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易正在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
昨天上午9点不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6号楼12楼的病区正在举行一场简单的表彰仪式。24岁的小易(化名)穿着病号服,接过上海市红十字会颁发的“博爱奖章”。坐在一旁的易爸爸忙着用手机记录下这一刻,没有注意到妻子带着泪意的目光。
小易手中的奖章正面是一朵徐徐绽放的上海市花白玉兰,反面赫然印着“455”这个数字——作为全市第455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在这场仪式过后,她需要完成整整四个小时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这些健康的生命“种子”,将在一个与她素不相识的15岁白血病患儿体内“生根发芽”,帮助他重建造血和免疫系统,重启一段新的人生。
更令人感动的是,这场生命之约,源自小易的母校、晋元高级中学一项传承了16年的传统——在18岁成人、毕业之际,许下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青春诺言。在小易之前,已经有八位“哥哥”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在小易之后,还将有更多“弟弟”“妹妹”身体力行践行这个承诺。
大家庭中,终于来了一个“九妹”
从手肘静脉血管穿刺,通过管道把血引流到血细胞分离机中,以离心作用对造血干细胞进行富集,其余血液成分全部输回体内——在卧床不动的四个小时内,小易进行着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医护人员时不时前来观察血细胞分离机的工作情况。
采集室外,她的父母、老师和朋友们也在耐心守候。其中,有一张“特别”的面孔——晋元高级中学2007届毕业生、学校第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上海市第182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小闻(化名),小易亲切地称他“大哥”。
“截至目前,上海共有455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从晋元高级中学就走出了九位。听说我们这个大家庭终于迎来了一个女孩,作为大哥,我一定要来给九妹加加油。”说话间,小闻笑着向采集室里的小易挥了挥手。
小闻回忆,2010年大二那个暑假,他接到了市红十字会的电话。“那会儿,我正在外地参加实习,通知我配型成功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不是惊讶,而是觉得自己好幸运,要知道陌生人之间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概率只有十几万分之一。”在征得父母的同意后,小闻积极配合之后的高分辨血样检测、健康体检、制定采集计划等流程,等到大三开学的时候,他正式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
根据国际惯例,造血干细胞捐赠一般采用“双盲原则”,捐受双方信息都要保密。因此小闻只依稀知道,对方是一位患有白血病的年轻妈妈。他的慷慨捐赠不但为一个生命带去了希望,更帮助了一个脆弱的家庭。
“六哥”小森(化名)虽然没能到现场给九妹加油,但他也特地转达了自己的祝福。身为全市第434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小森完成捐献的时候还是一名大三学生。有意思的是,他并不是家里唯一一个拥有“博爱奖章”的人,他的大伯是全市第51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而且“大伯是在爸爸的怂恿下,于2006年加入中华骨髓库的,结果爸爸没‘中奖’,反倒是大伯‘中奖’了”。
▲志愿加入中华骨髓库的晋元高级中学2019届毕业生正在采集血样。
长大成人,不能是一句空话
从“大哥”到“九妹”,其间一共有九年光阴。而在晋元高级中学,志愿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件事,已经传承了整整16年。
2004年,28名晋元中学学子首倡志愿加入中华骨髓库,此后,越来越多学生积极投身这项活动,将它作为一场充满意义的成人纪念仪式。现在,学校每年的毕业典礼结束后,刚刚戴上红色成人帽的学生们就会卷起衣袖,接受血样采集。2004年至2019年的16年间,学校共有3743名师生志愿加入中华骨髓库,其中教师26人,这支志愿者队伍像滚雪球一样壮大起来。
就在半个月前,“八哥”小叶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身为一名正在读博的医学生,他知道,在各类白血病中,即便是治愈率最高的地中海贫血,也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因此只要有生的希望,就值得放手一搏。这种决心和力量,既来自他自己,也来自母校的引导。
长大成人,意味着需要开始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承担社会责任。但长大成人,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孩子们身体力行——正因此,晋元高级中学希望通过号召学生志愿加入中华骨髓库,让他们感知承诺的重量、践行的意义。
但是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也难免遇到一些难题。小闻坦言,他曾在捐献过程中遇到了些许压力——来自父母的劝阻,这个时候,很考验他们承担责任的决心。“我告诉父母后,母亲比较支持,但父亲十分反对,他认为捐献存在风险,当时我跟他怄气了很久。”最后,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父亲和妹妹的一次谈话间。“我的双胞胎妹妹问爸爸,如果我得了病,但哥哥的造血干细胞可以救我,你会同意吗?我爸没吱声,最后默许了。”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小易表示十分感恩母校:“学校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激励我们在成人那一刻,肩负起社会责任与担当。如果不是学校,我可能不一定有机会,用自己的行动为他人带去生命的力量。”
作者:朱颖婕
图片:晋元中学 提供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