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台,《规划》立足于上海率先达成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主要指标的基础,对新阶段全面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做出新部署。
《规划》把“优化类型定位”作为“十四五”期间上海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提出一系列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任务与举措,体现了鲜明的政策导向、需求导向和改革导向,对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落实上海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是以落实政策为导向,贯彻国家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强调,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第十三条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包括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专科层次职业高等学校教育和本科层次职业高等学校教育。作为一种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发展职业教育就应该一体化设计中职、专科高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体系。
“十三五”期间,上海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和试点探索,探索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的纵向贯通体系,建成中高职贯通专业点183个、中本贯通专业点61个、高本贯通专业点16个,试点举办新型五年一贯制职业院校,推动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成型。贯彻落实国家新要求,《规划》进一步明确提出,完善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稳步推进贯通培养模式,着力加强基于能力本位一体化的贯通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建设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成为上海职业教育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二是以服务需求为动力,激发发展新动能。“十四五”时期是上海在新的起点上着力强化“四大功能”、全面深化“五个中心”建设的关键五年,将加快发展“九大产业”、打造“五大新城”,积极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这对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需求日益迫切,门类齐全、梯次合理、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体系是新时期上海发展的重要保障。
作为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规划》明确提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强化职业教育服务上海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同时要求,深化产教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结合区域功能、产业特点探索差别化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发展路径,在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重点区域建设新型职业院校(五年一贯制),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深度对接,为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支撑。产教融合成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基本路径,体现了上海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鲜明特征。
三是以改革创新为牵引,重塑职教新优势。“十三五”时期上海职业教育取得显著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对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和优质职业教育的期待更加迫切。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规划》明确提出,做精中职、做强高职、建设若干新型职业院校(五年一贯制),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同时要求,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校企双主体的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模式,推动市级规划教材建设,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法创新。由此,通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将助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有望推动上海职业教育实现格局性变化,重塑上海职业教育新优势。
作者:郭文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综合改革研究室主任,助理研究员,博士)
马树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会长)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源:本报资料图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