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上海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到,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等教育除了满足民众需求、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以外,更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引擎”。
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十四五”时期,上海教育将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一流城市孕育一流教育、一流教育成就一流城市”,强化教育培养高端人才和促进人力资源储备功能,强化教育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支撑作用,更好地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
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倍增,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生命健康、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群。上海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已跃然纸上,对相关领域高水平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晰。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也是“卡脖子”科技产业。据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20年的调研,这三大领域的人才需求远远超过上海高校的培养能力,集成电路领域上海相关学科专业每年全部毕业生只能满足需求的1/7、生物医药只能满足1/2,人工智能领域只能满足1/6。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培养这些相关领域的高层次紧缺人才,已时不我待。
纵观全球世界级大城市,除了超强的经济实力外,无一不具有非凡的创新能力,上海要成为世界级大城市,世界级的创新能力必不可少。上海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要抓住国家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契机,完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关键急需领域的学科专业布局,适度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通过开展高层次紧缺人才培育专项计划,加快培育紧缺人才。
推进科教融合,让学生(特别是研究生)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高校要完善以健康学术生态为基础、以有效学术治理为保障、以产生一流学术成果和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的大学创新体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积极联合、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和前沿科学中心,以及市级层面各类实验室、工程中心,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力争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出“从0到1”的前沿成果。在这一过程中,特别要重视学生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
推进产教融合,既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又紧密对接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建立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服务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
调研发现,重点科技产业急需具备核心素养和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而现实情况是,企业需求随着行业发展瞬息万变,但高校人才培养需要时间积累,往往跟不上企业需求;课程设置与企业的需求脱节,难以对接生产前沿;现有的培养方式无法满足企业需要的具备新技术、新工艺等与国际接轨的高端人才;大多数老师“从校门到校门”,缺乏行业经验,理论联系实践不足,行业人才进学校的机制尚难畅通。
高校要统筹推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支持建设对接区域传统优势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学科,推动高校创新供给侧与产业发展需求侧紧密对接,不断提升原始创新、基础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的能力;高校与行业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或共建共管二级产业学院,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科专业建设,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和产业化链条;行政管理部门将校企合作和产业学院建设情况纳入高校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产教融合导向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扩大行业企业参与评价。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期间曾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也是上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十四五”期间,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培养高层次紧缺人才,努力造就一批能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高端人才和满足上海“五大中心”建设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新时代赋予上海教育人的一项重要使命。
作者:桑标(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源:本报资料图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