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儿童不仅智商高,而且学习能力也极强。英国有一档竞技类综艺《天才儿童》,让神童们集结在一起,互相比拼,选出最优秀那一个。节目中除了展示出了孩子们的高智商,但也暴露出了“天才”教育方式下,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及父母过于功利的培养方式。
对于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来说,最大的心愿,恐怕就是拥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啥是“别人家的孩子”呢?当然就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各国语言张口就来、数理化程度让成年人都甘拜下风的天才小朋友了!这样的娃一旦现身,不仅让爸妈们羡慕到眼红,还会时常对智商平平的我们造成一万点暴击……没办法,谁让人家是神童呢……
在英国,就出现过这么一档对普通人很不“友好”的竞技类综艺——《天才儿童》。
在那里,无数让人震撼的神童集结在一起,在各个环节互相比拼,最后只有那优秀中的最优秀,才能捧回冠军奖杯,笑傲群雄。
本来,天才的日常已经足够惹人惊叹,而孩子乃至家长之间为夺冠而展开的“斗争”,更是极其有趣,随时随地都在上演好戏。
不过,在跌宕起伏的比赛背后,却隐约透露出孩子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同时,父母对天才的培养与教育方式,也有颇多争议。
超级牛娃之间的比拼
《天才儿童》自2013年6月上线以来,已经连续播出了五季,而每一季的小小参与者,的确都是牛娃中的牛娃,让人不服不行。
12岁的托马斯,号称拥有160+的超高智商(普通人的平均水平仅在90-110之间)。
别看小男孩个头不高,兴趣爱好却是惊人——读书,尤其读难懂的书。晦涩的经济学著作以及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早就被他通读几遍,而且,他读书还特别快。
“平均30秒,我就能读完一页。我不会一个一个字地读,而是一块词一块词地读。”
托马斯虽然喜读书,却不是只会埋头于书桌前的书呆子。他还热爱音乐,精通包括低音管、大提琴、钢琴、长号在内的多种乐器。
印度裔小姑娘妮哈,3岁时就已经能读懂妈妈的博士论文。整整395页有关金属性能的学术作品,连专业人士都要花上一天时间来研读,可妮哈却只花了区区两个钟头。
参加节目时妮哈已经9岁,被同学称为“行走的百科全书”。她保持着每周阅读6-7本课外书的习惯,而且看过一遍,立马就能记住。
和妮哈一样,9岁的塞菲也拥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她的最高记录是一个月读完40本书,最快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看完8页书。
还有一名厉害的小选手是来自格洛斯特郡的乔纳森,不仅能讲意大利语、日语,还通过了法语中等教育考试,取得了A+的成绩。
更要命的是,人家还是门萨俱乐部(全球顶级智商俱乐部)最年幼的成员之一……
被誉为“下一个爱因斯坦”的瑞亚,智商据说能秒杀99.9%的普通人,光看这又睿智又犀利的小眼神,就足以让人相信她很厉害。
身为天才的她,连词库都和常人不太一样:
phosphorescence(磷光现象)
benthopelagic(大洋底栖性)
synaposematism(生物防卫拟态的出现)
……
像以上这些看一眼就懵圈的词汇,瑞亚却能做到信手拈来,自信满满地解释出原意。
在“猜单词”环节被问到,十个字母,中间有“u”,形容“到处都有”是什么词汇时,她一秒内就能给出答案:“ubiquitous”(无所不在的)。
这奖杯让她给抱走,大家是服气的。
在节目中,孩子们年龄虽小,但各个智商爆表,说是代表全球最聪明的儿童都不过分。父母们自然也是志得意满,“拥有一手好牌”的他们,享受着众人羡艳的目光。
可在完美人设之外,问题,也接踵而来。天才背后的阴影与缺憾
节目中曾出现过一对来自伯明翰的兄妹。
哥哥斯蒂芬12岁,患有自闭症,热衷于量子物理学研究;妹妹乔治娅刚满10岁,8岁时就熟知英国历届国王以及他们的出生和去世日期,并且对皇家知识如数家珍。
当兄妹俩双双杀入半决赛,原本有爱的画面,却开始有了那么一丝不太和谐的元素。在比赛期间,兄妹俩互不相让,为一道题的输赢争得死去活来,完全没有一点风度。当然,你可以说,这是比赛,激烈的对决是必须的,但私底下妹妹的举动,却让人吃惊。
赛场之外,乔治娅用严厉的语气警告哥哥:
“你最好不要胜过我,我才是最强者。”
很难想象这出自于一个10岁小姑娘的口中,在她眼里,比赛结果好像胜过了亲情。
后来,兄妹俩的父母也告诉节目组,日常生活中他俩也就是这么相处的。毫无体谅与谦让,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
类似的情形,也发生在一对华裔姐妹身上。
姐姐弗朗西斯卡与妹妹索菲亚,同样在激烈的争夺赛中碰面,在一番角逐后,姐姐以一分之差输给了妹妹,遗憾错失了晋级名额。
比赛结果出炉后,弗朗西斯卡当场崩溃大哭,她无心给留在赛场上的妹妹加油打气,而是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离开了现场。
这也是一个除了自身的输赢,其他都什么看不到的小姑娘,而孩子们之所以变成这样,往往离不开过分强调功利性结果的家长。
就拿这对华裔姐妹来说吧,她们的母亲就是一位典型的虎妈——对孩子寄予厚望,给她们制定了严格的时间表,加以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希望孩子们可以成长为人中龙凤。
她还有一句让许多华人家长都听了觉得耳熟的名言——“我当年没考上/错过了XX,因此,我希望女儿XX,弥补我的缺憾。”
而且,她还在节目中坦言,自己送女儿来参赛,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教育模式没错。
这种心态与方法本来是无可厚非,但一旦把握不好尺度,很容易催生出不良结果。
而长期被束缚于严厉管束、只被灌输着目标与输赢的孩子,价值观难免会发生扭曲。
更何况,某些父母还在以实际行动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孩子,只有“赢”才是唯一正确的。
还记得那个曾抱走过奖杯的小姑娘瑞亚吗?
