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宛平南路600号的“衍生文创产品”异常火爆,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精神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25年前,我大学毕业刚刚成为精神科医生时,精神病院门可罗雀,但现在正相反,而且心理问题的低龄化越来越明显。
在我看来,这背后原因很简单。因为成年人的压力和焦虑会转移到孩子身上。现在孩子出现很多问题是跟家长、成年人包括我们作为职业人的很多焦虑和压力传递到孩子身上有关。家长太不快乐了,家长太焦虑了,家长太看不到孩子真正要的是什么,以至于孩子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1、现在青少年面对的是互联网的世界,和父母间的代沟比原来严重多了
最近一次对于中学生的调查显示,心理需要干预的学生比例较之疫情前有大幅度增加。
这些中学生有来自国际学校,也有来自公立学校,他们所在城市既有一线大都市,也有三线小城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孩子们为什么这么抑郁、不快乐?我们什么都有了,物质那么丰富了,反而精神上心理上不快乐不幸福了,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亲子冲突的问题?
我觉得其中主要有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是学业压力,学业压力减不下来,我们的孩子连睡觉都不能睡足,就不要指望心理能健康。“双减”政策后,学生的压力客观上减了很多,但很多家长的心态依然没改变,依然那么焦虑,依然还是在把自己很多的内心冲突和焦虑给到孩子。
我在临床观察中发现,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首先是代际差异。
现在的青少年和父母间的代沟比原来严重多了。我们和自己的孩子经历的是国家历史上发展最迅速的时期,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文化、社会都有非常巨大的改变,再加上互联网的助推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当前的代际差异正变得越来越大。现在的孩子面对的是互联网世界,他们在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读海德格尔,比我们这代人更早熟,但他们的价值观也更复杂,如果没有很好的引导和教育,就特别容易陷入价值观的冲突。
其次,家长特别容易犯刻舟求剑的错误。比如,很多家长经常用自己儿童时、青春期时、年轻时的经历和经验去衡量自己的孩子。
一个高中生曾到我这里接受心理咨询。他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一家人非常着急找到我,结果刚坐下来,一家三口就开始吵架,争吵的问题是“什么叫幸福”。父母是60后,从北方农村,一道题一道题做到了博士毕业,现在是北京高校的老师,在他们眼里,吃得饱、穿得暖就是幸福。孩子一听这话就急了,说怪不得你们一天到晚说我生在福中不知福,我从来没有感受过吃不饱穿不暖的不幸福。
轮到孩子谈什么是幸福时,他说,如果我能够被我父母平等尊重地对待,这才是幸福。话一出口,他60后的父母急了:“我们怎么不平等不尊重了?我们够民主了,什么都让你做决定。”然后孩子反驳道:“你们什么都会听我的意见,让我做决定,最后你们一定会证明我的决定是错的,我还得听你们的。”
我也曾经危机干预过一名有极端行为的名校大学生。她所在的家庭,父母婚姻关系不错,她自己的学业也不错,家庭如此幸福,为什么还是“想不通”?起初,她自己都不知道。经过深入咨询后,我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父母进她房间从来不敲门。她说:“他们不尊重我,他们可以随意决定我的一切。”当我和她的父母讨论这个问题,他们的反应是:“为什么我进自己家的房间要敲门?我进自己女儿房间需要敲门吗?我小时候,我父母随便进来,我一点都不生气。”
显然,家长没有意识到,现在孩子的个人独立意识越来越强烈了,即便是这样的小事,也会被孩子看作自己是否有存在价值的标志。所以,很多孩子会说:“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活过,没有为自己活过。”这也是为什么对他们来说,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因为他们认为,这本来就不属于他们自己。
2、“现在谁不厌学呢?我们班都厌学”很多家长只用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
关于拒学和厌学这件事情,我曾问过我女儿,“你们班里,大概有多少人在你看来很可能厌学”。她的回答是:“现在谁不厌学呢?我们班都厌学。”我继续问她,你觉得学习没有意思吗?她说,“学习挺有意思,学历史、学地理挺有意思的,但是我学的时候,脑子里出来的都是考点,这是要考的东西,一旦它变成了考点以后,学习就没意思了,因为记不住的话考试就会失败,考试失败以后,就会经历挫败和否定。”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我在学校工作多年,感觉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脆弱。比如军训的时候,有学生第一天走正步就崩溃了。为什么?非常关键的一点是,我们评价孩子的标准太单一,很多家长只用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孩子所有的时间都必须花在学习上,其他的什么都不要做,有些家长就连孩子孝顺父母,给父母端一杯水都会批评。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成绩成为很多学生唯一的自我评价标准。
身为父母,我们到底希望有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是即使自己很焦虑、抑郁、不幸福,也要孩子成绩好;还是宁愿孩子成绩可能并不那么突出,但是亲子关系好,自己感到人生幸福和快乐的孩子?或者说,我们希望给孩子什么样的人生?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把孩子推向了一条我们曾经走过的成功道路、重复我们的人生,取得某种学业上或者事业上的成功,赚很多钱,但功成名就就是人生的成功和幸福了吗?
