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颜值双爆表!这是这两天媒体对胡海岚的赞叹。这位浙江大学女教授吸引了无数网友的惊叹,她15日斩获的IBRO-Kemali国际奖是该奖自1998年设立以来首次颁发给欧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学家。
评奖委员会这样描述胡海岚的贡献:此奖为表彰胡海岚教授在“情绪和情感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本机制”这一脑科学前沿领域,所取得的令人敬佩的成就。
在今天刚刚公布的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上,45岁的她榜上有名。
江南女孩,顶尖学霸,轻声细语,漂亮聪颖
胡海岚有很多标签,但最常见的就是“学霸”。
1973年出生的胡海岚,从学生时代起就是顶尖的学霸。人们这样评价她,是“全年级数学最好的女生,轻声细语,从容淡定,漂亮聪颖”。
美女学霸的父亲是军官,母亲是工程师,从小学习不用父母操心,自然也就没有限制与管束。父母的开明还表现在:“很多女生到一定年龄父母就觉得应该怎样怎样,我父母很好,从没有给我施加这样那样的压力。”
没有强迫与要求,一切水到渠成,喜欢什么就学什么。而“大脑和宇宙黑洞一样,是地球上最神奇的现象之一,也是人类智力的挑战极限,因为我们是在用自己的大脑在研究大脑怎么工作”,神奇与挑战,成为胡海岚研究的动力,而且越复杂越有趣味。
胡海岚中学就读于杭州二中,是杭州最好的中学。到了高中,她斩获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高三被提前保送北京大学生物系。
朋友问她生物系毕业以后干什么,她笑嘻嘻地回答:“要么研究细胞搞科研,要么进酱油厂造酱油。”
浙江大学最美教授,不见烟火气的清爽
据说加拿大的盖尔德纳奖的荣誉不亚于诺贝尔奖,去年这个奖项被邀做报告的几位专家,其中就有胡海岚。结果是,浙江大学也因为胡海岚教授的出现而在世界被大家所熟知。
胡海岚1996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到美国加州大学继续攻读神经生物学,导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和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几年后拿到了博士学位。学成后选择回到祖国,200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加入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担任神经环路与行为可塑性研究组组长,博士生导师。之后的几年里,分别获得了一系列有关方面的奖项:教育部长江学者、中组部万人计划、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在2015年的时候,她受到浙江大学的邀请去担任了教授,在教学期间也以她的名义在世界著名的顶级期刊上发表了六篇质量很高的论文。
采访她的记者说她声音甜美,笑起来感染人。见过她的人,都说她身上有一种不见烟火气的清爽。
在浙大教学的期间,她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浙江大学里最美丽的教授。胡海岚不光有着一副漂亮的面孔,而且还有着极强的知识储备。她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都在浙江大学的教授中排名前几。虽然她是一名老师,但是她的学生都说她平易近人,像朋友一样。如果学生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和她沟通,她还会经常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对于学生的论文发表,她也会给出中肯的建议。因此同学们都很喜欢上她的课,只要是她的课经常都是满座,还会其他专业的学生旁听,不少女同学都把她作为自己的人生榜样。
工作之外的胡海岚兴趣广泛,一度非常喜欢摄影,现在正在学习油画——周末有空会去画室临摹印象派的代表作,“很有趣,可以一边做一边改,不像做实验那么严谨,更像小孩子玩泥巴,自由自在,是容错的。”
牛在哪里?
十多年前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时,胡海岚的科研目标开始变得明确——揭开情绪的奥秘,掌控大脑神经环路的“编程”。在胡海岚看来,大脑是自然界最神秘最复杂的结构之一。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更是脑科学的世纪。这个领域不仅有太多的挑战,更有太多的未知。
随后,胡海岚至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师从Corey Goodman博士,于2002年获得神经生物学方向博士学位。
如今,作为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和医学院双聘教授、神经科学中心执行主任,胡海岚带领她的团队从科学的、专业的角度解密人大脑中的“情绪密码”,揭开了人拥有七情六欲、喜乐哀愁的秘密,并有望破解抑郁症等情绪疾病的成因之谜。胡海岚以去年上映的一部好莱坞动画片《头脑特工队》为例,讲到记忆和情绪的关系,情绪可以塑造记忆,在情绪不正常的时候,核心记忆可能都会坍塌掉。“小女孩起初只希望有快乐情绪,后来发现悲伤的情绪也很重要,因为悲伤帮助她在父母那里得到关注和理解,所以悲伤也是正常情绪的一种,帮助我们应对生命中的困境。但当它不受控制地蔓延时,对我们的生活就会造成困扰。”
胡海岚研究工作实验的主角都是小鼠。和人类世界一样,老鼠群体中也是存在等级的。胡海岚课题组对处于群体等级最下游的小鼠,大脑前额叶皮层细胞进行激活。结果,排名垫底的老鼠变得自信而英勇,在领地竞争中,战胜了第三名,第二名……直至第一名。此后不再借助科学家的帮助,一直保持胜利。这表明“胜利者效应”真的能够让大脑发生了长久持续的改变。
另外一批抑郁的老鼠,胡海岚团队研究出用氯胺酮快速抗抑郁的全新神经机制,给无数抑郁症患者带来了福音。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每年的抑郁症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她的研究无疑是为这一病症提出了相应的出路。
问答摘选探索本身就是神奇的
Q:您为什么会选择情绪作为研究方向?
