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分工如此细化的今天,大学给人的第一印象仿佛是学会一种专门的职业知识或技能的地方。但对个人而言,获得知识和技能虽然也很重要,但是知识和技能具有显性的中短期效用(尤其是在知识更新速度如此快速的今天),而世界观拼图决定了一个人的认知视界或认知格局的大小,而且一旦形成就具有长期的稳定性。
因此,大学四年其实就是让人利用这个“闲暇”、安静的时光修补自己的世界观拼图。这是读大学至为重要的长远目的之所在。
世界观拼图对于一个人的未来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在回答上述问题前,需要对世界观的结构做些简单的分解,笔者认为世界观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真理之维,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伦理之维,解决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审美之维,解决人与自我的关系问题。这三个要素交集的外延构成了一个人的认知视界(或格局),仿佛一个包含三要素的圆的面积,人们通过视界、格局来处理日常生活中所接收到的各类信息,并做出相应决策与行为。
对个人来说,世界观的差异会造成什么不同结果呢?根据科学哲学的经典命题——观察渗透理论不难发现,世界观的差异通常会带来三种结果:
第一种情况:如果世界观结构极度不完善,即拼图面积萎缩,那么个体将无法形成有效的认知格局,他看待世界是零碎的、片面的;
第二种情况:如果个体拥有的世界观是落后的、封闭的,即拼图构成的圆面积比较小(即认知视界较小),那么个体看到的世界也是狭窄的、退化的;
第三种情况:如果个体拥有的世界观是进步的、开放的,即由拼图构成的圆面积较大,那么个体的认知格局就较大,从而能看到全新的世界,也能发现更多的新问题。通过上述分类,我们大体可以知道,对于个人的长远发展来讲,世界观拼图构成的圆面积越大越好。
纵观人类思想史,可以清晰发现,以亚里士多德理论为基础形成的世界观拼图的面积S1小于以牛顿理论为基础形成的世界观拼图的面积S2,而S2小于以爱因斯坦相对论等成果为基础所形成的世界观拼图的面积S3。
根据三个不同认知格局的大小,我们又可以发现:从历时性角度来看,宏观层面拥有世界观拼图面积越大的时代、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科技发展与人类创造力的发展都呈现出明显的优势,反之亦然。从共时性角度来看,对于个体而言,拥有世界观拼图面积的差异,直接决定了个人未来取得成就的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说,认知格局的差异决定了个体发展的差异。这个结论也间接回答了“钱学森之问”,即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出大师级人才的深层原因之所在。
对世界认知格局的大小影响了一个人的创造力
一个人从小学,甚至从出生开始到中学毕业,在这个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一直在构造与完善个体的世界观拼图,由于教育体制以及个人偏好等方面的原因,我们最初的世界观拼图可说是有缺失的。
我们的教育长期鼓励与重视数理化等学科(真理之维的内容),导致中国学生在这个维度上的表现不输给世界上任何国家,但是在伦理和审美的维度,我们的教育显得相对落后,这两个维度的薄弱,导致中国学生有时认知格局比较狭窄,即圆的面积较小,这会严重影响中国学生的创造性与发展的后劲不足。
任何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都与获得事实的多寡有关,按照美国哲学家理查德·德威特的观点,事实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实证事实与哲学/概念事实。来自经验的事实大多是实证事实,而这部分事实大多是源于生活经验,数量较少,质量也不高,尤其是新颖事实的出现极为稀缺,这就导致实证事实的积攒速度很慢与认知价值较低;相反,来自于世界观拼图的哲学/概念事实则严重依赖于认知格局的大小,如果拼图面积较大,则能产生较多的新颖事实,反之则很少。
由于我们的人口众多,即便按照相同的发现概率,能够获得相对比较丰富的实证事实,这是人口红利在农业时代的知识生产层面的体现,但是,这种状态下的知识获得途径比较低效。
随着16世纪近代科学的兴起,欧洲国家和我国的“知识生产效率竞赛”开始。中国开始落后,这也就是科学史学界所谓的“李约瑟之谜”形成的深层原因所在。因此,宏观层面所形成的认知格局大小,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的文明程度;在微观层面认知格局小,则影响了个体的创造力与看待世界的方式。
总之,对个体而言,认知的格局越大,世界观拼图结构越合理、面积越大,对个体的发展越有利。
利用好大学这段较少功利的“闲暇”时光
大学是一个人走向成人世界的最后一个驿站,在这个相对封闭的世界里,你可以在这段相对没有功利的“闲暇”时光里,尽量丰富与完善自己的世界观拼图,并使之成为一种进步的、开放的认知格局,并尽全力使之结构合理、面积最大化,这就是大学给每个进入其中的人提供的一种机会。
按照英国历史学家迈克尔·奥克肖特的说法:甚至对那些要把自己以后的生命花在这种或那种实用职业的人来说,在他们生命的这段时间中,把四年中的三年用于熟悉人类理解和解释的伟大事业中的某一种,而不是学习某种职业技能,也是一件好事情。通俗来说:在大学里,最大限度上完善你的世界观拼图。奥克肖特为此曾感慨地说:大学是一个你教育自己和相互教育的场所,这就是你们在这里要做的事情。生活就是目的,这种神奇的,完全属于闲暇的生活,你绝对不会再次得到这种生活的机会了。我喜欢把这种日子称为:一个人一生中曾拥有过的在光亮中生活过的日子。
作者:李侠(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教授)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