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985硕士、上一本率70%的学校、从小辅导资源不断、学习问题有问必答……
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小孩,不说稳拿清华北大,一本应该是没问题的。
可是偏偏,孩子成了厌学的“学渣”。
别说一本,三本都考不上,能混到高中毕业就不错了。
学习不好也就算了,还是个杠精,天天跟父母抬杠,把他爸气得两次得了心梗,速效救心丸成了常备药。
这条妈妈吐槽学渣儿子的视频一出,马上就上了热搜。
据这位妈妈说,现在对儿子没有任何期望,只要他平安健康快乐就好。
不得不说,她的话刺中很多人的痛点。
有人表示理解妈妈:“原来985硕士的孩子也这样,太不容易了!”
也有人共情孩子:“高三青春期,亲妈拿自己985硕士的身份跟学渣儿子做对比,公开表示失望,孩子多受伤啊!”
也正是因为看法不同,所以大家对她的行为褒贬不一。
作为一个老母亲,我先表个态:从情感上,我能理解这位妈妈失落的心情。
但却认为还有更好的解题办法。
赞同或谴责一个人很容易,可同时我们也可能忽略本该最关注的问题:
为什么这类事很普遍?我们缘何有强烈的共鸣?孩子厌学有着什么样心理原因?
01
孩子的学习成了父母健康的开关
刺痛这位妈妈的,是孩子没继承自己的“学霸基因”吗?
乍一看,好像是。
夫妻俩都是985硕士,凭能力入户北京,给孩子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结果儿子三本都上不了。
妈妈呢,无奈之下接受了孩子不是学霸的现实。
但是看过几遍视频,就能察觉到,最刺痛她的,并不是孩子没有学习天赋,而是“他爸从小学一年级起每天陪着做功课,速效救心丸成了常备药”,孩子依旧是她口中的“学渣”。
这场景,我们都不陌生。
在湖南岳阳,一位爸爸辅导女儿认“元角分”,教了很多遍,女儿就是分不清。
结果他情绪一激动,声音一放开,下巴突然脱臼,嘴合不上了。
只能赶紧去医院做复位,嘴部几个月都不能有太大的动作。
至于女儿,不会的还是不会。
上海一位爸爸在家辅导孩子写作业,因孩子作业做得乱七八糟,十分生气,但又不舍得打孩子,只能拿手使劲锤墙。
一个用力过猛,把两根掌骨锤错位了,直接做手术打了钢板。
付出如此“惨烈”的代价,可能唯一的收获是:再辅导作业,不要用受伤的手锤墙。
湖北襄阳的一位妈妈,辅导儿子做数学题,结果儿子卡在一道题上,她耐着性子反复讲了好几遍,儿子依然做不出来。
她一气之下想打孩子,可还没等她动手,心脏就不舒服了。
后来,她去医院检查,才知道自己由于情绪过于激动引发了心梗。
医生说,还好来的及时,不然可能会出现心脏猝死。
孩子题会没会不知道,当妈的差点把命搭进去。
以上还不算最严重的。
湖南沅江的一位爸爸有十多年的高血压病史,他在家辅导孩子时没压住火,发了一通脾气,随后出现了持续性头痛的症状,看手机里的一些常见字都不认识了。
到医院就诊后,确诊为左侧枕叶急性血肿、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
这类病需要住院进行治疗,可是这位爸爸住院期间总担心孩子的学习问题,所以经常失眠,还出现了情绪低落的情况。
经过心理诊断,他患上了卒中后抑郁。
这位爸爸想保住命,只能接受孩子学习的现状,自己不能太焦虑。
后来在专业医护人员、亲人和他自己的共同配合下,病情才慢慢好转。
我想,看了这些新闻,相当一部分父母都扎心了。
怎么别人家的孩子不用督促就能自己主动学习,自家孩子就得催着、盯着,甚至自己心梗脑梗,人家还是不上心。
等等!
学习明明是孩子自己的事儿,父母担心很正常,但什么时候成了父母健康的开关?孩子好好学习,你好我好大家好,孩子磨蹭不开窍,什么病都能找上来。
看起来不相干的两件事,怎么就有了因果关系?
接下来,我们好好谈谈这个问题。可能你会不舒服,但看下去对你和孩子都有好处。
02
父母牺牲自己的健康
想换取的是什么?
其实按照父母的逻辑,这事不难解释。
孩子学习要么拖拖拉拉、要么心不在焉、要么怎么讲都不懂,看他一副不在线的样子,就忍不住血压飙升心跳加速。
事后也后悔,不应该那么对待孩子,可是下次看到他还是老样子,就又忍不住上火,时间长了,可不就健康堪忧了嘛。
这话充满了无奈和心酸,但这背后,父母表达的核心却是:
你为什么不能专注一点儿?为什么不能讲一遍就懂?我都为你生病了,为什么你不能争气一点儿?
