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6402万,占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达19064万,占总人口的13.5%。两者分别超过联合国划定的人口老龄化国际标准线8.7个百分点和6.5个百分点,且已接近深度老龄化水平。因此,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任远教授主持的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在2021年开展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调查”,对我国老年人口生活、保障和养老状况开展调查。
基于本次“各种互联网信息化应用使您的生活更加方便还是不方便了?”这一问题,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调查后,并在分析年龄、性别等基础变量对老年人智能科技使用效果感知的影响基础上,结合问卷中其他相关问题,如“老年人与(孙)子女的同住情况”、“老年人学习智能科技的态度”等分析发现,六成以上老年人认为智能科技的应用让生活更方便,但是仍然有4分之1的老年人认为智能科技的应用对生活并未带来什么影响。
一、老年人口对智能科技使用效果的感知情况
为便于分析,我们将互联网等信息化应用归纳为智能科技。调查数据显示,老年人口中有66.35%的受访者认为智能科技的应用使生活更加方便了,有7.79%的受访者认为智能科技的应用反而使生活更加不方便,另有25.86%的受访者认为智能科技的应用对生活并未造成什么影响。
由此可见,已有超过半数的老年人接入、使用过智能科技,并感受到智能科技对生活带来的便利,这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在智能设备的投入和覆盖方面都产生显著效果。但仍有33.65%的老年人可能面临数字鸿沟问题,认为智能科技的应用对生活带来了反向影响,这或许是由于部分设备和软件存在操作困难、适老化程度低等问题,导致老年人出现接受和使用障碍。
此外,调查数据还显示有25.86%的老年人认为这些互联网应用并未对生活产生影响,这显然不符合人们对信息社会的普遍感知。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批发零售”、“互联网+金融”等跨界融合产业与服务正蓬勃兴起并深刻重塑着社会生活。那么,为何仍有超过1/4的老年人没有感受到智能科技对生活的影响?是否这部分老年人根本未曾使用过这些智能科技呢?
图1 老年人口对智能科技使用效果的感知
二、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下老年人对智能科技使用效果的感知差异
(一)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对智能科技使用效果的感知差异
从表1可知,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在智能科技使用效果上存在显著差异,年龄越大的老年人对智能科技使用效果的评价越差。
其中,认为互联网等信息化应用使生活“更加方便”的人数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例如在60-64这一年龄段中回答“更加方便”的人数比例达79%,但到了80岁及以上这一年龄段,其比例则下降到了41.75%。相应的,认为“没什么影响”的人数则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上升。从60-64年龄段的15.18%上升至80岁及以上年龄段的47.42%,与“更加方便”的比例差也从63.82%变为-5.67%。
此外,回答“更加不方便”的人数虽未根据年龄增长呈线性增长态势,但除了70-74岁年龄段老人比65-69岁年龄段老人略有下降外,其余在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或许是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会有所下降。
智能科技是老年人在青年时期未曾接触过的产品,对于老人而言属于全新事物,因此在“接入-使用-反馈”中难免会出现许多感知障碍。为此,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指导与帮助,警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沦为“数字难民”。2021年5月在浙江省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和杭州市公安局联合指导下推出的“蓝马甲”行动或许就是一种有益尝试。
(二)不同性别老年人对智能科技使用效果的感知差异
数据显示,男性老人中有67.9%的受访者认为智能科技使生活更加便利了,另有7.38%和24.72%的老人分别认为智能科技对生活带来了不便或是没有什么影响;而女性老人中分别有64.98%、8.15%和26.87%的受访者认为智能科技使生活“更加便利”、“更加不方便”与“没什么影响”。
由此可见,性别对老年人智能科技使用效果的感知差异没有显著影响,但总体而言男性对智能科技的正面评价要多于女性。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女性更多将时间和精力用在家务等传统劳动方面。
根据《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女性总劳动时间明显高于男性,其中,女性无酬劳动的日均时间达3.25小时,男性却只有1.10小时。而退休后,老年女性用于家务等无酬劳动的时间将进一步增加,这使得老年女性没有过多时间使用互联网等信息化应用,也并不经常依赖这些智能科技。
(三)不同文化程度老年人对智能科技使用效果的感知差异
文化程度差异将显著影响老年人对智能科技使用效果的感知。
