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大力气培养“青椒”,上海理工大学再出招:全新推出“乘风计划”,派青年教师赴境外访学研修时间2年为期,每人最高可获得的资助额度达40万元——和传统的访学计划相比,时间延长一倍,资助额度几乎翻番。
不仅如此,根据“乘风计划”的方案,青年教师赴境外研修的学校和专业方向都经过校方精选——目标院校均为世界排名前100名院校,研修方向与学校的学科发展精准对接。
市属高校应该如何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包括此番出台“乘风计划”在内,上海理工有一番缜密的思考。
“和一些部属院校比,我们要引进一批最顶尖的高层次人才,坦率说,有难度。因为顶级人才首先渴慕的是顶尖高校。与其这样,我们不如一心一意,培养本土青年人才。”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直言不讳,一般而言,博士或博士后毕业,年龄在30至40岁左右的青年学者最富科研创新活力。“把青椒的黄金时间段用好,就能为学校学科发展带来长足的动力。”
“乘风计划”,为“青椒”们送上成才的“东风”
刚刚过去的两个周末,丁晓东接连为两场论坛“站台”。和普通的学术论坛不同,这两场论坛不仅仅是学术思想交流碰撞的平台,同时也都是校方精心搭建的揽蓄英才的平台。
▲图为上海理工校长丁晓东在首届沪江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暨上海高校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光学工程专场)致辞。
就拿4月27日于上海理工大学举行的首届沪江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暨上海高校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光学工程专场)来说。这场论坛堪称群贤毕至,国内光学领域的四位大咖——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松林、姜会林、谭久彬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顾敏悉数到场,分别作了学科前沿报告。
与会的市教委人事处处长李兴华如是介绍论坛的“背景”:作为上海高校青年英才揽蓄工程的一部分,论坛旨在促进学者、专家间的交流,同时也让海内外的青年学术英才切身体验上海高校的学术氛围、激发他们选择上海,助力一流学科建设的意愿。
“真正的人才不是招来的,而是找来的。”谈及上海理工的人才引进和招募,丁晓东屡屡冒出“金句”。他说,学校更看重的不是“帽子”,而是青年人才的潜力。
在上海理工,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已占全校教师的46.4%。为“青椒”们送去东风,助力青年人才快速成长,这对于正在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上海理工尤为重要。
目前,学校已针对“青椒”,制定了成体系的、“拾级而上”的培养通道。刚刚入职、首聘期内的优秀青年教师可申请“思学计划”;受聘期满后、业绩突出的可继续申请“志远计划”,而此番新推出的“乘风计划”,顾名思义,是为“青椒”们送上成才的“东风”。
“过去,学校也送一些青年教师去境外访学,但一部分教师可能只是出去刷了一个海外访学的履历,学校承担了资助费用,但有时候成效甚微。”上海理工大学人事处处长姚俭介绍,和传统的访学计划不同,“乘风计划”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学科的精准派送,青年教师的访学计划与学校的学科发展密切相关。
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青年教师黄蓓佳就是“乘风计划”的入选者之一,目前在耶鲁大学环境与森林学院产业生态中心访学。访学期间,黄蓓佳与国外团队合作,作为第一作者在环境学科的顶级期刊EST发表论文。
“过去,很多访学计划都是半年或者一年为期,时间比较短,很容易陷入走马观花。”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青年教师赵靖申请“乘风计划”、成功获得资助后,来到了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来久了就会发现,这里的教授做研究有时很‘佛系’,不赶时间,往往会把所有的可能性都尝试一变,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全新人事管理制度试点,为高层次人才引进探路
姚俭介绍,“乘风计划”不仅开启了青年骨干学者的国际化访学之路,让他们有机会向国际科技前沿看齐。对学校来说,这一计划的实施加速了人才培养,从而能够依靠人才之力,实现一些优势学科的“换道超车”。
据悉,自启动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以来,上海理工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过去一年,学校全职引进院士1名、国家级人才7名,省部级人才29名;此外,学校还通过推行沪江博士后计划、助教制、科研配套制、首聘底薪制、整体承租公租房等人才计划和制度安排,为青年教师发展提供平台和保障。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为了突破目前高校在人事编制等方面的限制,上海理工目前还启动了编外聘用制度试点。
姚俭介绍,学校目前已获批劳动合同制试点单位,同时拥有事业单位和企业社保账户,从而开启管理人员不占事业编制的全新试点。随着校级劳动合同制管理办法和人事派遣办法的出台,对学校来说,这一灵活的用工方式不仅会激发更多现有的人力资源的活力,按照姚俭的看法,这一试点如果实施顺利,进一步扩容,未来还可能会打破高校发展制约,助力学校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很多高层次人才受聘本土高校,他们有时候看重的并不是高校作为事业单位的具体待遇。从高校人事管理的角度来说,如果能对这一部分高层次人才实施合同制管理,采取更加灵活的聘用方式,或许会是一种双赢。”姚俭说。
作者:樊丽萍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