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刚刚落幕
孩子们终于迎来“放飞”时刻
不过,不少人可能忐忑不安
考得不好怎么办?
知名科学家也曾经历高考失利
“物理100分、语文40分”
中科院院士褚君浩
用自身经历告诉青年学生
“要像小草一样不怕挫折,坚强成长”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院士们同样经过许多重要的人生抉择路口。比如,实现理想的路上遇到挫折怎么办?选择专业时追热门还是选热爱?面对国外的丰厚奖学金,是不是要出国?
今天(6月10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首届长三角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科协主席陈赛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陈晓亚,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褚君浩等科学家分享了他们自己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的经历,向未来科学家们阐释如何“坚守学术诚信,弘扬科学家精神”。
“找到兴趣所在,根本不会觉得苦和累”
是继续读书还是参加工作?陈晓亚当年差点连高中都没读。在他求学的时代,“读书无用论”一度盛行,但他的母亲却坚持鼓励他“不仅要读大学,还要出国留学”。
“这在当时近乎天方夜谭。”但是,母亲的话,陈晓亚听进去了,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他就考取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在英国留学,他的研究对象是中草药当归。
“似乎是命中注定,学成‘当归’祖国。”陈晓亚一结束深造就毫不犹豫地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归国后一头扎进了祖国广袤的田野和深山。“为国家做事,而且做我感兴趣的事,根本不会觉得苦和累。”
除了研究中草药,他带着学生常年奔走于新疆等地,为提高棉花产量、实现中国人“穿衣自由”做出了很大贡献。
但陈晓亚谦虚地说:“我们下旱田的人,其实没有研究水稻的科学家辛苦,他们才是真的不容易,比如刚刚去世的袁隆平。老一辈科学家在很困难的条件下,实现农业生物育种的重大突破,不仅为中国人也为全人类的温饱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我国的水稻普遍亩产五六百公斤,部分已达1000公斤。”他告诉青年学生,“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再加上实干,肯定能够实现奇迹。”
而褚君浩则坦言,正是对物理的兴趣让他“坚持不懈、目标如一”。他大学时甚至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坦牛”,即“爱因斯坦+牛顿”,他说:“找到兴趣所在,并且方向正确,勤奋和智慧就等于力量”。
做研究要有好的想法,勇于解决疑难的问题
“高考时由于作文偏题,我的语文只考了40分。”褚君浩“自爆”高考失利的经历。不过,物理100分的他,仍然考取了上海师范学院(现上海师范大学)。他说,“人要像小草一样不怕挫折,坚强成长、成才。还要像小草一样随遇而安、谦和、顽强。”他鼓励年轻人既要有飞翔的潜能,也要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
褚君浩在高中时就对相对论产生兴趣,并撰写论文向科学期刊投稿,不过屡被退稿。他至今还保留着退稿通知。
他对参加论坛的研究生说:“兴趣的驱动对于成长特别重要,希望你们能够尽快找到自己奋斗的兴趣所在。你们肩上的责任其实特别重,因为到2050年,你们已经50岁左右了,正是建设科技强国的主力军。”
和当下的很多学生一样,褚君浩也曾面临出国留学还是留在国内读博的选择。正在犹豫不决时,半导体学科和红外学科创始人之一汤定元院士和红外及遥感专家匡定波院士告诉他,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建立自己的科研工作,最重要是有好的想法。
彼时,褚君浩正在研究如何解决碲镉汞高吸收测量的问题,这是当时的世界难题,也是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而一旦他出国,就得从头开始。于是褚君浩选择了留在国内继续半导体领域的研究。
如今,上海技物所自主研发的碲镉汞探测器,搭载于我国多颗卫星上,能为大气层“做CT”。该成果实现了国际首个静止轨道干涉式垂直探测仪,能在3万6千公里对大气实现高精度温度、湿度参数的垂直结构观测。
培养未来科学家,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比发表几篇文章重要得多
“科学的本质是不懈地求真和捍卫真理,必须诚实守信。学术诚信是科研的生命线。”陈赛娟认为,研究生阶段是科研生涯的起点,也是培养科研能力、锻炼科研作风的重要阶段,要特别强调严格的学术训练并遵守学术规范。
“即便是做实验记录这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也是科研进步的关键。”陈赛娟讲了一个小故事。她在指导研究生时发现,有的学生做实验,每一次结果都不一样。有一次,陈赛娟检查他的实验记录。“结果,学生掏出一张火柴盒大小的纸片,告诉我,实验记录都在这上面。实验前缺乏周密部署,实验后没有反思总结,这就是实验做不好的原因。”
她强调,科研事业从不能允许任何马虎。敬业精神、专业素养这些品质比发表几篇文章重要得多。“青年学子应当在学习中养成良好学风,在科研中锻炼扎实的工作作风,遵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弘扬科学家精神。”她还鼓励年轻人不要害怕挫折,“在实验中遇到困难、挫折也是不断累积经验的过程,碰到的困难越多,解决的方法就越多。将来你当上导师,就会有一整套解决问题的办法”。
作者:储舒婷 图片:储舒婷摄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