、表达感恩。”
郑嘉忻说,在之后的“云陪伴”中,她还会找机会,以轻松的方式和小朋友讲讲两年前发生在自己家庭的故事。“这是一份属于战疫的记忆,也是战疫必胜的信念。我要告诉小朋友,妈妈不是故意不陪伴他,而是为了守护更多人的生命健康,我们要以妈妈为榜样,感到自豪和骄傲。”
记者了解到,在华东师范大学,像郑嘉忻这样的小老师们还有很多。据悉,“在线云陪伴”项目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发起,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共同打造。校团委依托华东师大孟宪承书院、教育学部、大夏书院、光华书院、经管学部(书院)等优秀师范生组成志愿者团队,截至4月3日,已完成配对170名,上岗服务170人。
除了对接个体小朋友,此次“云陪伴”的志愿者们还会在周末开出“特色拓展课”板块,在云端带来艺术表演、手工创造、传统文化、科学实验等特色小班课程。同时,学校的一些优秀文艺类学生社团也将从周末起开展团队式的课程讲授,即便是“云端面对面”,也能很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33位“鹅旦梦”志愿者再“上线”
在了解到附属医院、机关单位的一线工作者关于为居家子女提供陪伴的需求后,复旦大学爱心云托班志愿服务队伍应运而生。发出招募信息后,27个院系单位响应,243名志愿者参与;264户家庭报名,276位孩子匹配了专属伙伴,覆盖17家医院,2家机关单位,8个城区。
看到学校组织的云托班活动,生命科学学院学子常怡然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常怡然是学校“鹅旦梦”计划线上辅导志愿队的一员。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复旦大学“鹅旦梦”计划线上辅导志愿队为湖北地区医护人员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常怡然就曾在线上和一名湖北的高三同学结对,帮助她备战高考。她回忆,每周一次的线上辅导,除了知识和题目的讲解,更重要的是将精神力量带给网络另一端的同学。令她感动的是,“对方专注的信念也一直感染着我,我们对抗疫、对自己都更加有信心,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同胞间互助、共克时艰的温暖。”
和常怡然一样,如今,33位“鹅旦梦”志愿者再次加入云陪伴辅导的行列,已成为“云托班”志愿服务队伍的主力。
接受任务后,学生志愿者们火速行动。从“一对一”对接孩子们开始,云托班的志愿者们就开始联系家长,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3月31日起,第一批志愿者为孩子们送上温暖的陪伴和辅导。记者了解到,志愿者为孩子们定制了系列辅导和素质拓展课程,包括为孩子们进行科学知识的普及、讲解经典名著,带领孩子们开展手工制作等。此外,云托班志愿服务项目还计划开设儿童视力保护、肠道细菌与肠道疾病、儿童健康知识小课堂等面向各龄儿童及青少年的常规直播课程。
丰富美育资源云端送到家
在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志愿者通过“爱心云托班”,将丰富的美育资源云端传递。
来自美术学院的30名学生志愿者,依托学院近两年积累的美育志愿课程资源进行特色课程设计,为广大上海中小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和艺术熏陶。课程主要聚焦美育特色,包含速写、国画花鸟及传统中华书法课程等六大板块。
音乐学院开展了以大学生为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员为主体,以舞蹈运动为主线的“韵律操”课程。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音乐学院的志愿者们设计了由浅入深的学习进度,并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展开授课——从模仿、学习一些基本的舞步,到伴着不同风格的音乐,自己设计动作。在疫情居家期间,学生们在云托班的小教室中唱起来、跳起来,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为学习生活增添乐趣。
“看看这幅图,能否从中间找不同?”影视传媒学院推出易趣课堂和非遗文化与顾绣技艺是系列课程。其中易趣课堂主要分为绘画教学,名著阅读,电影赏析三部分内容,通过线上腾讯会议进行教学。教员们还会根据孩子们的学习力度,也会让孩子们参与作品创作,形成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给予孩子们一定的创作发展。课程设计中教员们将顾绣与四大名绣作对比,并结合多幅色彩鲜艳、栩栩如生的顾绣名作,让孩子们清晰直观地理解顾绣的特点。
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艺术类课程不仅能够为孩子们带来丰富的艺术学习体验,还能让孩子们减少焦虑,为孩子们带来情感关怀。据悉,4月4日起,上海师大还将推出科学类系列云端课程。
作者:吴金娇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姜澎
图片:受访方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