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由空间”为主题的第16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将于5月26日开幕。此次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将于5月25日开幕,于5月26日至11月25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展出。
意大利当地时间5月23日上午10点,威尼斯建筑大学塔夫里报告厅,第16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开幕论坛在这里举行。两位来自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学者——李翔宁教授和袁烽教授,分别以策展人和参展设计师的身份做了报告。
均为70后学者,身材魁梧,为人儒雅而风度翩翩,在本土接受优质的建筑学教育……同为国内建筑学界冉冉升起的明星学者,李翔宁和袁烽被业界的很多人称为同济“双子星”,他们术业有专攻,但均在各自的学术领域内发出“中国好声音”,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建筑的最新气象。
策展人李翔宁:我们的乡村不仅仅是“乡愁”,还是“未来”
以“我们的乡村”为主题,第16届威尼斯国际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将于5月25日开幕。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副院长李翔宁教授被任命为此次中国国家馆的策展人。
对国人来说,谈到乡村,最容易触发的联想是乡愁,是归田园居般的诗意。而在接受文汇报记者专访时,李翔宁开门见山地表达了他对于乡村的见解。“这次展览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乡愁,更希望回到中国文化的发源之地,去寻找被遗忘的价值和被忽视的可能性,于此展望,我们未来的乡村。”
在李翔宁看来,当下建成环境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即是乡村的未来发展。作为当代建筑实践的前线,中国正以西方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进行着乡村建设。“我们会看到一个很激动人心的现象,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建筑师、艺术家,包括开发商以及一些社会资本等都开始涌向乡村,这表达,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乡村同样充满着发展机会。”
紧扣此次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自由空间”的主题,李翔宁将中国国家馆的主题设置为“我们的乡村”,实则是对中国当代乡村的发展有着更深远的洞见和思考。
在他看来,归田园居是中国文人传统对居住的美好理想。而在当代,居住则往往与国家政策、资本力量、基础 设施、技术条件等相交织。现代化进程和技术允诺了窗明几净、电视电话的美好生活。然而,它也在某种程度上切断了乡村生活与传统的关联。面对城市化带来的千篇一律的乡村住宅,建筑师试图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探索一条中间道路,诉诸现代化的技术而寻求与乡土的联系。 “从滋养华夏文明的黄土高坡到氤氲文人画意的江南水乡,从广袤的东北黑土到俊秀的南国田园,中国当代乡村发展的大规模和多形态在全球均是前所未有的,它更孕育出了一套植根中国特质的新方案。 ”
在今年中国国家馆展览中,紧扣“我们的乡村”这一议题,李翔宁试图汇集各种参展作品,生动勾勒并向世界呈现一幅幅生动的图景:产业筹措、村民自建、文化下乡……成千上万的乡村构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乡建现场。与此同时,互联网、物流系统、 共享经济等技术与创新为乡村未来的发展模式提供了巨大的契机。
据介绍,此次中国馆展览一共设置了六个主要展示版块,分别是业、旅、社、文、居、拓。李翔宁说,此次展览将以多维度,从诗意栖居到乡土制造,从文化实践到自在游憩,从社区营造到开拓创新,在空间和类型上描绘中国当代乡村的发展趋势和一个充满机遇的自由格局。
参展建筑师袁烽:传统建筑范式迎来全新定义
在今年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展览中,袁烽是唯一一位有两件作品参展的建筑设计师:一件为“竹里”,一件为“云市”,通过引入现代技术、基于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度思考,展示未来乡村的发展可能。
展品“云市”,坐落于中国国家展馆室外展场的草坪上。如《诗经》所颂的“如鸟斯革,如翼斯飞”,“云市”展亭整体造型轻盈通透,一气呵成,在周遭郁郁葱葱的掩映之下,其特殊的材质与光线相互交融,人漫步身处其中,小憩片刻,感受穿过孔隙的微风和阳光,体会模糊了时空边界的美好感受。蕴含新技术人文主义观念的“未来乡村”图景,便在这一刻缓缓展开。
袁烽介绍,在建造方面,“云市”高度集成结构性能化设计方法与机器人制造技术。在设计前期,通过采用一系列拓扑优化算法来提高展亭的整体结构性能,从而优化展亭的形式。在完成拓扑优化的同时,根据结构内部应力分布,展亭得以整体自动划分为不同的加工构件,这就为后期高效精准的现场装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云市”主体部分在设计前期根据结构内部应力划分为50块不同的打印组件,与包括座椅和基座在内的预制组件全部在上海的机器人打印工厂预制完成后,是统一装箱运往威尼斯双年展会场进行现场装配的。整个建造过程融合了机器人智能建造中从工厂定制到现场装配的全部流程。
在此次中国国家馆展览题为“拓”的板块,还展示有袁烽设计的另一项目,那就是“竹里”。
而提到它,不得不说的是位于四川的非遗文化竹艺村。这是袁烽领衔的一个生动的建筑实践案例:对未来技术人文主义生活的构想不仅仅是一座建筑,而能蔓延至整个村落。
竹艺村,身处成都崇州道明镇,距离市区50余公里。村落乡风淳朴,生活气息浓厚,邻里关系亲密,是天府林盘的典型代表,并拥有本土气息浓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袁烽深入探访村庄现状与需求后,打造了集生态、文化、产业、生活、公益五位一体的乡村基础设施空间及文化产业系统。
实际上,竹艺村项目来源于“竹里”。袁烽说,竹里的设计理念,源于陆游《太平时》里的一句诗:竹里房栊一径深。这个在乡郊田野上盘旋着的青瓦房,是由轻型钢木构架支撑起的内向重叠环形青瓦屋面,70%的高预制化率也实现了主体建筑、室内、景观共用时52天的极短施工周期。盘旋的屋面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两个内向的院落,为室内提供了丰富的景观层次,内与外,竹与瓦,新与旧的关系被概括在“大象无形”的屋顶之下。
在此次中国国家馆展示中,相信更多的观展者都能够通过近距离参观“竹里”,感受到设计师对传统建造范式的全新定义。正如袁烽说断言的那样,通过机器人等先进产业化手段装备起来的未来乡镇产业化工厂,一旦与农村的建筑产业化结合,必将产生一个更有意义的产业化升级。
作者:樊丽萍
编辑:樊丽萍
责任编辑:李雪林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