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根据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开展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工作的通知》精神,本市组织开展了2018年上海市 “四有”好教师 (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经基层推荐提名、专家委员会评审、市教卫工作党委和市教委审定,在全国第34个教师节来临之际,2018年上海市“四有”好教师 (教书育人楷模)人选名单和提名人选名单揭晓。
这些老师分别来自各条教育战线,他们都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学识素养、博大的仁爱之心;他们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他们潜心问道、关注社会,享有很高的社会声誉,他们用自己对教育的执着和坚守谱写出璀璨的华章。
丁向阳
上海市金山区松隐小学 教师
是教师的崇高使命,让他将每个农家学子视为生长在这片沃土上的一株株幼苗,无论家庭多么贫困,无论性格多么不同,他都精心呵护、辛勤浇灌,先后让400余位农家学子健康成长、顺利毕业;是担在肩上的班主任重任,让他在承载着学生、家长无数期待和梦想的三尺讲台上施展才华,辛勤耕耘、执着坚守,不断探索教书育人的新方法、新途径,成为了学生的灵魂和偶像、学生家长的良师益友、年轻教师学习的榜样。这就是金山区松隐小学丁向阳老师。
他长期坚守在农村教育一线,27年如一日,乐于奉献在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中。他的语文教学声情并茂,他的德育课堂富有特色,深受学生喜爱。他推崇符合农村实际和学生需求的创新教育,创建的竹青中队、海燕中队、琴深艺海等一个个市级文化特色班,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评价。作为区第六届 “明天的导师团”导师,他潜心教育教学研究,先后参与了一批全国、市区级的课题研究,多篇论文获奖并发表。他以 “向阳”班主任工作室为平台,向年轻班主任传授新理念新知识,引领他们专业成长。他先后荣获 “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上海市模范教师”“上海市十佳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于丽红
上海音乐学院 教授
于丽红现任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自2006年从上海歌舞团回到母校上海音乐学院任教以来,一直潜心民族声乐教育事业,在教学岗位上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有着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和课堂教学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理论和教学体系。由国家一级演员到音乐学院教授,十几年来,于丽红培养了大量的声乐人才。这些学生服务于社会,继续传承着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并为我国声乐事业的蓬勃发展继续努力。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于丽红一直践行着合格党员的“四讲四有”标准。秉持着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针,她带领学生到全国各高校义务授课,举办了一场场高质量的教学实践音乐会。在暑期,她带领学生们进行“爱的牵挂,乐动汶川”——巴蜀红色践行暨汶川大地震十周年慰问演出,不辞辛劳地奔波在四川各县镇城市,团队的足迹遍布了成都、阿坝、马尔康、汶川等地,与淳朴豁达的四川人民一起,共谱一曲爱的礼赞。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引领下,于丽红坚守 “文化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道路的信念,培养中国民族声乐的优秀表演人才,让世界倾听属于中华民族的声音。
朱美芳
东华大学 教授
朱美芳以 “仁爱之心”扎根教学一线30年,始终把教书育人和为师授业放在第一位,长期担任本科生 “博导班主任”,秉持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传统,尊重学生的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等,细致入微关心学生成长,引领学生扣好学业和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用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学生的心灵,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 “大先生”。
她潜心育人,充分发挥科研育人功能,用丰硕的科研成果为学生厚植学术研究的沃土,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80余名,为国家培育出 “接地气”研究的高素质人才。
她用心培养青年教师,带领 “蒙泰”教师团队立身践行 “黄大年精神”,以身示范,做到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为国育高才、科研服务国家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
她积极践行 “四有”标准,用知识智慧和人格力量去影响每个学生,用学识与师德育人育心,用努力工作回报国家社会。
她曾获得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 (提名)奖、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等多项荣誉。
杨春平
上海商业会计学校 讲师
杨春平是一颗扎根职教的螺丝钉,立志职教,甘于平凡。他曾在外企从事翻译、律师等职业,而立之年毅然放弃优渥的职业前景,投身职教,立足三尺讲台,甘于做一名平凡的中职教师,10多年一直坚守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
杨春平是一盏指引学生前行的信号灯,以人为本,专业育人。他结合自身法学专业背景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需要,将法治文化注入德育过程,构建“以法为介,循法之道,多元平台、和谐共生”的班集体建设模式和“五大平台”班级育人模式,拓展立德树人的多元路径。
杨春平是一架永不停歇的发动机,潜心科研,总结规律,直面当前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难题,梳理班级管理工作诸多事务,构建“班主任工作文件夹管理模式”,提升班主任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这份“管理模式”在兄弟学校广泛流传,且在沪喀、沪遵职教联盟平台推广分享,受众达3000余人。
杨春平是一台持续驱动的螺旋桨,榜样引领,带教辐射。他主持学校“清荷”班主任工作室,构建“一体双翼”中职班主任校本成长路径,构建校本班主任培训课程体系;2018年立项上海市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继续在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引领道路上积累经验,示范辐射。
10多年以来,杨春平坚守在一线,在职业教育这艘大船上,践行“平凡的坚守,优雅的远航”的誓言。
吴闻蕾
上海市黄浦区思南路幼儿园园长
吴闻蕾从教25年,作为一名市级示范性幼儿园的青年园长,她用一片赤诚诠释着“思优”的“神”与“韵”。
往 “高”处树理想信念。 “用心洞察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体会孩子”是她工作的动力和指引。对“儿童需要”的传承研究与坚守,体现了她不断追求卓越的信念。
往 “深”处立道德情操。吴闻蕾特别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有机融入,让生动多样的德育课程润物细无声般浸润孩子幼小心灵。她从专业视角对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及情操赋予了深层次解读,将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转化为可视化的市级教师培训课程。
往 “广”处拓扎实学识。作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吴闻蕾始终扎根教育一线,建立充分尊重、满足幼儿个体学习需求的课程实施模式;创建幼儿园质量管理数据平台和保教质量评价实践操作体系;多项研究均获得国家、市级教学成果奖。
往 “厚”处育仁爱之心。面对不断 “刷新”的教师队伍,吴闻蕾首创“个性化订制”培养模式,激发教师创新意识和自觉行动。同时始终把幼儿园置于公共服务视野,跨两区携手6所幼儿园共同成立 “思优”个别化教育集团,深化科学研究,助推教育公平。
这就是吴闻蕾: “思优”路上的“新行者”,每一步都走得坦然,走得坚实!
