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英烈祭忠魂,抚今追昔思奋进。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庄严肃穆。自发前来祭扫英烈的人群络绎不绝、彼此穿梭,却肃穆安静。其中,不乏很多统一着装的学生族。
听烈士家属讲英烈故事,请老党员讲入党信仰,由历史老师上党史微课,让团员青年重温入团誓词……上午时分,在无名烈士陵前,五十位来自上海市第十中学的白衣少年就这样上了一堂难忘的“实景党课”,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憧憬美好未来。
“我有两个父亲,他们都是革命烈士”
“我叫吉小秦。我有两个父亲,他们都是革命烈士。生父吉汉杰在校时就参加了当时还是秘密组织的共产党。1935年,就在反动派准备抓捕他时,他和另外两位同学连夜逃离所在的陕西韩城,徒步近200公里,直奔革命圣地延安,在我不到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我的继父谢礼顺,没上过一天学,但他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义无反顾投身革命,参加了红军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两万五千里长征……”吉小秦口中父辈们跌宕起伏的革命故事,让不少在场学子湿了眼眶。
“1986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至今已有35年了。”谈及自己入党,市十中学退休教师沈文慈,同样提到了自己的父亲。“父亲上世纪50年代入党,他经常跟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当国家有困难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分挑重担,在父亲的影响下,他的弟妹及亲戚也都在各自岗位上表现出色,先后入了党。当时我还是学生,但也想为党的事业尽一份力,于是毕业踏上工作岗位不久,我就在学校党支部的关怀下,打了入党报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沈文慈说。
“李白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只有15岁,和你们的年纪差不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两次被派往上海建立秘密电台,克服了各种困难,架起了上海和延安以及西柏坡之间的‘空中桥梁’,给党中央发出了一封封重要的情报。1949年5月7日,离上海解放仅仅20天,李白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年仅39岁。正是一位位满怀革命热情、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革命先辈们,才换来了我们如今美好的生活。”微党课环节,市十中学历史教研组长倪芸老师,手持李白烈士的画像,为在场师生生动地讲述起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故事。
“为信仰而奋斗的红色基因需要我们传承”
李白烈士的故事,很多学生听过不止一遍。但站在无名烈士陵前再度重温,仍然让他们心潮澎湃。“革命先烈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们仍然有许多未完成的事业。他们的遗志需要青年一代来继承,他们为了信仰而奋斗的红色基因也需要我们传承。不忘过去,才会有更加美好的希望和未来。”市十中学高二(1)班曹佳怡激动地表示。
据市十中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朱晓薇介绍,此次清明祭英烈活动既是学校迎接建党百年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学校开展馆校合作社会实践活动的常态化项目。和往年相比,今年参与的学生数量更多,涵盖的学生年龄也更广。“今天到现场的50位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各个年级都有,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特别的形式,让更多青年学子感受党员的信仰力量,感受党的光辉历程,将红色基因融入他们的思想和血液中。”朱晓薇说。
这边,市十中学的微党课还在持续进行中,另一侧,几十位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学生已早早地列队肃立,她们中不少人都是该校新成立的党史学习教育百人宣讲团成员。手拿鲜花等候祭扫的她们,同样被话筒中这一个个鲜活的党员故事所感染。在此之前,他们刚刚在纪念广场进行了原创红色历史“闪读”——《不能忘却的记忆》。
带队老师上海师范大学学工部副部长陈燕告诉记者,在清明期间带领宣讲团成员来到龙华烈士陵园,既是一次生动的党史宣讲实践,也是一次难得的实景党史学习。“接下来,这支宣讲团,将依托上海德育课程教学研究基地等平台,走进广大中小学进行宣讲,努力做好研读理论的思想者,宣讲理论的传播者,红色课堂的实践者和红色故事的讲述者,以青年之声发出时代强音,以朋辈理论分享教育的形式,做新时代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陈燕表示。
作者:王星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