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吼!嘿吼!”一阵阵吆喝声,踩着船头传来的鼓点声,一群男生将手里的桨抡得整齐划一,龙舟在河里一溜烟似得向前冲去。这一幕发生在上海海洋大学的体育课上,在这里,龙舟课不仅是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更是思政教育教学的课堂。
龙舟课教师迟焕祺被学生亲切地叫为“大迟”。在上海海洋大学的力量训练房,有一面“冠军墙”:只有历届获得冠军的队员,才能登上这面象征荣誉的冠军榜。“学生们在训练的时候都会看到这面冠军墙,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无声的激励。墙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他们的榜样,激励着一代代人在通向冠军的道路上拼搏。”迟焕祺表示,“我不希望我的龙舟课仅仅是一门‘四肢发达’的体育课,爱国爱校的集体主义培养和注重团队协作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同样重要。”
“每当面对着国旗,面对着这些前辈们拼来的累累硕果,心里怎么能不自豪?”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16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罗晓韵告诉记者,“但爱国、爱校,也并不是喊喊口号,而是要用实际行动来践行的。”去年4月,她在航头镇曹家宅附近在一个两米多深的池塘救起了一名落水儿童,事后家长还拿出2000元想表示一点心意,被她婉拒了。今年4月,在长沙,她与队友共同捧起了在2018中华龙舟大赛中获得女子青少年组冠军。
“作为普通学生,虽然你们不是体育特长生,但要相信自己,你们也是有思想、有拼劲的!”迟焕祺说。每一次龙舟课上,他都会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做‘心理辅导’。“有时候,运动做不下去了,迟老师会说‘坚持住,你的对手必然会比你更努力’。听了这句话,我们便又来劲了。”学生刘玮笑着说。
迟焕祺认为,上海海洋大学开设的龙舟课,带给学生的感悟和启发已经远远超过了体育运动的本身,并已内化为心中的一种信念和追求。“龙舟课上蕴含的爱国精神、奋斗精神、团队精神,能够让他们受益一生。这也是我开设龙舟课的初衷。”
“体育就是锻炼人的体魄,塑造人的精神。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把‘立德树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每一门课的育人功能得以实现,让每一门综合素养课、专业课都有了思政味,实现育人功能。”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吴嘉敏说。
作者:见习记者李晨琰 通讯员蔡霞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李雪林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