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气腾腾的南翔小笼,形似宝塔,香气四溢。一只标准的南翔小笼,有十八道纹路分明的褶子。捏住皱褶处轻轻提起,慢慢咬破小笼包皮,将其中的汤汁吸入口中,鲜美无比。一提一吸之间,尽享品尝美食的乐趣。”这段诱人的描述选自“百年老字号·青年说”系列之《味与道》。
今天,《味与道》新书发布会在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举行。
回首商业史,“老字号”在历史长河中群星璀璨,浩如烟海。然而随着市场化的深入,特别是国际市场的日益开放和多元化,诸多百年老店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压力。
“作为商科高校,自然要承担起一份社会责任感。”上海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劳晓芸坦言,基于此背景,上海商学院推出“三百工程”项目,即百名学生寻访百家百年老字号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们更加深入了解以创建新型商业业态为目标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上海的老字号品牌繁多,但数量最多、人气最高、最具有代表性的还是美食餐饮类。2016年,上海商学院“三百工程”项目选取美食类老字号品牌作为寻访对象,共组建96个团队,200余名师生参与杏花楼、沈大成、乔家栅等43个老字号品牌的社会实践活动,足迹遍布黄浦区、金山区、杨浦区、静安区、闵行区、徐汇区等全市16个区。
3年实践最终绘成《味与道》,难怪上海立丰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看过后感叹不已,“店铺的销售人员都不一定对立丰的历史了解得如此详尽。”
作为编委会成员之一,曹程柯告诉记者,《味与道》以上海味道为切入点,从当代大学生的视角,重点挖掘了美食类上海百年老字号创立之基、古今之变、前进之途。
以《杏花楼——民族美食,走向世界》一章为例,学生们从杏花楼的前身探花楼入手,探寻杏花楼如何能传承百年,再续百年的奥秘。
“都知杏花楼月饼名满上海滩,却不知这盛名之下,实则是杏花楼匠人们朴实的执着与坚守。”寻访学生李智介绍,从一代掌门人李金海不远千里赴全国著名产地选购优质原料的决心到与对家打擂台卖月饼不服输的韧劲,一个小切口,让读者看到了杏花楼匠人精神的内涵。
“通过寻访,学生们可深切感受老字号创立发展传承中的艰辛、坚毅、坚守,感悟其积淀和塑造的商业文化内核。”上海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翁德玮指出,“三百工程”项目是学校聚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品牌”的有力探索,是聚焦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同向同行的有力尝试。
翁德玮透露,后续寻访活动还将聚焦于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对上海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创产业聚集区等展开寻访工作;聚焦于“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需求,让寻访中的学生学以致用,利用自己的所思所想和调研成果与中小学展开对话与交流,打通大中小学德育教育一体化的“最后一公里”,做好文化传承,打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等品牌。
今年,正是上海商学院建校70周年,该发布会也是校庆7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作者:李晨琰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