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英数学交流项目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教师走进英国中小学课堂,为他们带去富有中国教育色彩的数学课。高安路一小数学教师余闻婕两赴英国,在参与教学过程中,她感悟颇深。她说,中英数学交流项目意义深远,它不仅让两国数学教师互相取长补短,在教学相长的同时增进了友谊,也让文化影响力跨越国界,推动两国文明交流互鉴。
去年6月,我接到学校通知,参加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遴选,有机会到英国实地感受小学数学教育,在当地开展交流和学习。去年11月,学校接待了来自英国的老师,让他们深入上海的数学课堂,沉浸式感受上海的数学教学模式。在通过选拔和暑期培训后,我于今年1月12日,再次前往英国交流。
此次,共有86位上海中小学数学教师深入英国43所中小学,开展为期两周的教学,我被分配到了英国西南小镇康沃尔的一所学校。在这里,我见到了之前在上海接待过的英国搭档,她的学校里,老师和同学都热情地用中文“你好”和我们打招呼。
而在英国搭档包班的教室里,我看到了许多上海数学的影子:用比身高的方式增进学生对大于、小于、等于等符号的理解,学生课前用英语背诵乘法口诀表……英国老师把从上海学到的技巧用到了自己的教学中,这也让我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令人自豪的亲切。
在英国,虽然一节课比上海的多25分钟,但却推进得困难重重,
推翻所有备课笔记从头来过,才让教学顺利开展
在英国我要教的是两位数减法,在上海我已教过两轮一年级,对这一内容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出发前在备课组也讨论交流过。谁知,信心满满的我在英国的第一堂课就遭遇“滑铁卢”。
第一堂课我设计的是《两位数减整十数》,内容比较简单,只要理解十位相减,个位不变就能顺利完成。可英国学生第一次接触横式的计算表达方式,一些孩子知道答案,能直接给出答案,但要把横式步骤写下来,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英国课堂的一节课有一小时,比上海的一节课(35分钟)多出25分钟,可我仍没能完成教学内容,课堂推进得十分困难。课后,我和英国搭档交流并分析了原因,发现英国学生的计算基础不像上海孩子那样扎实,尤其是20以内的加减法,无法快速地口算出答案,他们需要借助教具来帮助计算。
如果说在上海教学,一堂课可以用“如履平地”来形容,那么在英国上课就只能说是“步履蹒跚”了,我觉得十分简单的教学内容往往也会卡壳。但这是学生最真实的反应,他们不理解的地方,更需要老师解惑。
鉴于英国学生的学情,我推翻了之前的教案设计,全部重新来过。由于时差,我几乎每天凌晨就会醒过来,然后开始备课。我把数字全部改小,使计算更加简单,让英国学生能够从简单的题目开始,从而增强信心。
两位数减法最重要的就是理解退位,当个位不够减时,需要向十位退一作十。上海的教材中使用计算条和小圆片帮助理解,英国的教具资源十分丰富,他们也有计算条和小圆片。结合他们的情况,我决定用十根一捆的小棒,更加具象,而当个位不够减时,就把一捆小棒拆散,变成十根小棒。如此直观的演示,让英国学生把向十位退一作十的概念理解得十分透彻。同时,我通过大量的数学语言训练,让学生把横式的步骤说出来,终于使大部分孩子理解了。在最后两天的大课展示时,周围十几所学校的近百位老师前来观摩《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这节课。
从大量运用小棒的实际操作,到PPT展示每一步骤的图像动画,我希望能在英国学生的脑海中建立图像模式,然后能逐渐在脑中想象,脱离教具。但这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并非短短两周或几节课就能达成的效果。
听课的英国老师各抒己见,他们对于小棒的运用给予充分肯定。英国老师也认为,这种从实际操作、图像显示到脑内想象的模式很好,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在学习20以内加减法时就打下坚实基础。通过这几节两位数减法的教学课,我的备课设计也让英国老师看到教学的多样性,让他们对于上海教材的编写积累起更多理解和赞同。当地老师坦言,以前,他们并没有觉得10以内数字的分与合,对于学生理解数学有多大影响,现在他们体会到了层层递进的科学性和小步前进的重要性。
在英国,我面对的大都是一张白纸的学生,
在中国,父母和培训机构已给孩子涂上了一层底色,而这或许是中国孩子的压力来源
在英国上的每一节课,都会有英国老师来观摩。课后,他们也借鉴了我们的教学研讨模式,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发现他们特别喜欢上海老师在课堂上采用的“乒乓”问答,即快节奏的师生互动问答。这非常有助于刺激学生的思维,深化他们的认知。
对某些题目的解题步骤,上海教师会编制朗朗上口的步骤方法,以对仗的童谣、歌词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且非常注重口头表达,会不停让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答题。例如在教授两位数减法时,我会用“个减个,十减十,最后合起来”的小口诀,让学生记住解题步骤。当然,这一切都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而不是死记硬背。
作为上海的老师,我感到十分幸福,有系统的知识结构,课程设计连贯,教材引领教学,有大量的教师教研活动,在教学设计时有丰富的资源分享库,而不是闭门造车。对此,英国老师非常赞赏,用我的英国搭档老师的话说就是“open their eyes”(大开眼界)。
而在英国的两周时间里,也让我感受到英国学校在环境氛围、组织管理方面的长处。他们的教室都是包班制,这使得每间教室的布置都各具特色,就算是相同的主题内容也有不同的呈现方式,而且教室的墙壁会说话,老师把各个学科的知识都融入到布置中,让学生沉浸在学科氛围里。而且因为包班制,同一个主题教学可能会涵盖不同学科,让不同的学科串联起一个主题内容,跨学科融合得非常好,这很值得我们借鉴。这样,学生不会感觉是为了学而学,相反,学到的知识是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在英国,一所小学的人数不是特别多,老师基本上能叫出大部分孩子们的名字,知道他们的年级,这使得学生们特别有归属感,任何学生遇到问题可以向任何老师求助,校园氛围非常有爱。同时,英国学生也很善于倾听和合作,爱思考、爱提问,这些都是他们的长处。
相比英国的低年级孩子,我觉得上海学生的压力可能会大些。这也让我反思,也许学生数学能力的日益提升,离不开背后助力的家长——很多家长提前把知识教给了学生,或者把孩子送进补习班提前学过一遍,学生已不再是一张白纸,而是有了丰富的底色,才能让老师的课堂教学“如履平地”。
而英国孩子更多像是一张白纸,老师的教学模式,使用的教学语言,可能是他们获取数学知识的信息源头。因此,这两周中英交流给我的最大收获就是,即使将来的课堂,我会遭遇从“如履平地”到“步履蹒跚”的挫折,内心也不会害怕,我会事无巨细地想好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每一个问题的回答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继续发挥上海教学模式的优势,取长补短,用更多的耐心和爱心来对待每一个学生和未来的每一堂课。
离别总是让人不舍,在告别之际,同学们用歌声、图画和文字写下感谢,甚至有高年级学生通过上网搜索,用拼音写了一封感谢信给我,让我很是感动:原来我的到来,不仅教给他们知识,也让他们对中国,对上海多了一分了解,也多了一分好奇。由此,我由衷感到中英数学交流项目意义深远,它不仅让两国数学教师互相取长补短,在教学相长的同时增进了友谊,也让文化影响力跨越国界,推动两国文明交流互鉴。真心希望能有机会继续参与这个项目,和英国老师分享彼此的想法和专业经验,在课堂上共同成长。
作者:上海市徐汇区高安路一小数学教师余闻婕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