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寒暑假,孩子就宅在家,除了做作业,就是电视、电脑,不到迫不得已绝不出门;A4腰身材网上流行,读初中的女儿就拼命节食减肥,一米六身高,体重的目标是60斤……这些都是来自心理咨询室中家长的求助。当网络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一些青少年的行为别说家长直呼“看不懂”,连不少心理学家也开始关注,当下我们该重新学习如何陪伴孩子成长。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问题广受社会关注,甚至带热了相关题材的影视剧。电影《少年的你》引发大众对校园生活的讨论;电影《狗十三》聚焦青春期女生李玩的成长,让人感慨“爱的教育”有时太过沉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教授、主任医师马辛直言:“可以说家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需要了解孩子成长的心路历程。”
如何读懂孩子的心理,给他们创造一个阳光、温馨的成长环境?日前,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心理研究所所长卢家楣联手全国百位心理学家撰写了心理学科普《人类心理十万个为什么》。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面临着更复杂环境的青少年更容易有高孤独感,不仅学校层面需要加强心理教育和疏导,家长更需要理解孩子的心理成长和变化,才能读懂那些看似不合理的行为。
互联网时代的青少年,心智更脆弱了吗?
社会心理学家简·特温格曾在《互联网时代》一书中指出:“现在18岁的孩子,举动像极了过去15岁的孩子,而13岁的孩子就好像10岁的孩子。青少年的人身比从前任何时候都更安全,然而他们的心智却更脆弱了。”比如,当下的青少年很少在没有大人看管的情况下同朋友们外出玩耍,更多的是坐在家中联网玩。
但是,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难道真的是因为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催化?不少心理学专家坦言,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受到更多关注,与此相关的消息更容易在网络发酵传播;另一方面,相比过去,如今孩子的确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成长环境。
青少年心理专家陈默曾指出,2000年以后来做咨询的孩子,多是因为高竞争感和高孤独感带来的问题。“相比我们小时候,现在的孩子更加孤独。以前的孩子兄弟姐妹多,生活环境也比较自由,随时可以找到小伙伴疯玩。这种群体性游戏就是孩子进入社会的预演。”陈默告诉记者,现在孩子的生活环境变了,同伴游戏减少,而基于网络的虚拟交流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加剧了孤独感。当今都市中的孩子广泛触网,但现实感很弱。“他们在虚拟的世界体会到真实感,在真实的世界里有虚拟感,这就是他们的特征。”陈默说。
追溯青少年心理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卢家楣一针见血:网络的发展确实使得青少年面临的环境更复杂,但究其根本,却是越来越多的“直升机”家长包办孩子的一切,却对孩子的心理知之甚少。尤其是“家长过度关注孩子学业,并且将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使他们从小就承受参与高强度竞争的压力。”比如考试前孩子想要看集动画片甚至玩会儿游戏再复习,但是焦虑的家长往往会立刻气急败坏地扣下一顶“帽子”:明天就要考试了!你还有心情玩?即便当场不发难,考完后“翻旧账”的比比皆是,甚至在外当着众人的面责骂孩子。
“行为往往是心理变化的反映。”卢家楣指出,家长对孩子行为误读而导致的不恰当的教育,对孩子的“杀伤力”很强。多位心理专家指出,如今的青少年尤其重视“自尊”和话语权。如果说以前孩子被教育“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是天经地义的,那么如今的孩子更倾向于和大人直接对话——“为什么你可以说话我就不行?”
卢家楣告诉记者,在他参与过的咨询中,有很多孩子“情愿不活,也不能委屈自己的尊严”。比如,一对兄弟在家下象棋,双方正胶着的时候,母亲叫二人吃饭。于是双方约定 “封棋不动”。谁料午餐归来,哥哥发现弟弟的一个卒竟然过了河,于是他立刻与其对质,发生争执后指责对方是“小偷”,弟弟也怒不可遏,当即拿着水果刀刺伤了哥哥。“或许在外人看来,一盘棋的输赢何至于此?但孩子心中,这件事涉及尊严,踩到了他的底线。”卢家楣说。
情绪表达未与年龄同步成长,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2019年,上海师范大学发布了一项历时五年、针对全国十多个省市高校研究生的情感素质调查,显示高校学生人际情感、审美情感、励志情感和情绪智力等指标发展相对较低,宽容感也相对滞后。卢家楣告诉记者,另一项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的理智情感随着学段升高而降低。高校青年学生在情绪表达方面与中小学生相比,并无明显提升。
“不会宽恕加不善表达情感,不仅容易造成人际冲突,也会导致人际和社会互动中情绪适应不良。”卢家楣认为,青少年的情绪障碍问题凸显,仅仅靠指导舒缓是不够的, “必须关口前移,我们要从学校的健康教育着手,通过系统性的教育将青少年心理疾病预先拒之门外。”
“毋庸置疑,社会对心理学的关注度在提高,但是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有很多对大众乃至老师来说,仍然是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卢家楣说,来自学校的科学引导和教育很重要!
