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明清两代状元写的字#登上热搜,考卷上的字笔迹工整,字体美观,如同行云流水,令人赏心悦目。不少网友高呼“古代状元果真有真本事!”、“这个卷面分必须满分!”
赵秉忠于明朝万历二十六年高中状元,当时年仅25岁。
微博热搜中博主们所展示的字,其实就是赵秉忠中状元的殿试卷。赵秉忠状元卷是目前大陆唯一的殿试状元卷真迹,现藏于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
这张试卷是赵秉忠跪在金殿之上,当着皇帝的面,从题筒中抽出一个题目,看过之后,即刻下笔。不能打草稿,不能停顿思索,不能有一字错误,不能有点墨涂改。
就是如此严格范畴下,赵秉忠抽到《论天下之政》这样宏巨大题后,跪笔直书两千多字,行云流水,不易一字,论证清晰,用典自然。各位考官,大为赞赏,万历皇帝过目之后,御笔亲封 “第一甲第一名”。
而热搜话题下的另一位状元郎刘春霖,在书法领域的造诣更为人所称道。
清朝光绪三十年,即1904年,刘春霖中状元。1905年,清政府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画上了句号。刘春霖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
在书法上,刘春霖尤其擅长小楷,他的字体态清秀,笔力刚劲,圆匀平正,娟秀端庄。他的小楷书法有“楷法冠当世,后学宗之”之誉,书法界还有“大楷学颜(真卿)、小楷学刘(春霖)”之说。
有些人可能会发出疑问,字好看归字好看,但古代状元真的有水平吗?
当然,状元之所以能成为状元,绝不仅仅是因为写字好看,个人的才华才是关键啊!那么在古代,才华要通过什么体现呢?答案就是考试!
科举考试,从基层乡试,层层选拔到殿试,考试内容涉及四书五经,基本功扎实的人才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越到后面,越是要显示治国理政的才能。
这里大家不要有误解,是不是以为擅长诗词歌赋就好了?其实不是,还远远不够。涉及一些“论”,“疏”,可都是参政议政的命题。要博览群书,还要有真知灼见!
说起状元可能大家很陌生,但是这些诗词,你们一定都熟悉,没错,这些都是出自状元之手,水平可真的不一般!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武周证圣元年(695)乙未科状元,《全唐诗》存其诗二十一首。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武周长安二年(702)癸卯科状元,《全唐诗》存其诗二百二十二首。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唐玄宗开元九年(721)辛酉科状元,《全唐诗》存其诗一百零二首。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状元。
如果说古代状元太过于遥远,那么一起来看看这份上海交通大学新建成的校史博物馆中“镇馆之宝”——钱学森试卷。
1980年
上海交大水力学老师金悫
将一份保存近50年的考卷
捐给了学校
卷首时间为1933年6月
课程是水力学(Hydraulics)
试卷的考生就是钱学森
这次考试由金悫老师出题并主持,阅卷时,他发现6道题钱学森全部解答正确。只是最后一题公式推导中“Ns”漏写了一个“s”,被扣去4分。
1929年,钱学森以第三名进入交大学习。从三年级开始,他每学期平均分数都超过90分,自此每学期他都能获得免交学费的奖励。毕业时,他的总分名列机械工程学院第一。
字迹漂亮
得分近乎完美
......
这份历史的“底稿”
让人倏然穿越
仿佛看见
那个奋笔疾书的少年
那个心怀璀璨的少年
而另一张“香烟纸”
也颇负盛名
那是钱学森写给
太师公陈叔通的求救信
一个月后
这封信被
静静地放在周恩来的办公桌上
直到1955年9月17日
钱学森及家人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
从太平洋彼岸起程
驶向遥远的东方
钱学森就这样
工工整整地书写着人生
在百年的征程中
写就属于中国人的辉煌
面对这样的笔迹,你动心了吗?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樊丽萍
来源:首都教育、中国青年报、 小学学科网 、书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