数据显示,老年人文化程度越高,越能感受到智能科技对生活带来的便利。在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群中,只有0.66%的人认为智能科技会对生活带来负面影响,而在小学及以下学历的人群中,却有34.48%的人对此持负面态度。
此外,接受正规教育将显著提升老年人对智能科技使用效果的感知评价。在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群中,只有不到半数的老年人感受到智能科技带来的红利,其中,仅接受过私塾、扫盲班教育的老年人回答“更加方便”的比例为48.11%,而小学文化程度的老人回答“更加方便”的比例则达到58.64%,上升了10.53个百分点,这是所有其他文化程度未能达到的比例差。由此说明,虽然文化程度越高,掌握互联网等信息化应用的可能性越大,但小学文化程度就能带来显著的感知成效,这就凸显了加大老年人互联网培训的重要性。
图2 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对智能科技使用效果的感知
(四)不同居住地老年人对智能科技使用效果的感知差异
七普数据显示,中国居住在乡村和城镇的人口比例分别为36.11%和63.89%。虽然中国城镇化率较十年前已有大幅上升,但仍有超过5亿人口居住在农村。城乡二元体制带来的城乡公共服务、教育资源等的不均等都将对城乡居民的经济社会生活带来显著影响。
分析显示,不同居住地老年人在对智能科技使用效果的感知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中有47.26%的受访者认为智能科技不能给生活带来便利,而居住在城镇与城市的老年人中分别只有36.3%和23.78%的老年人否认智能科技带来的便利。
表1 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下老年人对智能科技使用效果的感知差异
三、家庭同居成员差异对老年人智能科技使用效果的影响
是否与(孙)子女同居将影响老年人对智能科技使用效果的感知。
在本文的分析中,笔者将同儿子、女儿、儿媳、女婿、(外)孙子和(外)孙女中任何一方或以上亲属同居的老人归纳为“和(孙)子女同住”,将其他受访对象归纳为“不和(孙)子女同住”。
数据显示,不和(孙)子女同居的老人中有65.19%的人认为智能科技能给生活带来便利;和(孙)子女同居的老人中,有67.51%人认为智能科技能给生活带来便利。
因此,和(孙)子女同居的老年人比同居成员中无(孙)子女的老年人更能感受到智能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原因或许是(孙)子女能给老年人传授更多使用互联网应用的方法技巧,老年人也能从(孙)子女日常接触智能科技的过程中发现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
图3 是否与(孙)子女同居对老年人智能科技使用效果的影响
四、智能手机使用情况对老年人智能科技使用效果的影响
是否使用智能手机会显著影响老年人对智能科技使用效果的感知。数据显示,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中有85.12%的人认为互联网等信息化应用能给生活带来更多便利;而未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中则只有35.1%的人肯定互联网等信息化应用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两者间的比例差达到50.02%。
如今,不管是就医配药、购物支付还是交通旅游、参政问政,互联网等信息化应用已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与各项社会生活。在“您日常生活中使用智能手机吗?”一问中,尚有37.36%的老年人不使用智能手机,其中又有超过半数的老年人认为智能科技并未对生活带来什么影响,有13.66%的老年人表示智能科技使生活更加不便利。
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这部分老年人使用的还是简单、机械的老年机,导致他们要么不曾接触过数字化应用和服务,要么在“享受”远程医疗、手机叫车等智能服务时“处处碰壁”,从而对互联网等信息化应用产生误解,甚至会激起抵触情绪,在数字鸿沟中越陷越深。
图4 是否使用智能手机对老年人智能科技使用效果的影响
五、不同智能科技感知情境下老年人学习智能科技的态度差异
本文将老年人对智能科技的感知情况与“您是否希望获得电子产品和互联网应用知识的培训?”这一问题相关联,试图进一步探究老年人在智能科技使用中能否产生良性循环效应。
图5 不同智能科技感知情境下老年人对智能科技培训的态度
研究数据表明,认为智能科技给生活带来便利的老年人中,有65.35%的老年人表示希望获得智能科技培训;认为智能科技使生活更加不方便或没什么影响的老年人中,分别只有40.30%和24.27%的老年人希望接受智能科技培训。
心理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指出,当对某一事物持积极正向的期望时,将更有可能收到正向的反馈效应。当老年人发现智能科技能够对生活带来更多便利时,将增强对智能科技的期望,进而更渴望学习并接受培训,形成对互联网的持续使用意愿。
而那些认为智能科技使生活更加不便利或没什么影响的老年人,则会降低对智能科技的效果期望,进而更排斥学习和培训,并逐渐形成固定思维,排斥各类互联网应用。当两类群体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数字鸿沟就不仅存在于老年人群和年轻人群之间,还会横跨于老年群体内部。
因此,从应用源头上遏制这一效应的蔓延,就需要设备生产商和设计者研发更多适老化产品和应用,使更多老年群体感受到智能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作者:刘奕 袁媛(作者刘奕为东华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副教授;袁媛为东华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