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爱心?不是一个人做很多而是很多人做了一点。”当“上海阿爸”张志勇说出这句话时,台下观众掌声雷鸣。
今天,上海教育电视台推出年度特别节目《爱·上海的温度》,节目聚焦凡人善举,一个个真实的暖心故事折射出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与文明,也让这座城市流淌着暖意。
“爷爷,新年好!”“不要叫爷爷,一叫爷爷么,就老了!”一根网线连接着上海与四川。
网线那端,四川省大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川滇交接,平均海拔1500米,6万余平方公里皆为山地,交通闭塞,条件艰苦,17个县市中有13个为国家级贫困县。无数家庭无力供养子女上学读书,众多学校缺乏师资条件教书育人。网线这端,张志勇,一位普通得如同你我邻居的上海“爷叔”,却凭借他的一己之力改变了数百个贫苦孩子的命运。
节目现场,张志勇带来了一个储蓄罐。“我有个存零钱的习惯,等到迫不得已时可解燃眉之急。”2009年,帮扶贫困学童的张志勇散尽家财,靠着储蓄罐里的零钱才让全家过了个像样的春节。家人有无奈吗?有的,毕竟老张不顾一切也要帮扶学童。家人有愤怒吗?有的,毕竟家里穷到儿子结婚都成了问题。但老张,依旧一往直前,只为孩子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
同样在这座城市,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公益人,他们把援助之手,伸向了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四川大凉山。有一个名叫“同一苍穹下公益基金会”的助学团队,他们在工作之余,放弃休息,为那些千里之外的孩子们无私奔忙。从2015年8月基金会成立以来,三年多时间里,“同一苍穹下”资助大凉山五千余名孩童读书求学,帮扶的学生遍布35所学校,并支持培训446名支教老师,力求让更多贫困山区的孩子,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把上海的温度播撒到四面八方。
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比孩子学到知识,扬起天真的笑脸更加珍贵。生活中的困境时有,但生活的底色依旧充满希望。
在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这样一个病房——这里收治的病患90%为癌症晚期患者,还有一部分多器官功能高度衰竭的老人,它叫“舒缓疗护”病房。在这里工作的志愿者,居民周红本身就是一名乳腺癌患者,“在陪病人的过程中,自己的心也慢慢变得强壮。”周红说,令她印象最深刻的,一位四十出头身患癌症的女患者在临终时刻已不能开口说话,只是不断流泪并紧紧抓住志愿者的手,用尽仅有的力量与他们握手,最后在女儿与志愿者的陪同下走完了生命最后一段旅程。“真的很难忘,很感动!”
金山卫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护士长杨慧峰说,“舒缓疗护”如同黑夜里一双温暖的手,让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带着尊严谢幕。如今,“舒缓疗护”病房已累计服务400余位临终病人,志愿团队有注册志愿者241位,除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还有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致力于为步入生命倒计时的病人减轻痛苦,解开心结,了却遗憾。他们是医护者、是志愿者、是朋友家人,也是生命尊严的守护者。
除了他们,还有北茶园“园丁助学工作站”年过七旬的老教师们坚持坚持12年为社区里的孩子们义务补课;22年如一日,为民服务的“小杨热线”;不断为渐冻症病人及家属奔走疾呼,现年77岁的志愿者许全生……
一张张平凡的面孔、一颗颗善良的心灵,正是每一位乐于奉献的普通市民,每一份互助包容的点滴善心升起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
作者:李晨琰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