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我在故宫修文物》,还是《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这些爆款节目将传统文化与全新元素有效结合在一起,转化成了新的语境与表达方式,成为流行大IP。互联网时代传播更加广泛无隙,然而要被“网生代”真正接受和喜爱,传统文化IP升级还面临许多难题。近日,诸多文创产业的创业者共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尽管每个创业者心中对于IP都有不同的定义,但他们还是在一点上达成一致:传统文化IP升级需要与年轻人的喜好相结合,才能衍生出新的机遇。
好的IP能融合每个时代的印记
如今,各种论坛上都有人提IP,似乎任何人都可以用IP去圈钱、众筹,原本只是知识产权的IP,自2015年IP元年伊始,就有了很多新的含义:知识创新、内容创新、用户关联、品牌连接、粉丝经济、线上线下结合……
同样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浩如烟海的典籍古著、独具特色的传统习俗,或是充满智慧的历史古迹,都深刻影响了一代代国人的成长。“传统文化”与“IP”两者均内涵丰富该如何升级?
“传统文化IP升级应深植民族灵魂。”秦汉胡同品牌创始人王双强以汉字为例,他指出每一个汉字都有生命力、颜色、体态和温度。中国的汉字不仅是一种写字工具,也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文字,人们在前人的文章中受到教化,并将传统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好的IP应当有深度,承载真善美。”王双强认为,不同时代拥有不同时代的色彩,唯有具备内涵才可以一直“活”下去。
在现场,不少专家都认同这一点,“美的东西一定能够融合每个时代的印记,并融入大众生活。”譬如,迪士尼有着上百年的历史,迪士尼的每个动画故事在不同时期跟随时代步伐,传递不同理念,成为教育典范榜样。“迪士尼的公主角色从柔弱灰姑娘到坚毅花木兰再到《冰雪奇缘》中拯救王国的安娜公主。这些角色的变换体现出的都是时代女性的变化。”腾讯互娱首席营销官李明说,“迪士尼塑造的英雄随时代变化,也伴随着大众成长。”
不过,传统文化的高效传承有其必要前提。映微传媒合伙人祁争晖提出,传统文化能给我们带来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从而培养起相应的审美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基于这些能力,才可做到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传统文化IP升级需借助互联网科技之力
IP蕴含多种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又博大精深,即使现场诸多文创产业的创业者也难以对其下统一定义,这也使得传统文化IP升级面临重重困难。
爱彼迎(Airbnb)中国市场拓展和业务增长负责人郝学芳认为,很多传统文化IP升级方式缺少娱乐精神、缺乏推广、没有利用平台化的优势、产品不能及时迎合时代的变化,而且距离人们的生活较远。郝学芳曾带队前往云南、江浙等地乡村,那里生活着的许多手艺人都面临着手艺失传的困境。“我们可以说他们是淡泊名利不追求物质,但我们作为平台,其实是有义务帮他们去传播和推广的。”
新媒体的“碎片化”特征常常为人诟病。但传统文化也需要适当“放下架子”,主动占领传播阵地。“一个‘活得好’的传统文化产品首先是可以被消费的。”郝学芳认为在现阶段要打造一个文化相关的IP产品,必须提高全产业链的运营能力。“从产品的诞生、授权、平台打造到后期运营,全链条都必须关注才能够把这个IP产品升级改造成功。”
李明认为,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要和当下年轻人喜爱的文化相结合,同时要借助科技的力量,因为科技能让人们的文化体验更加立体和人性化。
小鸿科技合伙人兼首席运营官陆树燊对此表示赞同。去年九月,由小鸿科技全程为故宫博物院打造的VR体验馆开始试运营,以360度的视角、360度的记忆,让更多人重新认识故宫,让观众体验时光穿越、角色扮演,与历史人物一起回味那些珍贵的瞬间。
“我们希望通过VR、AR技术,将历史文化以更鲜活的形式呈现出来,为故宫赋予更具时代气息、更有吸引力的内涵,改变观众以往单一的参观方式。”不过陆树燊也表示,小公司切入文创产业还需要考虑如何让传统文化大众化和商业化。
“企业进行文创创业时需要关注用户需求,尊重每一个个体,提供让用户满意的个性化服务和产品体验。”东家创始人俞海华说。
作者:李晨琰
编辑:郝梦夷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