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2018年新评的83名特级校长正在公示程序中。其中将有33名校长自愿流动到上海百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学校和郊区乡村学校,加强市级各校长和名师(含培养对象)在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的配备。这是上海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诸多举措之一。
近年来,上海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以"四有"好教师为示范标杆,重点把好教师思想政治关、入口起步关、专业发展关、成才引导关,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取得积极成效。
据悉,上海全市各级普通学校共有教职工数29.10万人,其中专任教师数20.51万人。专任教师中,普通高校4.35万人,普通中等学校6.56万人,小学5.47万人,幼儿园4.01万人,特殊教育0.13万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成为上海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坚实保障。
把好教师思想政治关,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近年来,上海始终强调要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把思想政治建设融入教师专业发展全过程,针对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形势教育、国情教育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切实推进以提高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为重点的师训课程体系建设。将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列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教师岗位聘用、职务晋升(职称评审)中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在各类人才计划和荣誉称号实施过程中,将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把关作为申报的前提条件。
自2017年以来,上海积极推进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为对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上海市明确提出,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教师资格的监管,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鼓励社会各界举报并提供线索与证据,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将根据线索予以检查核实,对查实的违规行为,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相关学校、校长和教师,将按照有关规定,按情节轻重予以严格惩戒。其中,对存在违规行为的中小学在职教师,将视情节轻重予以年度考核不合格、取消评优评先和职务晋升资格、撤销相关荣誉称号、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行政职务、开除或解除聘用合同等惩戒。
把好教师入口起步关,高起点引领教师职初发展
教师从校门到讲台,如何实现"无缝衔接"?对此,上海市积极推进教师资格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把好教师资格关。建立健全新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帮助新入职教师在师德修养、教学实践、心理素养等方面得到提升。探索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相衔接的"4+2"教育硕士培养工作,建立教育部门、大学、中小学合作培养教师的新途径。2014年起实施高校师资博士后制度,借助博士后平台强化教师人力资源储备和前期职业能力考察,目前已入选386人。
2012年起,在全市基础教育系统全面实施见习教师规范化制度,共有约3万名见习教师在近400所市区两级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暨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接受培训。2013年起上海在市属高校实施新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目前已实现市属公办高校全覆盖,共有2600余名高校教师获得培训合格证书。2015年启动中等职业院校新进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让新进教师接受为期一年的岗前培训,目前共有400余名教师完成培训。
把好教师专业发展关,全方位助推教师职业提升
为不断充实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内涵,上海市积极开展中小学校教师全员培训、研训一体专业发展机制建设、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伙伴研修、国外访学与培训、乡村教师培养、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工作。
在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方面,上海根据不同专业发展阶段、不同岗位、不同区域教师的特点与需求,形成分层、分类、分科(专业)提供培训项目与培训课程的工作机制。在研训一体专业发展机制建设方面,2012年开始启动教师研修课程改革,立足解决教师一线课堂实践中的问题,采用市和区县两级联动研发,借助信息化技术平台,实现"培训课程"与"教育教学研究"的有效联接,在"研训一体"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
此外,上海实施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中青年教师国外访学进修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建设计划、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等工作,全面提升高校中青年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应用实践、国际交流等方面的能力。2011年起,上海实施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累计入选近6000余人,其中2018年起强化青年教师课程思政的要求,共资助700余人。自2011年以来,参与国外访学进修、国内访问学者、产学研践习计划的高校教师共计达到9000人。
2014年起,上海实施市属高校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通过改革本科课程教学、激励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建立青年教师承担助教工作制度、健全教师坐班答疑和自习辅导制度、完善教学激励人事配套制度等举措,真正把教学和人才培养作为学校中心工作。目前已覆盖全部市属公办本科高校,涉及教师6.9万余人次。在高水平地方高校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依托重点建设学科(领域),以聚焦团队发展模式和创新收入分配机制为重点,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目前已在上海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展试点工作,共遴选建设46个创新团队。
据统计,普教系统中,中小学正高级教师115人,特级校长239人、特级教师747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团队32个,名师名校长("双名工程")累计培养近3000名优秀校长和教师,有200多位校长教师成为了特级校长和特级教师。第四期上海市"双名工程"教师"种子计划"优先选取"强校工程"实验校中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确保每所"实验校"有不少于5%的教师纳入"种子计划"。
文:张鹏 焦苇
编辑:沈湫莎
责编: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