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繁华时尚的国际都市上海,来了一群不一般的客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有着同样的称谓——乡村医生。
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邀请这些乡村医生来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参观访问、交流,出席年度健康中国2021暖心乡村医生及乡镇卫生院院长发布仪式。
在现场,一位位乡村医生的暖心故事,一次次让师生们热泪盈眶。
在我国,乡村医生承担着农村地区大部分医疗照护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责任,也是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力量。在村里的许多年轻人都“走出乡村”的时候,他们是选择留下的人——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致力于成为村民健康的守护者。
为守护6亿人的健康,他们选择“留下"
乡村医生黎强来自云南,他出发前往上海时,独龙江已开始飘雪。一到这种飘雪的季节,他便会心头一紧。在云南,大雪封山大半年是常有之事,即便冰雪融化,独龙江乡山地险要。“上藤桥、过溜索、走猴子路”,成了他出诊行医必不可少的“三部曲”。
和沪上的师生们面对面,黎强打开了话匣子。
“记得有一次,风在耳边呼啸,江水在脚下急流,我背着一个旧药箱,身上绑着一条粗绳,被卡在横跨独龙江的钢索上……”突如其来的风雨天气,让原本熟练溜索渡江的他悬在钢索上打转。他紧紧抓着连接钢索的粗绳,身体在风中晃动,药箱在腰际拍打。黎强闭着眼,默数“一次、两次、三次……” 药箱的拍打声慢慢变得有规律,他就这样挺过了悬在空中的20分钟。20分钟里,他更多的不是害怕而是焦急,因为江对面有人等着他的药。等到风雨渐小,黎强终于滑到了对岸。当药送到老乡手上,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浑身湿透。
黎强说完这个故事,现场的观众沉默了几秒,然后爆发出热烈掌声。
近日,来自云南独龙江乡的黎强和其他11位村医院长,获得“年度暖心乡村医生”“年度暖心乡镇卫生院院长”称号。
像黎强这样的乡村医生,我国有144万人,他们守护着近六亿人的健康。2017年,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乡村振兴办(原扶贫办)的指导下,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联合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共同启动了乡村医生项目(原为乡村医生健康扶贫项目)。几年来,该项目累计派出226人次驻县帮扶,覆盖16个省、市、自治区的73个项目县,守护2.4万名乡村医生,惠及300万基层家庭。
守护、赋能、激励,立体帮扶提升队伍“造血”能力
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日臻完善。
黎强告诉记者,“现在路好走了,看病也方便了,乡镇卫生院有了不少变化。” 接受采访时,黎强手里拿着一本口袋大小的册子,这是复星基金会联合复星医药编写的《乡村医生诊疗口袋书(先行本)》。
截至目前,复星公益基金会共计走访云南乡镇卫生院311座、卫生室501所,拜访1947位乡村医生;为1412位云南乡村医生进行线下专业医疗知识培训,8053位乡村医生赠送意外伤害险,4742位乡村医生赠送重大疾病险;激励37名云南乡村医生考取助理医师资格证书,获得“龙门梦想计划”奖励;投入120万元进行乡镇卫生所智慧升级。另外,复星全球合伙人“一人一县”结对帮扶计划也在扎实推进。
复星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医生项目围绕‘守护、赋能、激励’三个核心内容,全方位对乡村医生进行立体帮扶。不仅单纯‘输血’,更重要的是提升‘造血’能力。”
如今,“口袋书、电子药方、数字诊疗仪”变成黎强工作的新“三部曲”。谈及新年, 他说,“非常期待开春之后,基金会给我安排去广东佛山禅城医院的培训。”
27年间,黎强经历了独龙江乡卫生条件由一人滑索出诊行医,到成立专业乡镇卫生院的变化。乡村医生承担着农村地区大部分医疗照护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责任,是我国医疗卫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力量。
作者:王星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及视频:复星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