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11年后,迎来了“升级版”。近日,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一则红头文件引起业界广泛关注。最新发布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 2022年)》(简称《计划》)明确提出,将改进完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免费师范生”今后将改称为“公费师范生”,履约任教服务期调整为6年。
“从‘免费’到‘公费’,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代表师范生培养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对提升生源质量是利好。”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结合“双一流”建设的推进,该校未来5年将创新推进新一轮教师教育改革,具体举措包括:深化教师教育资源统筹、整体提升教师教育层次、探索“本硕一体化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等。
华东师范大学是上海中小学优质师资的重要供给地。近几年,该校每届6000余名毕业生,有“半壁江山”到教育领域就业。所以,该校此次传出的几大和教师培养相关的改革举措,已经不仅仅是“校内事”,还对提升上海教师队伍质量是一个大利好。
“免费”改“公费”,希望成为愿意终身从教学生的荣誉制度
从2007年开始,全国共有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开始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
“当时考虑到全国师资教育存在较大缺口,所以主管部门希望实施免费教育的激励政策,吸引一部分优秀的学生当老师。”戴立益坦言,从后来的实际操作来看,“免费”两字可能对优秀生源的吸引力并不够。加之过去的政策规定,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原则上要回生源地从教,履约10年,客观上也会让一部分还没有树立终身从教志向的年轻人放弃报考师范专业。
戴立益认为,根据《计划》,今后“免费师范生”改为“公费师范生”,实际上向外界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师范生培养冠以“公费”,更体现了国家对教师培养的重视,是一项具有战略考虑的整体安排,是从制度设计层面更加凸显“教师的特别重要地位”,可以视为对那些有志于终身从教的、报考师范专业学生的一项荣誉制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今年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从破解发展瓶颈入手,为“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出了不少真招实招。值得一提的是,这份文件还专门提出,改革招生制度,鼓励部分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院校的师范专业实行提前批次录取或采取入校后二次选拔方式,选拔有志于从教的优秀学生进入师范专业。
加之此次下发《计划》,一连串的政策利好叠加,都将大大增加师范生的报考吸引力。
结合“双一流”建设,“新师范”模式将探索“本硕一体化”培养
据悉,华东师大目前本科阶段每年通过提前批次招录的免费师范生约300人左右。最近几年,该校不仅在师范生培养上淡化“免费”的概念,在人才培养方案上,也在模糊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的区别。戴立益介绍,结合“双一流”建设方案,华东师大将探索“新师范”模式,实施基于一流专业教育和一流教师教育的“本硕一体化卓越教育培养模式”。
作为学校内专门培养职业教师的“摇篮”,华东师大教师教育学院的探索,就具有风向标的意义:该学院组建三年来,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于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并没有招收本科生。
“在本科阶段,学校应提供一流的专业教育,鼓励学生在某个特定的专业上有所建树。”戴立益特别强调,从该校教师教育学院的办学情况来看,招生的范围正不断拓展,学生背景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除了对本校师范、非师范专业的学生极具吸引力外,也吸引了很多其他名牌院校的本科毕业生报考。
事实上,最近陆续下发的几份国家红头文件都已经明确提出了“提高教师培养层次,提升教师培养质量”的要求。上海的教育处于全国前列,势必进一步推进教师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水准的师资确保高水准的教育。
据悉,未来,华东师大还将进一步完善师范生选拔途径,探索师范生二次选择与流转机制,争取把“乐教”“适教”又“善教”的人才,吸引进教师队伍。
文:樊丽萍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张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