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开宗明义,突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与一流城市相匹配的一流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有效服务市民终身发展,显著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级和水平”的价值取向,将市民终身发展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明确提出,并在规划内容中不断清晰化。
一、一流城市支持市民终身学习,实现市民终身发展,成就一流终身教育
“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教育成就,城市发展所积累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基础,提供了保障市民终身学习的条件。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更加追求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人文化的学习环境、更有温度的教育服务和泛在灵活的学习体验。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增强服务市民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能力,且以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的增强为直接评价标准。
针对新时代职工继续教育,上海将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以能力和学历双提升为导向,以校企联动、工学互促为路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各类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为通道,构建具有上海特色的“双元制”继续教育模式。这无疑将直接造福上海千万产业工人,包括几百万的进城务工人员。
鉴于上海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攀升,上海也将培育老年教育多元举办主体,加强老年教育基层社会学习点建设,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伴随着城市数字化转型,上海正在构建覆盖全市的老年教育数字化服务网络,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到2025年,上海将建设100个老年智慧学习场景,创建100个老年智慧学习品牌,开展1000名助老智慧学习骨干教师培训,推进1000个助学团队培育。上海对老年人终身学习需求的研究、关注与满足,持续而务实。
在“十四五”时期,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彰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超大城市发展之路,着力打造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城市样本,有必要继续大力发展社区教育,丰富各类学习资源,创新社区教育载体,扩大社区教育服务规模。目前上海正在进行的街镇社区(老年)学校优质校建设评估等工作,将持续促成社区教育的提质升级,服务市民基于社区的学习。
终身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学习型城区监测制度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完善、各级各类学习成果认证机制健全、个人终身学习账户应用推广,都直接服务于全体市民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促进人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思想,渗透在教育体系建设的各个部分。规划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每一位学生成人成才和人生出彩打好基础,倡导“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更加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加强学生综合素养和把握未来的能力”等指导思想。
规划也要求基于学龄人口动态发展趋势布局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终身学习服务供给,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上好每一堂课,服务好每一位学习者。
上述内容,呈现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立场,展现着高质量教育的城市特征。
二、市民终身发展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提高教育社会服务能级和贡献水平
规划坚持“提高教育社会服务能级和贡献水平,为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创新引领”等指导思想,将引导教育在上海城市发展中实现独特的价值。
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的紧迫态势,要求教育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级显著增强。“十三五”时期,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6年,为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而到2025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将达到13年左右,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50%左右,这将直接助力“五个中心”建设,提升城市创新活力和发展品质。
上海教育“十四五”十大重点项目中,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创新策源能力提升项目、高校一流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产教融合创新项目等,具有与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的高度契合。
促进市民的终身发展,可彰显人民城市风采,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如规划对于特殊教育、老年教育的关注,对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异的重视,要求家庭经济困难群体资助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特殊群体学生接受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来沪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更加完善,都有助于建成“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的人民城市。
通过教育开放而形成国际影响力,是上海“世界影响力”的教育构成。规划要求实施国际组织引驻工程、双向“国际办学”工程、“上海方案”供给工程等,也启示我们重视上海市民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世界背景,并通过参与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通过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等,继续讲好上海市民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终身发展、全面发展的故事。
总之,深刻认识市民终身学习、终身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在发挥教育功能的同时,也在实现上海教育的自我超越。
作者:李家成(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源:本报资料图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