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2日
农历腊月初八
是中国传统的“腊八节”
俗称“腊八”,腊月的第一个节日
一岁之末为“腊”
意为新旧交替,辞旧迎新
春节序幕已经拉开年味儿一天比一天浓了!
民间俗称
“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意思是说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诗友们记得添加衣物保暖!
在腊八这一天,
人们喝腊八粥,吃腊八豆,泡腊八蒜……
寓意吉祥,祈福求寿。
苏轼的一阙词写“人间有味是清欢”
腊八粥是普通的,
只是用几种简单的食材熬出来的一碗粥
喝粥,是寻常人家再简朴不过的一道饭了。
在民间,它却是养生的秘方,团圆的吉祥,
还是馈赠的一份实实在在的情意。
一碗粥,一种日子,一种人生。
这种不事张扬的清淡与素简,
才使人间的烟火日子过得更有滋味,更有念想。
腊八由来
腊八节因腊日而来,
是农历腊月最重大的节日,
日期为腊月初八,
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腊”的含义有三:
一曰“腊者,接也”
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
二曰“腊者同猎”
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
“腊”从“肉”旁,
就是用肉“冬祭”;
三曰“腊者,逐疫迎春”。
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
亦名“成道会”。
腊八由来
腊八节来源于古代的“腊日”
最早周代有“八腊”,周代称“蜡”
蜡月初八祭八方八神,
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腊日”在早期并没有固定的日期
一般在岁末的最后几天
在上古时期,
人们在腊八这天祭祀祖先和神灵,
祈求丰收和吉祥,称为腊祭。
《礼记·郊特牲》记载:
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
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到南北朝时期,腊八节成为固定的节日。
东汉蔡邕在《独断》中说
“腊者,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
北齐诗人魏收
在寒冬与众人共祭诸神时有感而发
写下《腊节》一诗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短短20个字
便写出了寒凝大地、数九隆冬时节
人们在桌上摆上肉酒以祭祀百神
感谢百神的福佑
在新故交接的腊月
人们认真而虔诚地祭祀祖先和神灵
一餐一饭无不寄托着百姓平凡而又庄严的生活期待
腊八习俗
【祭 祀】
腊者,接也,谓新旧交替。
在上古时期,
人们在腊月祭祀祖先和神灵,
祈求丰收和吉祥。
《史记·补三皇本纪》说:
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
故为蜡祭,以报天地。
夏代称腊日为“嘉平”,
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
古代祭祀的对象有八:
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沟、昆虫神。
到了唐宋,此节又被蒙上神佛色彩。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灵、欢庆丰收和驱疫禳灾,而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
【腊八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最早开始于宋代。
每逢腊八这一天,
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
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
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
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在民间,
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
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
馈赠亲朋好友。
沈从文在《腊八粥》中写到:
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
花生仁儿合并拢
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
《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小伙伴们,
你喝过的腊八粥是什么样的呢?
放的是哪八种食材呢?