在之前的半决赛中,瑞亚拿到了15分,和另一位选手并列。可就在此刻,她的父母却在观众席上拼命挥手,说其中一道题有误。
他们毫无顾忌地批评着女儿对手的答案,竭尽全力地为瑞亚争取到了加分,使她最终获得冲击决赛的机会,全然不顾女儿的对手——另一个小女孩所受的冲击与绝望。
瑞亚成功晋级后,她的父亲还教导她:“你的最终目标就是赢得胜利,社会就是这个样子,只有两类人,胜利者和其他人。”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瑞亚变得愈发狂妄张扬。有观众形容她在决赛时的眼神:“像要把对手生吞活剥了一样”。
在瑞亚一家眼里,“其他人”或许只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是无足轻重的存在。
这样的成功,未免带着不近人情的冷漠。
另一个黑人小男孩都德,在获得全场第二后,却在座位上抹起了眼泪。
虽然亚军也是很棒的成绩,但都德父母的表现,却让人觉得这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大错。
都德比赛期间,严肃的母亲鲜少笑容。
一道题答错,母亲焦躁,父亲皱眉。
眼看着儿子与冠军宝座失之交臂,父母难堪地对视一眼,一副“有没有搞错”的表情。
最后,在父母的指责“你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天才”下,都德伤心落泪。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另一位不幸被淘汰的小神童鲁巴伊耶在得知都德的得分还是比自己高时,忍不住自尊心受挫,掩面抽泣起来。这不禁让人沉思,赢,真的是天才存在的唯一意义吗?
真正有大智慧的父母不应只让孩子学会竞争
节目播出后,观众们目睹了孩子们的压力、崩溃、冷漠、迷茫,有网友这样留言:
“就想带孩子去迪士尼或玩点什么别的…”
在普通人眼中,这的确是一群天赋异禀、勤奋非常的神童,可在父母的操控与急功近利的教育下,他们似乎缺少了一些什么。
这些参加电视节目的天才,往往都有着相似的、信奉“成功学”的父母。他们对输赢无比看重,深信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成为将弱者踩在脚下的精英。
在节目中,这种追求被无限放大,许多神童和他们的父母,都成为虚幻“成功”的俘虏。
然而,所谓成功,真的仅仅是和天才光环所带来的荣耀,以及一场比赛的胜负有关吗?
据《每日邮报》报道,一些参加节目的天才儿童在现实中都遇到了各种问题。有人才智过人却苦于没有朋友,有人时常为父母设定的目标所困扰,压力缠身,极易自卑……
节目中出现的一个场景也值得深思——一个名叫鲁拜的天才男孩为节目组展示自己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大学程度的数理化专著。在被问及最喜欢哪一本时,他迟疑了一下,指向了角落里不起眼的童书《如何交友》。
褪去天才神童的外衣,这群在极致的高压与输赢观下成长的孩子,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如果健全的人格、对亲情的珍视、感知快乐的权利这些更珍贵的东西,在追名逐利的路上被消磨殆尽,这样培养出来的“天才”,即便拿到再多冠军,再多荣耀,也是徒劳。
真正有大智慧的父母,不应该只让孩子学会竞争,还应让他们学会如何与这个世界友好相处、在其间健康长大。
成功从来不仅仅在于一次输赢,一次冠军,也不一定和高智商、好成绩划上绝对的等号,善良、谦逊、感恩、友爱等许多美好的字眼,同样应该被纳入培养下一代的考量。
而如何平衡“成功”与“成人”,也必将是两代人终生探索的议题。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顾军
来源:综合自精英说、外滩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