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一代“青椒”群体的重要代表,博士后群体的竞争和内卷加剧。在具有公司化倾向的大学管理之下,在聘期“非升即走”压力之下,一些博士后被“双一流”高校“割韭菜”,同时也催生出不少急功近利行为,损及学术质量和学术精神。
“博士候”与新一代“青椒”窘况
在一些“双一流”高校,博士毕业获得编制或长聘教职的几率越来越低,往往先要从博士后做起。随着“双一流”启动和学科评估持续推进,我国高校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加上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对新教师的补充需求更加迫切。但同时由于事业单位改革,公立高校的教师编制无法随着办学规模扩张而扩容,甚至还不断被压缩。因此,很多大学推行聘用制和聘期制改革,尤其在招聘时名目繁多,“特聘研究员”“特聘副研究员”“青年英才”“青年拔尖”等头衔令人眼花缭乱。
在大学普遍倾向提供短期工作岗位的背景下,博士后制度恰好提供了一个现成并可供灵活改造的模板。招收博士后,不但能获得国家层面提供的生活补贴,很多省市也会提供可观的经费支持,大学若再加一点待遇补贴,便可以“年薪+提成”绘高薪蓝图,吸引新鲜出炉的博士们纷至沓来。
当然,“高薪”必须“高产”。因为博士后基本属于流动岗位性质,很多大学也普遍采用“非升即走”制,需在聘期内晋升为副教授或达到高标准成果产出要求才能获得长聘。而聘期考核以及留任与否,主要看科研成果。令“青椒”群体焦虑的主要不是聘期考核,而是能不能在聘期结束时获得编制或长聘,从而成功上岸。不少大学都在聘期考核合约中设立不太高的条件,令很多人觉得不太难而纷纷涌入,而在争取长聘之时又会设置非常高的业绩标准,许多人尽管通过了聘期考核,但无法竞争到长聘职位只能黯然离开。
这样一来,作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的博士后制度就发生了变化。尽管有关博士后管理的相关文件依旧强调其人才培养的功能定位,但从现在很多大学的“灵活改造”来看,显然更强化了其用工功能。这意味着从博士毕业到大学教职之间,大部分人都要经历一道新的门槛:从博士后或其他流动岗位做起,接受一两个聘期(通常每个聘期3年)的考验,其中幸运者在竞争中杀出重围获得长聘,才算真正拥有了大学教职。博士后相当于“博士候”——博士毕业后往往需要经历一个类似“练习生”的等候期,在激烈的竞争中等候一份长聘教职。
“学术临时工”的生产和内卷
从培养到用工的功能定位转变,让高校找到了一条化解“用工难”的捷径,似乎也打开了超发博士后的水闸。博士后工作站、流动站遍地开花,很多研究实力平平的大学也力图用尽博士后政策红利,大举招兵买马。由此,博士们在选择过程中目的也很明确:去清北等名校做博士后主要是为提升水平或学术镀金,以便出站后能获得更好选择机会,但多不作留校之想,而去一般学校做博士后目标往往就是笃定的——“很显然我选择这里不是仅仅想做博士后,我就是想留在这里工作。”
“年薪+提成”的激励机制,反映出很多大学在博士后使用和管理上具有公司化倾向。博士后们尽管学科背景、个体性格等差异较大,但对不确定性的焦虑还是很有共性的。很多人感到身份纠结和被边缘化:已经是老师了,但更像“学术临时工”,按照订单要求不断生产学术产品,且不知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留下来;后面的人不断涌进,大学根据资源总盘子和竞争者分母的变化不断改变算法。大学扮演着操盘手角色,留任标准不断水涨船高,而“青椒”基本没有议价空间。
因此,聘期就像“紧箍”一样,加剧博士后群体的竞争和内卷。尽管不少大学的博士后合同都写明:博士后工作以科研为主,聘期考核也是各种科研指标。但实际上许多博士后所在的学院逻辑并不一样:进来就是青年教师身份,学科专业课要不要上?学院公共服务要不要参加?合作导师的课题任务要不要投入……很多人的答案都是没法拒绝。于是各种工作任务轮番加码,迫使“青椒”普遍延长工时,以超负荷方式“自我剥削”。不但剥削自己的时间,也向内剥削家庭成员的时间,少有时间兼顾家庭生活。
“非升即走”压力之下,也催生出不少急功近利行为。“很多人变得投机,更多是对照学校设定的考核指标去发表成果。比如投机发一些水刊,尤其是SCI和SSCI期刊鱼龙混杂,有些甚至只要你肯支付高额版面费就可发表。”他们的邮箱中,会收到大量代理发表国际论文的邮件,这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市场。
很多大学的学术评价标准并未改变,还是简单以SCI、SSCI为尊,大量水准一般甚至克莱登式“洋期刊”依旧堂而皇之进入高水平成果榜单,这导致激烈竞争的获胜者确实不乏善于投机者。在这种情况下,最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年轻人逐渐失去了对学术创新的信念以及对学术界的信任。
给学术热爱多一些支撑
为何大学不能让“青椒”放松心态好好成长?大学可能也很委屈:每所大学都力争上游,力图在竞争中获得更多资源和更好排名,而“青椒”作为学术生产主力军,不给他们加码给谁加码呢?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后的最大心愿,是希望更多年轻学者拥有平心静气做研究的环境,创造出更好的科研成果。不久前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我国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强调要“让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学术生涯不应是一场鲁莽的赌博,一张平静的书桌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应当从国家层面规范大学滥用博士后的行为,在师资入口处提高博士后入职的考察要求,从而大幅提升入职后转为长聘教师的比例,避免博士后“蓄水池”变成“博士候”堰塞湖。同时,也要真正贯彻落实“破五唯”精神,减少对大学和学科评价和排名的压力。很多时候并不是“青椒”不肯坐冷板凳,而是有些管理部门不让其坐冷板凳,频繁的出招和加码让“青椒”无法静心做学问。
每所大学和作为基层学术组织的院系,也应认真考虑如何创设更好的环境,更好兼顾“青椒”个人成长和大学、学科传承发展,而不是采取公司化经营将博士后作为“学术雇佣兵”看待,做一锤子买卖,抢到就算赚到。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姜澎
综合:半月谈、半月谈内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