张志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教授
张志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口腔医学领域的重要领军人物,师从中国口腔医学首位院士邱蔚六教授。作为外科医生,他深知责任重大,因此常驻扎病房为病人守夜,时刻掌握患者术后病情变化。不仅如此,他对学生要求极其严格,督促学生牢牢掌握临床知识,培养了何悦、吴轶群和钟来平教授等一大批研究型临床人才。
不仅如此,他还抓紧口腔医学的科学研究。一方面为科研人员提供了硬件齐全的实验平台和优渥的待遇,另一方面带领学生扎根实验室。他总是教导学生,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因此,张志愿小组办公室的灯在夜里总是亮着。在他的鞭策下,目前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拥有蒋欣泉教授、段胜仲教授在内的两名 “长江学者”和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孙树洋研究员等一批优秀科研人才。
同时,张志愿积极支持全国口腔事业的发展与学科建设,共向全国各个单位输送了15名硕士研究生、55名博士研究生和6名博士后。为配合全国口腔临床多中心研究以及帮扶培养口腔医学人才,年近七旬的他多次带领院士专家团队,远赴云南、贵州、西藏、宁夏等十八个省市指导工作,手术演示、义诊、讲课、临床带教。张志愿鼓舞着年轻一代的医生踏实工作,永攀高峰;服务着全国各地的病患,鞠躬尽瘁,竭心尽力。在他的带领下,九院和全国多家单位形成了系统有机的临床-科研体系,为祖国医疗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赵东元
复旦大学 教授
赵东元教授是介孔材料研究领域突出的中青年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深受学生爱戴的优秀导师、立足本职创先争优的优秀共产党员。他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师最基本的职责,坚持为本科生讲授专业基础课 “普通化学”,传授知识、启迪思维、激发科研兴趣;立德树人是他教书育人的根本遵循,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尽最大限度支持课题组每一位研究生的科研条件,并注重对他们学业的引导;他注重引导学生创新思考,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独立科研思想。执教以来,赵东元指导18名硕士研究生、57名博士研究生,其中3人的论文获得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作为材料科学领域高被引学者,他带领团队合成了18种以复旦大学命名的新型介孔材料,为介孔材料的发展和应用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700余篇,单篇最高他引超过1600次。因突出的学术成就,他曾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奖项,以及全国劳动模范(2005)、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 (2016)等荣誉。
唐群
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校长
唐群是一名连续三届的区人大代表,上海市特级校长,在教育战线工作了32年,在职高,普高,区、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等四种类型学校担任校长17年。在教育管理和教育改革实践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思想和治校方略。
为了更好地服务区域教育改革,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她坚持“文化立校,素质立人”的办学理念,倡导 “尊重、合作、包容、共生”的文化精神,主张 “让学生的潜能尽情释放”,围绕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谋事干事,在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学校治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丰富、扎实的实践探索。
她提出 “做强人文传统,凸显财经特色”的办学方向,与上海财经大学合作共建;她要求教师 “做强自己,形成特色”;她建立以章程为核心的学校制度,形成倾听、对话式治理风格;她主持了市、区级六个课题,多个研究成果获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奖。
她的执着追求,锐意进取,赢得了北郊师生的广泛赞誉、尊重和喜爱,荣获2018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滕平
徐汇区高安路第一小学校长
从1984年走出校门,从事学校教育至今,滕平在教育岗位已坚守了34年;在高安路第一小学工作,从一名语文教师到分管教学的教导,直至2001年成为一所品牌学校校长,也已整整31年了。
34年来,滕平在 “课堂”的舞台上,勤奋钻研,不断磨砺,成为语文名师,曾连续三年荣获徐汇区青年教师最高奖项 “骏马奖”,以及各级各类上海市中青年教师奖;在 “校长”的舞台上,她遵循办学规律,潜心探索,在坚守 “为了每一个生命更加精彩”的初心与价值中,提出 “七彩高一”的办学方向,引领学校不断发展,办学经验不断辐射。成绩的背后,来自于滕平工作中的不断思考和实践,以及作为教育人的一份信念和坚守。
在引领学校发展过程中,滕平也实现自身发展,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特色教育先进个人、全国 “三八”红旗手等殊荣,2015年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校长。2018年她被选举为上海市人大代表。
面对时代和社会 “价值多元”的挑战,始终坚持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原,这已成为滕平——一个教育人执着的信念。滕平在实践和坚守中努力前行!
(以上按姓氏笔画排序)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张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