也就是说,父母在用自身的情绪和健康作为筹码,要求孩子顺从听话,达到自己的期望。
虽然父母在孩子的学习上花费了大量精力,但孩子真正的想法、情绪、能力,却是被忽略的。
说句不好听的,这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控制,利用的是孩子的罪疚感。
我们经常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最纯粹。实际上,孩子对父母的爱,远胜于父母对孩子的爱,他们对父母的爱是天然的、自发的、充满感激的。
当父母表现出:因为你不好,我受了苦。
就会激发孩子的罪疚感:父母那么好,而我那么坏,都是我的错。
而孩子为了减轻罪疚感,他就会启用“补偿”或“否认”的心理防御机制。
也就是要么顺从父母的心意,就像《小舍得》里的子悠一样,妈妈怎么要求,自己就怎么做。
要么不认同父母的行为,就像《小欢喜》里的洋洋,凡是爸爸希望他做的,他就是不干。
很显然,不管孩子选择哪种方式,都不是出于自己真实的意愿。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学习这个问题上,孩子更多感受到的是:父母爱我是有条件的,他们爱的是学习好的我。
如果学习被赋予了这样的意义,学习就成了一件让孩子痛苦的事情。
罪疚和痛苦不可能变成孩子内在的动力,或许可以短暂收获一个“努力学习”的孩子,但这是一种假象,其伤在心,其害在远。
尹建莉老师说:“教育是‘秋后算账’的事,栽下的罂粟不会结出樱桃。”
孩子的“反噬”,或早或晚都会到来。
厌学,只是他们最快速、最直接的反抗。
03
好的期待,如何得到好的结果?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下临床心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总督导徐凯文教授,做过的一个统计:
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
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请注意这是高考战场上,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赢家。
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一位研究生导师给徐凯文教授讲过一个真实故事。
他的一位学生做研究老是出问题,是非常小儿科的问题。这个导师找他谈话,问他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怎么办?
这个学生是笔试第一进来的,他说:“老师,那我把我犯的错误重抄一百遍。”
一个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犯了错,竟然会用“重抄100遍”的方式改正错误,不得不说有些匪夷所思。
但好像又是一种必然。
当孩子在父母的操控下,被焦虑、压力、恐惧驱使着去学习、去竞争、去优秀时,他就不会发自内心地珍视自己的价值,更加不会自律和积极向上。
想想,如果一个人不知自我为何物、梦想为何物、自由为何物,你能指望他按照自己的天赋和能力发展自己,内心源源不断涌现出蓬勃的驱动力吗?
很显然,不能。
现在,我们回到厌学的问题上。
孩子厌的是学习吗?
不,他厌的是用父母的标准要求自己,厌的是满足父母的期望才能获得爱,厌的是自己如此痛苦父母还不知道。
他们内心对学习的厌烦,其实映射的是不被父母看见的愤怒,潜意识里想通过放弃学习重新获得父母无条件的爱和理解。
你看,从这个角度来说,厌学根本不是孩子学不学的问题,而是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理解这一点,孩子就有了改变的可能。
那么,如何把这一点落实到具体的生活中,带来实际的改变呢?
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提出:“不含诱惑的深情,没有敌意的坚决。”
“不含诱惑的深情”,直白来说就是无条件的爱。
如果父母让孩子觉得,只有满足父母的期望才能获得爱,那这种爱就成了诱惑。无论孩子做什么,他们第一个念头永远是:父母允不允许、喜不喜欢、高不高兴。
有了这种念头,孩子就没有办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没有机会看到自己的价值。
那份与生俱来的潜能和生命力被禁锢后,孩子根本不会真心爱上学习,甚至世上的任何事物。
相反,如果父母让孩子觉得,自己所有的情绪、感受、想法都被父母无条件的接纳,他们就会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珍视自己的笃定感。
当蓬勃的生命力能够自由流淌,孩子才会有努力学习的动力。
而“没有敌意的坚决”,则是父母要放弃对孩子的控制。
很多父母期望孩子有卓越的能力,有美好的前程,也会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但经常会有意无意地用不同的方式,去掌控孩子的未来。
比如,“我是硕士毕业,你最好也是”“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你一定要给我争气”“我不管你了,爱干什么干什么去吧”……
于是,被控制的孩子失去了自我成长的机会,没办法成为一个独立、完整、有力量的人。
弗洛姆说:“在一切爱的关系中,自由最重要。”
允许孩子按他自己的愿望去做事,允许他做得不够好而不责备,孩子的潜能和动力才不会被磨灭。
“如果一个孩子和父母关系融洽,他就不会‘变坏’,也不会去自杀。因为父母一方面是孩子最好的心理依靠,另一方面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又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对世界的态度。父母是孩子的整个世界,如果孩子对父母失望了,他就对整个世界失望了。”
放下焦虑吧,放下控制吧,在孩子的成长中,静静地做他的助推器和保护伞,聆听生命最美妙的乐章。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樊丽萍
综合:尹建莉父母学堂、简单好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