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这八个字,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英雄的丰碑昂扬屹立,为新中国成立牺牲的革命先烈事迹激励着我们青年学子勇担使命,不断前行。”东华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申潇晗说。
今天(4月3日)上午,东华大学30多名大学生党员冒雨来到松江烈士陵园,缓步走向革命烈士纪念碑并进献花圈。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全体学生向为新中国成立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默哀。
清明节期间,上海多所高校大学生前往龙华烈士陵园、宝山烈士陵园等祭扫革命英烈,不仅表达对英烈忠魂的缅怀、景仰与敬爱,更在重温党史的过程中将红色基因根植血脉,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
知史明史,传承红色基因
4月3日上午,上海交大师生代表来到校园内的史霄雯、穆汉祥烈士墓前,举行英烈墓祭扫仪式,表达敬意与追思。学校“声入人心”理论宣讲团的梁婷婷同学在《祭英烈 学党史 担使命》主题微党课上,介绍了两位烈士在交大勤奋学习、追求真理的光辉事迹。“我愿化为泥土, 让人们践踏着走向光明的前方”,穆汉祥烈士的这句临终誓言让在场师生深受感动。00后大学生、安泰与经济管理学院李莹表示,“要学好党史这本最好的教科书,坚定理想信念、继承先烈遗志、勇担历史重任。”
“我们不仅来缅怀先烈,更要将百年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中积淀下来的红色基因根植于血脉之中,勇担时代赋予青年一代的使命。”今年清明节,上海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徐欣宇和他的同学们前往位于上海大学宝山校区的溯园、宝山烈士陵园和淞沪抗战纪念馆,进行清明祭扫活动。
参加祭扫活动的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研究生陈琨鹏发现,不止有大学生,还有很多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前来祭拜革命先烈。“千千万万的人都不曾遗忘这些为国家献出生命的先烈。我们大学生更应该学习前辈们的艰苦朴素、愈挫愈勇的作风,科研报国、努力奋斗,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月3日清晨,华东理工大学在奉贤校区组织“清明祭英烈”升国旗仪式。由退伍大学生组成的国旗护卫队、各学院学生代表、教师代表等一同参加活动。中德工学院2020级学生代表王子傲诵读《英雄祭》,在场师生以诗词寄托无限哀思,深切悼念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
清明期间,华东理工大学22个二级党组织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了“祭英烈 颂忠魂 传精神”“祭奠英烈 共追英魂”等主题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网上祭奠英烈、寻访红色地标等活动;高教所聚焦“龙华二十四烈士”等英雄事迹,开展“一人讲述一个烈士故事”学习分享会。参会师生党员纷纷表示:“抚今追昔,饮水思源,可以看到今日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就要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在龙华烈士陵园,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和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师生们来到三位烈士校友周宝训、吕飞巡和黄秉乾墓前,追忆校友革命事迹,敬献花篮,并集体默哀致敬,在党旗前重温入党誓词。
工商管理学院学生王锐表示,大学生要知史明史,爱党爱国,传承红色基因,锚定人生坐标,将英雄革命精神内化于心,激发实践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师生党员在烈士陵园同上党史学习教育“微党课”
“今天,我以预备党员的身份走进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为烈士纪念碑献花,奏唱国歌、重温入党誓词,感觉身上的责任与担当又多了一分。”华东师范大学2017级历史专业、孟宪承书院学生洪丹凤说。清明前夕,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45名师生党员来到龙华烈士陵园,为“丹心碧血为人民”烈士纪念碑、无名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在龙华烈士纪念馆,全体师生共同观看《血染桃花红满天》全息投影,回顾了那段“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末穷。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的英雄血泪史。“当二十四烈士一个个化作花瓣随风飘去,我潸然泪下,铁链锁住了他们的身躯,却锁不住他们的信仰!”2017级物理学专业朱雯沁同学感慨。
随后,在纪念馆报告厅,师生党员们同上一堂党史学习教育“微党课”。龙华烈士陵园首席讲解员李梦圆,将军医吕士才的故事娓娓道来。201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纪晨毓同学表示,“在沉浸式的环境与氛围中学习党史,更能够感悟到身为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历史不能忘却,曾经鲜活的生命更值得被记住。”
孟宪承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吴薇表示,作为大学生党员和新时代未来教师,要知史、明史、悟史、讲史。“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历史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我们要用好这本鲜活的党史‘教科书’,赓续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
连续11年,青年志愿服务队为烈士陵园访客义务讲解
今年3月27日至4月9日,在松江烈士陵园为访客讲述英烈事迹的讲解员,正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生。连续11年不间断,这支青年志愿服务队每年参与清明节、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志愿服务,共接待祭扫团队110余批,服务13000余人次,累计服务时长约18400小时。
今年的“新手”讲解员吕骐瑶同学告诉记者:“这次的志愿者经历让我感触良多。前来参观的党员们、学生们、孩子们认真聆听英烈事迹,他们或沉默或唏嘘。当看到这些伟大的苦难记忆和英烈精神在一个个鲜活搏动的心脏里化为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意义非凡。”
“11年来,我们的青年志愿队离不开一群连续多年参与的‘铁粉’的支持。”该校团委老师司徒力云告诉记者,每当在面试中问起为什么再次报名,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正是在松江烈士陵园的服务才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对大学生而言,这就是一堂生动的知行合一的党史学习教育。”
作者:储舒婷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姜澎
图片来源:各个高校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