这点已从国家层面得到重视。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要求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加强心理疾病筛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硬件设施等多项措施……为了将抑郁症 “拒之门外”,沪上不少学校已经行动,但卢家楣指出:目前很多学校对心理课程关注的力度还不够、老师们对于心理学知识的了解十分有限。
“心理健康教育不单是心理老师的职责,每一个学科教师都要担起健康教育的责任。”卢家楣建议,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可以通过开展模拟法庭、鼓励孩子参加社区实践、充当志愿者等方式加强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学校层面应当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学知识普及和教育,及时储备一批心理名师。
读懂孩子,家长也需要再学习
培养阳光少年,除了学校需要加强心理教育,家长也要再学习,补齐心理知识的短板。“一辈子做父母,一辈子也要学做父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郁琴芳告诉记者,所谓“代沟”,往往是因为成人经常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为什么很多人长大了就失去儿童视角了呢?殊不知,学会用孩子的视角看事情,与孩子沟通才能给孩子温暖正向的养育。”郁琴芳说。
日前在出席以“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创新人才”为主题的2021康德教育新年论坛时,郁琴芳作了分享。她举例说,一位母亲十分爱干净,总是把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有一天下午,母亲发现读四年级的大宝一边看电视,一边不停地拆饼干的包装纸袋,拆开后就扔在一边,一口没吃。母亲一看就立刻发飙,认为孩子在挑战自己的秩序感。事后在与孩子心平气和的聊天中,她才明白,孩子只是觉得包装纸的花纹好看,逐个拆开是为了欣赏。郁琴芳告诉这位母亲,大宝不停拆包装纸,很可能对艺术比较感兴趣。后来母亲还带着孩子去学美术,孩子也很喜欢相关的课程。“很多时候,家长的一句呵斥可能不经意间伤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自尊。”郁琴芳说。
在陈默看来,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是家庭的问题。家长的认识和观念也会影响到孩子,变成其人格的一部分。如果母亲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整天骂骂咧咧情绪不好,那么孩子也会感受到母亲过得不快乐、很痛苦,将这种情绪背在身上。
“培养阳光少年,离不开阳光的父母。”卢家楣表示,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期存在着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的不同步,使得青少年在成长中充满矛盾与冲突,并时而感到迷茫。当一个个“为什么”接踵而至时,最需要阳光的家长帮助其揭开成长的谜团。比如,当家长发现读中学的孩子因网恋而闷闷不乐时,不应暴跳如雷加以呵斥,居高临下地说教。相反,家长应该首先肯定初恋的美好,然后再引导孩子如何正确地认识爱,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
“如果说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就像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那么家长也要及时充电,看懂孩子成长卷轴上的每一笔。”卢家楣说,当家长理解了自己的孩子,学会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孩子沟通,孩子才愿意吐露心声,沟通才是心贴心、高效的。
相关链接
案例分享
1.孩子喜欢炫富,为什么?
高一的小靓吃喝穿用都是名牌,她总是抓住机会向同学炫耀自己优越的物质生活。
孩子炫富其实是为了提升自我价值感。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往往源于他们拥有的内部和外部支持资源。内部支持资源指的是他们所具有的能力和人品方面的积极品质,如学习能力强、乐于助人等。外部支持包括他们所拥有的充足的物质条件以及良好的社会关系,如家境殷实、和睦的家庭关系等。
有些孩子不愿意为提升自我价值感而努力,仅关注外部支持资源中本身就拥有、可以随手拿来炫耀的物件。
孩子炫富还可能是为了减轻或消除社会比较的威胁效应的影响。例如,小吴成绩中等,当她与第一名进行比较可能觉得自己被碾压,对自己的评价也会降低。小吴可能会通过炫耀自己的外部条件等补偿手段减轻焦虑,建立自尊心。需要注意的是,补偿本身并无对错之分,积极运用补偿的话,会给人生带来一些好的改变。
建议:
1.通过内部支持资源来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鼓励孩子多参加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去养老院、特殊学校、图书馆等做志愿者,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个人内在品质的重要性,从而体会自己真正的价值所在。
2.如果孩子因为成绩不好感到自卑而炫富,家长应帮助他找出成绩不够好的原因,向周围成绩较好的孩子请教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3.如果孩子炫富是因为情感空虚,父母应多抽时间陪伴孩子。
4.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网络信息,让孩子明白炫富是价值观扭曲的表现,进而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家长要注意孩子炫富有没有可能是因为缺乏交友技巧而采用的引人注意的错误方式,对于年幼的孩子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训练孩子的交友技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孩子陷入“我究竟是谁”的迷茫中,为什么?
小明进入初中之后,个子快速长高,声音日渐低沉。当被赞高大帅气时,他会自信满满,而当同学说他“书呆子”时,他沮丧无比,陷入了 “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的疑问中,找不到答案。
为什么青少年会陷入 “我究竟是谁”的迷茫中?其实,这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面临的同一性问题。
同一性混乱与孩子认知发展的局限性有关。青少年时期的孩子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对自己的认识往往不够全面、准确,社会阅历也不够丰富,不能很好融入社会,感受不到应有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自然难以完成自我概念的整合,也就无法建立自我同一性。
父母的教养方式也有很大影响。心理研究发现,在父母温暖情感中长大的孩子,自我同一性建立得更好。这是因为孩子生活在父母的温情中,得到更多理解和支持,哪怕是错误的想法,也会得到父母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迅速解除自己的困惑;而在过分干涉、强硬拒绝、严厉惩罚等不良家庭教养方式的家庭中,孩子的想法往往得不到理解和支持,有些看似天马行空的观点甚至会被一竿子打死,这就会阻断孩子的思考,使他们陷入迷茫之中。
建议:
1.给予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间,允许孩子与同龄人一起活动,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如做志愿者、义工、兼职等,使其具有独立探索和整合自我的机会。
2.允许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犯错误,帮助他们正确面对失败。
3.对孩子期望合理,不宜过高,否则会使孩子感觉父母的期望过高难以企及而产生挫败感。可以定期以家庭会议的形式与孩子沟通,彼此坦诚交流。
4.针对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精华和糟粕同在的局面,应给孩子恰当的引导,提高孩子的分析、辨别能力。
作者:吴金娇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姜澎 唐闻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