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三校同上一堂小学语文课,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作为华师大“线上线下教学组织·整合时空”课题研究的一次实践,上戏附属新世界实验小学今天大胆尝试,让该校的洪山校区、昌里校区与苏州上戏附属小学联合开展了一堂别具特色的三校联动语文课,探索“整合时空”这一更为灵活的教育生态,帮助不同班级学生在同一空间中共同学习,享受优质教师资源。
作为全国“AI+OMO” 课堂实验学校和浦东新区首批智慧校园建设学校,近年来上戏附属新世界实验小学以数据为核心、以生态为基础、以基座为关键、以特色为创新,聚焦“基础应用、教育教学、芭蕾特色、绿色安全”四个领域建设智慧校园。
尽管是三校同上一堂语文课,但让不少听者惊讶的是,三地课堂里的互动,一点都不比常规课堂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花的时间超过了整堂课的一半。最后时刻,三地学生还通过IPAD进行起了课文角色扮演的互动。
另一边的数学“智慧课堂”里,老师可通过纸笔互动技术实现信息化和传统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将每一位学生的操作数据记录在案,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及时进行针对性讲解,调整教学策略,提高了课堂交流的交互性和教学的精准性。
在上戏附属新世界实验小学昌里校区,舞蹈课程是他们最引以为傲的特色课程,由上戏舞蹈学院的专职舞蹈老师担任舞蹈教学。借助信息化手段,如今洪山校区的学生也能便捷享受到这些优质的舞蹈课程了。课堂中,教师利用动作捕捉系统构建虚拟的“真实”场景和人物动作进行舞蹈辅助教学,为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力进行评测。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行动轨迹对其动作标准度进行精准评测。
上戏附属新世界实验小学校长周怡表示,学校始终在探索如何让各种“教育+AI技术”融合的创新实践在学校的不同课堂发生。通过技术赋能,让教育信息化推进学校创新创优发展,让学生享受优质公平、精准发展的教育新生态。
当前,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技术运用的背景下,教学范式发生转变,中小学教师的研修内容与方式也随之发生转变。在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育信息中心主任谢忠新看来,如今很多学校不断开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比如信息技术赋能的课堂教学、多校区基于视频的同步互动课堂教学、基于空中课堂优质资源的课堂教学、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课堂教学观察与分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新培训学习,提升自己的信息化能力,只有看懂数据背后的意义,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作者:王星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