今天就给大家来介绍几种
传统腊八粥一
原料:糯米、黑米、花生、芸豆、赤小豆、核桃、莲子、枣、薏米、桂圆肉、银耳、白糖
做法:
1. 白芸豆、赤豆、白木耳、米仁、红枣事先用温水泡30分钟。
2. 所有材料放电饭煲里加水,锅里煮开后,继续煮30分钟,吃前加糖拌匀即可。
传统腊八粥二
原料:红枣、核桃、黑米、香米、玉米、葡萄干、红豆、小米
做法:
1. 红豆、玉米提前泡3-4小时,其他材料混合洗干净。
2. 所有材料混合放入锅内,加足量水,烧开小火熬成粥即可。
传统腊八粥三
原料:大米30克、小米30克、糯米30克、薏米30克、赤小豆30克、绿豆30克、红芸豆50克、莲子40克、枣20克、桂圆肉30克、花生仁30克、玉米糁50克
做法:
1. 各种食材清水浸泡;大米、小米和糯米清洗干净。
2. 各种原料混合,添加桂圆肉和适量清水,入高压锅,大火煮至上汽,转小火慢压20分钟,关火自然排气即可。
【腊八蒜】
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
这一天来泡制蒜,
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
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
蒜瓣湛青翠绿,
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
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
拌凉菜也可以用,味道独特。
【吃 冰】
腊八前一天,
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
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
并把冰敲成碎块。
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
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
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
在春节前夕的腊八,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
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
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
称作“腊八豆腐”。
【腊八面】
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
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
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
把面条擀好,
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准备年货】
俗语有说:过了腊八就是年。
到了腊八,也就预示着过年也快到了。
所以,在腊八后,很多家庭就开始
杀年猪、打豆腐、制作风鱼腊肉,
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腊八节,喝腊八粥,煮粥,不能着急,得小火慢熬慢炖,一般慢慢熬上一宿方能熬得刚刚好。
一个小字,一个慢字,便有了诸多学问在里面。人生啊,要守得住孤独,耐得住繁华。
佛陀说,每个人都是一颗种子。撒在人世间历经磨难,不断修心,然后拂去心上的微尘,还内心以清明。
就如腊八粥,很多种食材混合在一起,用心轻熬慢煮,这几分从容不急切,更是一种沧桑的岁月,一种平淡的清欢。
今天是腊八节,
不论你在哪里,记得喝腊八粥
给身体和心灵都送去温暖
也愿我们最爱的人,都平安健康快乐!
>>>相关链接
苏东坡的腊八|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宋 苏轼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
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
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
兹游淡薄欢有余,到家恍如梦蘧蘧。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大诗兄说】
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八,也就是腊八。腊八是一个大日子,按照老一辈的说法,过了腊八,我们就应该全心全意置办年货、杀猪宰羊、欢欢喜喜、准备过年。
腊八节怎么过,我们看看苏东坡怎么说。《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这首诗的题目已经告诉了我们:苏东坡当时在杭州,腊八这一天,来到西湖孤山,寻访惠勤、惠思二位高僧。
苏东坡曾经写过夏日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而冬日的西湖,同样美得不可方物:“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人们都说:晴西湖不如雨西湖,雨西湖不如雪西湖。苏东坡,早就领会到了这一点。大雪将至的西湖,楼台与山峦,依稀明灭仿佛仙境;水落石出,鱼儿水中游;林木深深,鸟儿的天堂。这样的日子来寻访高僧,正是时候。
“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好端端大过节的,不在家里陪老婆孩子,家务一百样不干,一张嘴就振振有词:“我出去找二位高僧讲佛法。”实际上,是当甩手掌柜自娱自乐。
来到西湖边,走过“断桥”,踏上“孤山”。原来,断桥不断,孤山不孤。高僧们在干嘛?“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好一方清净的所在,里里外外散发着竹木与蒲草的清香,禅房里烧着上好的木炭和名贵的檀香。二位高僧打坐、午睡,饮茶、对弈。
快乐时光总是飞逝。不知不觉,已是下午,黄昏将至。驴车驾驶员从外面探进脑袋,已经是好几回。天色愈加晦暗,看来这个腊八,一定是要下雪的。好了好了,打道回府。出来之前,老妻正在做腊八粥,应该也已经熬好了。“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归途回望,只见老木寒云,只见佛塔上鹰隼盘旋。
回到家里,已经是掌灯时分。呼呼地吃粥,老妻免不了几句唠叨:什么访高僧、讲佛法,就是贪玩鬼混。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恍恍惚惚中,好像还闻着禅房里竹木、蒲草的清香。吃完两大碗粥,道了声:真香!丢下饭碗,忙不迭铺开笔墨纸砚:“我得赶快把今天的游玩记下来!要不然,过了腊八就给忘了!”
这,就是那一年的腊八,那一年的东坡。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许琦敏
来源:综合自诗词世界、上海杨浦、大诗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