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我们应该教给孩子什么”科普大讲坛上,宋庆龄学校校长、宋庆龄幼儿园名誉院长封莉蓉分享了这样一个本不应该发生的悲剧:
一位母亲四次打开女儿的房门,看到她都在看手机,母亲一气之下把手机扔出窗外,谁知女儿竟跟随手机一起跳下,这个原本美好的家庭一瞬间分崩离析、父母悲痛欲绝。
我们的孩子怎么了,心理为何如此脆弱?甚至越优秀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越差?封莉蓉说,在这个悲剧中,父母与孩子都有错,父母错在有问题应该和孩子好好沟通,不应该扔手机,孩子错在人生还有很多很美好的事,怎么能为一点小事就轻生。
而这一切,可能是由于这个家庭长久以来不会批评孩子造成的,孩子与父母互相憋着一口气,彼此隔阂越来越大,导致一时冲动以悲剧收场。
批评是门学问,特别是对越是年纪小的孩子,由于他们还没形成自我“屏障”,很容易把父母、老师等亲近人的评价当成对自己的认知,如果批评不当,就会造成他们自信心不足,偏执、自我认知低下等。
怎么批评孩子,不妨跟着封莉蓉学习一下“陶行知与四块糖”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在担任一所小学的校长时,看到一个男孩子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孩已经早他一步来到教室准备挨训了。陶行知没有批评他,却送了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孩子惊疑地接过了糖果。
接着,陶行知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
男孩迷惑不解地接过了糖。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说:“我之所以迟到,是因为我去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听到这里,男孩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递给王友:“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待他接过糖,陶行知说:“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完了吧。”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学到什么呢?
一、批评要注意场合。
陶先生身为校长,批评一个打架的学生,为什么不当众拿出权威令他认错道歉,而是让他到校长室等候谈话?因为他讲究批评的环境艺术。青少年血气方刚,挺爱面子,如果在公共场合当众受到老师或家长的责罚、辱骂甚至殴打,就容易形成对立情绪,即使他知道错了,也会宁折不弯强词夺理,甚至与你对着干。所以,批评孩子应给孩子“下坡的台阶”,让他把偏激情绪平息一下后,换个地点再个别谈话,这样容易取得预期的效果。
▲宋庆龄学校校长、宋庆龄幼儿园名誉院长封莉蓉
二、批评要注意人格平等。
批评者因为是老师或家长,往往有很强的唯我独尊意识,如果批评者的态度粗暴,言语尖刻,最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容易形成严重的心理壁垒。陶行知先生则不然。他遵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自己后于孩子到达约定地点,就主动进行自我批评。这种严于律己尊重他人的品质,无疑给犯错误的孩子树立了人格榜样,使他自动消除对待批评的自我防护意识,为转化矛盾扫除了心理障碍,从而形成宽松的谈话氛围。
三、批评要挖掘潜在优点。
孩子犯了错误,批评时不能用“一点论”,必须用“两分法”,既看到错误缺点,又看到长处优点。其实这不仅是教育观念问题,也是教育水平问题。陶行知先生为什么能看到一个打架孩子的四个优点并给予奖励呢?这是与他丰富的教育经验密不可分的。因而,老师和家长必须不断接受先进的教育观念,练就一双善于挖掘孩子潜在优点的敏锐目光,批评前多作调查分析,给孩子申述的机会,以便分清是非,以理服人,获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四、批评要简洁,点到为止。
孩子对老师或家长的批评,最怕的就是唠唠叨叨、没完没了、纠缠不休。陶行知先生的批评,言简意明,点到为止。一个打架孩子是做好准备来经受校长的“电闪雷鸣”和“狂风暴雨”的,想不到这么快就“和风细雨”“过了堂”,还受到充满母爱般温馨的奖励。对于这样的批评,我想,这孩子会牢记终身,并受益终身的。
作者:沈湫莎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