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中国大学获得的捐赠金额提高了十倍,但仍然不到高等教育总投入的1%。日前,在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的“多元化筹资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研讨会暨第三届大学基金会创新发展论坛上,不少学者呼吁,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国内高校亟需尽快构建多元筹资机制。
此次论坛上,民政部相关负责人透露,中国大学的基金会在2012年到2017年之间,每年获得的捐赠金额在八九十亿元左右。仅直接在民政部登记的18家大学教育基金会,2017年捐赠总收入为36.38亿元,2018年达44.65亿元。
而公开数据表明,2017年高等教育本科院校教育经费为8921亿元,占各级各地教育投入的21%。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5488亿元,占比超过60%;社会捐赠部分的金额仅占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左右。
盘点40所“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可发现,教育基金会净资产的规模差异也比较大。目前,净资产在10亿元以上的学校较少,大部分学校教育基金会净资产在1亿元至10亿元之间,“马太效应”日益显现。
即便是获社会捐赠“大户”清华大学,2018年筹集的到账资金为21亿元,此外还有逾4亿元的投资收益,而该校2018年的预算是200多亿元。北京大学2018年筹集到的资金大约是12.75亿元,其中包括北京大学基金会的投资收益,而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总资产去年底超过了57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教育财政性经费支出逐年增长,近十年年均增长率达20%左右。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增速远高于一般性财政收入增幅。
但是,与会专家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单靠国家投入已无法完全满足需求。目前,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社会投入分担比例一般在50%至60%之间,有时甚至更高。美国大学基金会资产价值最高的哈佛大学,其基金会净资产达350亿美元左右,排全美第二位的耶鲁大学为240多亿美元,而排在第20位的高校也有50亿美元左右。
去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出台《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高校要建立多元筹资机制,共同支持“双一流”建设。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各界依法捐赠高等教育领域。
近年来,高校重大建设项目,包括学科建设项目的投入结构开始逐渐发生变化。过去,这些项目投入中,财政性投入往往占80%以上。而今年的部分重大项目,财政性投入占比已逐步保持在30%至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重大建设项目正在努力实现举办者投入、受教育者合理分担、社会投入的“三三制”的比例结构。
即便如此,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大学教育基金支出占学校总支出的比例反映了基金会在学校财务体系当中的分量和贡献,这也是大学多渠道筹资的能力证明。从全国范围看,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筹资任重道远,高校基金会构建多元筹资机制仍然有漫长的路要走。
作者:姜澎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张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