A:是随着课题的发展逐渐确定的。我博士后做的一个课题是研究情绪对学习记忆的影响,想要探索为什么情绪激动时记忆会增强。我们对小鼠进行实验,让它产生恐惧情绪。对很多生物来说,恐惧是涉及生存本能,有利于逃避危险的情绪机制。让小鼠害怕很简单,我们逐步给它微弱的足底电击,同时听一种声音,在这样配对两次到三次以后,即使不再电击,只是听声音,小鼠也会表现出恐惧的反应,整个身体蜷缩在那里静止不动,装死,这是逃避天敌注意到它的行为方式。
我们也在网上买罐装的狐狸气味,直接引起小鼠害怕的反应。在引起这种情绪状态下我们又观察它的学习能力,去研究情绪激动时发生变化的分子是什么,有什么激素介导,又怎样影响大脑内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等等。
这些都是非常基础的科学研究,基础科研的成果也许将来会在某个疾病上找到对应的用处,但在此之前,探索大脑活动的奥妙本身就是神奇的。而在工作过程中,我发现这个领域里对情绪本身的研究要远远落后于对学习记忆机制的研究。所以在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之后,我决定把情绪本身的神经机制作为我们的主要方向。
Q:博士后期间,您研究为什么人情绪激动,记忆就会增强,比如重大灾难、第一天上学等,讲讲您人生中记忆深刻的事件?
我就记得刚上大学时做实验慢,被人催促的时候会哭。当时北大生物系的同学都很优秀,很多是当地省的状元。我的数学物理比较好,但动手能力相对差,做化学实验,别人一两个小时就做出来了,我却要三四个小时,经常是做到最后的那一个。很伤自尊心,也怀疑过自己是不是适合做这个。好在当时的实验很多,各种化学实验全套做下来,慢慢也就跟上了。
有时候实验做不出来了,会需要靠动脑分析原因,这样能够用上我擅长的逻辑分析,慢慢又有了信心。到美国之后,研究条件更好,我做的第一个实验碰巧就成功了,导师很高兴,因为之前有博士后用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做出来。这个实验中得到的抗体到现在全世界好多实验室都在用。这对本科刚毕业的我是一个极大的鼓励。科学就是这样,失败总是更多,但偶尔有这么一个成功的事件就能让人高兴好久。
后天训练可以改变性格
Q:您从小到大都是学霸,是您的什么性格特质起决定作用?
可能是好奇心,以及比较善于触类旁通,能从别人的工作中借鉴到好的思路和想法。比如在回国建立实验室之前,我在动物行为学中心注意到有技术员在用一个叫做钻管测试的行为来鉴定转基因小鼠,我就很好奇,询问了她这个行为有什么特征,甚至让她尝试了一些测试,她的结果启发我这会是一个很好的用来测量小鼠之间等级关系地位关系的行为范式。
回国后不到三年的时间,我们以这个范式为基础,做出了一个很漂亮的成果。最重要的是,有这样一个相对简单可操作且重复性高的可以量化的行为范式,为我们研究行为的一系列神经机制提供了前提基础。
Q:知道人的情绪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受什么机制控制的,情感和理性在大脑中是怎样相互影响和交锋的——一个懂得情绪机理的科学家,会针对自己的压力状况进行有效调整吗?
暂时还没有,情绪控制需要通过专门的训练。因为情绪由交感自主神经系统控制,不像运动神经系统,想走路,大脑发出指令就抬腿了。情绪冲动上来,在很短时间内是不受自主意识控制的。比如人激动的时候心跳会加快,害怕的时候瞳孔会放大,正常的人没有办法用意识去告诉自己保持心跳,或瞳孔不要放大。但是通过一些冥想、心理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些下意识过程有所调节。
Q:有的孩子天生弱势,有的孩子天生强势,都是特定的神经编码决定的,那么后天教育究竟能起多大作用呢?
神经编码也同时受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的调控。观察到孩子先天的某种性格趋势之后,如果在某个特别可塑的年龄阶段(我们叫它“关键期”),有针对性地特别培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引导孩子的个性。
女性的成功往往付出更多,胡海岚希望社会和家庭能够对女生的职业选择有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尊重她们的选择,帮助她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华。
她说,我希望她们:爬最高的山,走最远的路,看最美的风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要知道,做科研,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你是第一个发现了自然未知中某个环节的人。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唐闻佳
来源:综合自 easy快学、浙江大学官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