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获得佳绩,基因、性格、学校、家庭……究竟什么重要?
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两位今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理科考生,他们一个乐于尝试、一个精于学业;一个外向、一个冷静;一个出生文科家庭,一个略有理科基因。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有自己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愿意为之努力。他们的家庭教育也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那就是,让孩子在自主选择和自由成长中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的经历也许对焦虑的家长们会有所启示——
一进入高中,胡扬就是全年级的“风云人物”——他包揽了初中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各类市级竞赛一等奖,凭借619.5的高分成为当年全市中考状元。高中三年,他始终稳居年级前五,还在社团、学生会中不断尝试各种可能。日前,他收到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类本科专业录取通知书,所有甘苦交织的前路,终于让他走向了最向往的未来。
很多人问过他,学习的要义在哪里、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胡扬说,他未必比同龄人 “聪明”或 “领先”,要说有什么秘诀,那就是他早就明确了两件事的重要性——尝试的勇气,以及每一次有 “意义”的努力。 “明确意义很重要,这能让我们及时审视自己前进的方向,防止做无用功。知道努力的意义,比努力本身更重要。”
▲胡扬
比学习更重要的是,高中可以尽情尝试任何事物
胡扬的同学都认为,他是一个“什么都会玩,而且玩得很好”的人。而胡扬认为,高中正是每个人可以勇敢尝试的阶段。高中期间,他加入过“模拟联合国”社团,参加过团学联文体部工作,做过小课题,也担任过校文化节开幕式主持人——每一次尝试,都是对自身潜能的发掘和突破,其中两次做课题的经历给他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胡扬的第一个课题是高一期间历时五个月完成的,主题为 《纸张沾水后产生褶皱的机理分析》。 “这个有点 ‘无厘头’的题目说明,这完全是出于兴趣做的课题,后来在市级的科创大赛中拿到二等奖。”
第二个课题是利用高一升高二的暑假完成的 《青蒿素生物合成中关键基因的进化》。这两次尝试让他意识到,研究课题并不那么 “高高在上”,成果再小,也有它的价值,完整的课题研究流程,让胡扬知道了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 “这为我今后可能的科研路扫清了一些心理上的障碍。”
胡扬有着超出他年龄的淡定,他总是觉得,每一次尝试,无论结果好坏,都有其意义——好的结果能够启发我们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不好的结果可以让我们在事情变得更糟之前及时回头。 “如果高中三年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尝试得还不够多。”
高中是每个人成年并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胡扬坦言,他最感激的是,高中三年身边有几个 “纯粹”的朋友,他们不总是以利害得失为标尺,他们愿意在午后,甚至高三课间,放下作业谈人生、理想,他们也愿意真诚地说出自己心中真实想法。
比做选择更重要的,是有承担后果的能力
“选择”是人生中永远的关键词,高中阶段尤其如此。从中考自主招生时放弃另外两所名校选择复旦附中;到后来从诸多课外活动中抽身,主攻数学竞赛;再到高三坚定选择计算机科学,并选择清华——可以说,正是种种选择造就了今天的胡扬。
胡扬从小到大最大的兴趣就是计算机,他初中时曾获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一等奖,所以他很早就确定了这个专业方向。此外,他对自然科学也十分感兴趣,平时喜欢看科普书,碰到感兴趣的话题还会自己找书或论文研究, “也因此知道了不少稀奇古怪又没什么用的事儿”。
胡扬说,其实他并不知道自己是否在每一个 “十字路口”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比如以选择竞赛为例,从初中开始他就为竞赛花了很大的功夫,但最后还是因为 “略欠火候”和考场上的心理波动,错失进入省队的机会,似乎画下了一个不太圆满的句号。但另一方面,这些经历同样让他的高考之路更平稳、顺利。
“有时我也会假设,如果当时选择继续留在团学联和社团,更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是不是高中三年会更有意义。”但胡扬更明白,所谓 “自由选择”,不是强调做出选择的快意,而是强调接受并承担一切后果的能力。复旦附中比其他许多学校都更“宽松” “自由”,所以这里的学生不得不更早地面对选择、做出选择、直面结果。胡扬笑言,这是他在复旦附中三年最大的收获。
比结果更重要的是,做事前,先理解它的“意义”
胡扬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对他影响很大。他的父亲在银行工作,母亲是大学英语老师,他们平时的工作比较忙,但是培养理念非常开放。胡扬小时候,他们就从来不检查他的家庭作业,只负责签字,以帮助他养成自我管理的好习惯;上初中后,更是 “基本没管过”,平时都是他自己安排写作业、复习的节奏和进度。胡扬说,父母对他唯一的希望,就是 “不要让自己后悔”。自由而自律地生活、学习,是父母教给他的最好的道理。
关于如何学习,胡扬最想强调的是,努力学习前,先好好想想这段时间的学习是为了什么,设定一个 “意义”能够避免很多麻烦。例如,高三复习阶段的 “意义”很明确,就是在高考中获得尽量高的分数,这时候谈理想、谈教育的本质就有些 “背道而驰”。又比如,平时参加兴趣班, “意义”就是让自己快乐,生活丰富,那如果感到痛苦,那就最好及时退出,不要硬撑。
“先明确 ‘意义’,既能防止自己在努力学习一阵以后不迷失方向,甚至误入歧途;又能方便自己及时审视自己前进的方向,防止做无用功。”
胡扬说,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比其他同学更聪明。如果要说有什么不同,大概是他很早就坚定了 “意义”的观念,并且常常反思自己。
作者:朱颖婕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