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点15分,国权路384号生活区门口,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西藏民族班的孩子们排好了队,在老师与保安的护送下穿过马路,定向到达对面的国权路383号教学区,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自3月12日起,127名附中民族班学生已经度过了三周准封闭管理生活。
“学校就是这些孩子在上海的家。”为了给孩子们带去全心、暖心的守护,老师们尽全力给这些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分层走班一人一表,主题班会、大师剧缓解学生心理焦虑,教职工上阵为学生安排夜宵、理发……在这个“倒春寒”里,让远离家乡的学生感受“家”的温暖。
对于学业任务繁重的高中生来说,线上学习在疫情防控期间依然需要坚持。由于学生所在班级和所上科目不尽相同,课程的授课方式也根据科目分为集中课、走班课等不同形式,负责老师周丽君与朱旻峰在接到封闭管理的消息后,立即组织各学科任教教师进行线上教学的安排,汇总整理所有学生的课表,并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安排他们前往机房或配有特定线上教学设备的教室进行学习。学生每天按时前往自己的上课地点;每天也会有值班老师对照课表,查看是否有上错了课的“小迷糊”。
在民族班学生的课表中,体育课是唯一一门在封闭管理期间开展的线下课程。在夏浔老师的体育专项课上,学生仍根据平时选择的专项,比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在运动中缓解学业压力和焦虑情绪。
“我非常珍惜体育课,到室外和大家一起跑跑步,酣畅淋漓的运动过后总会有种轻松的感觉,回到教室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高三西藏民族班学生扎西措姆说,目前的生活状态与平时差不多,自己的学习节奏也基本没有变。
为了缓解学生在封控中因学业压力和思乡带来的心理影响,民族班的老师们高度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调适。高三年级班主任王岚专门组织主题班会,科普疫情防控知识,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引导学生静心复习备考。高二年级老师朱旻峰在线下班会,为学生开展疫情心理疏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抗疫主题板报设计活动。高一西藏民族班班主任陈坤坤,还与学生们一起上课、打球。 “家人不在身边,我们相当于是半个监护人。”陈坤坤说。
准封管期间,学校还积极创造条件,让西藏班的学生每天都能有时间与家长通话交流,缓解思乡之情。班主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组织学生骨干在公共空间白板布置“心灵花园”专栏,周末组织学生集体观看《种子精神》、《陈望道》、《马相伯》等大师剧。
在特殊时期,如何让这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在学校生活好更是学校和老师们关注的重点。
为了保障线上课程的平稳开展,负责学校电教工作的教师陈豪,从准封管期开始之际,就坚持与学生同吃同住。封闭管理期间,近40名物业、食堂和保安人员留校,提供后勤保障。食堂还根据民族班学生的饮食习惯特别进行调整。曾多次在疫情期间为同学们理发的何国华老师,这次也主动申请入校为孩子们理发。
民族班的学生也组成了“学生自主管理团队”,负责考勤、体温测量上报、手机收发管理、教室宿舍卫生打扫和检查、两个校区穿梭时的组队管理等任务。
作者:吴金娇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