现实是,现在的孩子不要这些。经常有初中生、高中生告诉我,自己不想上学是因为太辛苦了。而辛苦读书无非就是为了考上好大学,然后找到好工作。那什么是好工作呢?挣钱多的工作。无非是去“大厂”,经常要加班,搞得自己疲惫不堪。他们想说的是:“这样的人生难道是我要的吗?非但我自己不想要,我也不想要孩子了,因为我不想让我的孩子重复这种糟糕的人生。”也正是因为失去了积极的理想信仰价值观,所以不少人才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3、为什么很多孩子会有“空心病”?“空心”是缺了“良心”
十多年来,我对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以及8000多个中学生做过研究,发现在一些学生中存在“不知道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的现象,我把它称之为“空心病”现象。这恐怕是导致青少年抑郁、自伤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重要的原因。
在精神科医生那儿,这可能被认为是难治性的抑郁,为什么?因为他们的行为表现是抑郁,所以会被诊断为“抑郁症”,用药物治疗无效,电击无效,住院也无效。但其实,他们只是不知道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什么地方,然后会感到极其孤独,孤独到跟这个世界没有联系,因为没有关系,所以可以随时离开。
有些学生把“第一名”作为自己的人设,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到底是什么?那就是不允许别人比自己强,所以自己所有的学习动力就是要比别人强,然后拼命学习,得到父母的肯定、老师的肯定。而如果自己不能用所谓“最好的成绩”满足自己的话,那么就干脆躺平、放弃,甚至退学、休学、拒学。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学生会认为自己是为学习成绩而学习,而不是因为学习本身有价值而学习;是为了发文章、为了毕业做研究,而不是为了探索科学的奥秘而学习。当他们自己认为这样的做法很功利、很不堪时,他们就会越来越厌恶自己,从而导致抑郁。
我认为,“空心”是缺了“良心”的缘故。事实上,并非我们的孩子没有“良心”,而是我们没有对孩子进行过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导致他们缺乏这个良知。很多家长只要孩子有好的成绩,是否感恩不重要,是否孝敬父母不重要,是否对社会有责任不重要,能不能明辨是非也不重要。我们的研究也发现,越是“空心”的孩子,感恩心、孝敬心、责任心就越缺乏。然后也没有恻隐心、同情心,帮助别人的心,这个时候他们的心空了。
所以最关键的是,家长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和价值观。经常有人问我说,孩子的“空心病”怎么治?我想说的是,家长要先治好自己的“空心病”,如果自己都知行不一,不能够立德树人、有美好品德的话,那教给孩子的可能都是虚伪,孩子也只会更讨厌父母。所以家长要先把自己的“空心病”治好,再来治好孩子的“空心病”。
当我们的教育逐步回归到立德树人,可能一个孩子没能考出超高分、进入最高学府,但他是一个人品好、幸福快乐的孩子,是跟我们一起共度美好一生的孩子,而不是剑拔弩张、天天打架甚至不说话的孩子,这才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真正的意义所在。
作者:徐凯文(前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副主任、总督导,大儒心理创始人)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