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这么美,还全校停课一天?!当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真是太太太幸福了!原来,今天,华东师大迎来2018年第一个校园主题日。全校师生停课,大家只做一件事——阅读,而且是经典阅读!
从去年开始,华东师大就在全校推出校园主题日活动,试图打破院系和专业壁垒,而“经典阅读”就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主题之一。继去年学校向学生们主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后,今年学校主荐的世界文学经典系列。
“每年主荐一个系列,大约10本左右的经典书籍,这样坚持3~4年,就形成一个面向全体大学生的以通识教育为目的的经典书籍荐读书单。我们不贪多求全,而是兼顾经典性、代表性和可读性,帮助在校大学生在本科四年期间养成热爱经典、阅读经典的习惯。”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党委书记、学生工作部部长余佳说,校园主题活动日虽然仅有一天,但经典阅读主题活动将持续整个学期。
世界文明名著那么多,快看看华东师大精选的12本经典数目的目录吧——
如果说优雅是唯一不会褪色的美,那么经典就是永不会过时的流行,它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也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褪色。
大咖云集领读经典书目,学术明星阵容带你领略阅读盛宴。世界文学经典,今年我们只推荐12本!我们来听领读人的推荐理由。
《哈姆莱特》
作者:莎士比亚【英国】
导读者:梁超群
导读时间:5月15日周二下午、闵行
导读内容提前看:天资聪颖、无忧无虑的名校大学生胖富帅哈姆莱特王子回到家乡,为暴亡的国王父亲奔丧。祸不单行,居孀未满两月的母亲匆匆忙忙再披嫁衣,成了她的“丈夫的弟弟的妻子”。昔日王子依然是王子,却抑郁成疾,沦为彻底的精神孤儿。母亲失节,自我失位,时代失范,世界失序,哈姆莱特感受到了重整乾坤的“天启”,终日思虑万千,却又手足无措;父亲的亡魂意外归来,秘密留下“父命”:一个为屈死的父亲复仇的小目标。重重挤压之下,浪漫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哈姆莱特的青春小宇宙连续内爆,酿成一片火海,至少八人死于其中。复仇虽然大功告成,却不是以他所可能期待的方式。始作俑者固然死有余辜,最无辜者却死得最惨。作为文学史上最早的类型之一的复仇戏,在小镇青年加大都市新移民莎士比亚的手中,产生了怎样的裂变?美丽、纯洁、自带光环的青春如何暴露其自我中心的原罪?脆弱的生命之舟遭遇了怎样的盲目与虚无的险滩?被德国浪漫主义重新发现的莎士比亚和《哈姆莱特》如何从一开始就区别于德国浪漫主义,对浪漫主义保持了反讽的姿态?被丹麦国王与王子当了枪使的英国通过莎士比亚之笔给世界留下了怎样的思想观察?一切尽在《哈姆莱特》。
《堂吉诃德》
作者:米·德·塞万提斯【西班牙】
导读者:金雯
导读时间:5月8日周二晚、闵行
导读内容提前看:《堂吉诃德》是现代欧洲小说的开山之作,西班牙“黄金时代”的标志,也是一部始于戏仿的文学典范,辛辣多讽又委婉蕴藉。《堂吉诃德》分两次出版于1605年和1610年,小说主人公的背后是骑士文化的西班牙“光复运动”,面前是信仰与现实开始发生冲突的现代时期。他代表怀旧精神和旧时代的遗留,在平淡庸常的乡间和林地孤独执着地践行骑士品德和操守;但又同时具有前瞻性,代表17世纪开始崛起的“现代读者”,拥有缔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情感和感知模式。他与“随从”桑丘是西方文学史上鲜有对手的谜团,看上去含义明确固定,却像灯光下的波涛那样变换无穷,永远等待着不同光束的照耀。小说中穿插了众多小故事,这些看似无稽的分岔总是与情节主线有着掩映成趣的妙处,所能产生的意义不断叠加,难以穷尽。小说分上下两部,可以先读第一部的前18章左右,能全部读完当然更为理想。
《浮士德》
作者:歌德【德国】
导读者:范劲
导读时间:具体时间待定、闵行
导读内容提前看:在德国的启蒙主义者中,是莱辛第一个发现了浮士德传说的意义,试图用这一传说创造具有民族内容的作品。歌德却将这个传说上升为整个现代人的精神探求的神话,探讨了人类的前途与人生的价值这两个根本问题,对这一传统题材的挖掘深度是前人所根本无法企及的,也造就了欧洲文学史上堪与荷马史诗和但丁《神曲》并列的伟大诗篇。浮士德追求知识、追求爱情、投身宫廷政治、追求和谐的古典美、创造事业构成诗剧主要内容。魔鬼与浮士德订约,愿为浮士德服务效力,然而浮士德一旦满足就必须死,其灵魂归魔鬼所有。但这并不是一出悲剧,当浮士德因满足而死时,他的灵魂并未归魔鬼占有,而是被天使们接到天国,因为只要是自强不息者,就能得到拯救。
《傲慢与偏见》
作者:简·奥斯汀
导读者:毛尖
导读时间:5月4日周五下午、中北
导读内容提前看:和莎士比亚一样,简?奥斯丁开创了独特的叙事模式和认知方式。特里林服膺于奥斯丁传递的“世间智慧”,哈罗德?布鲁姆说奥斯丁帮助我们发现自己,无数作家像E.M.福斯特一样,说到奥斯丁就“笨嘴拙舌”,因为对这样既简单又伟大的作品无法下嘴。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丁作品中,最伟大又最简单的一部,在我看来,它是小说史上的完美之作,从开头到结尾,她润物细无声地把我们组织进她的思想和观念,在小说构筑的爱情和社会关系中,奥斯丁可以熬过文学的任何一朝黯淡前景而永垂不朽,因为直到今天,不同台阶上的文艺创作,还在反复复制着伊利莎白和达西的模式,复制着班纳特先生和班纳特太太的结构,复制着韦翰和夏洛特的选择,复制着莉迪亚、柯林斯和咖苔琳夫人的语调,虽然复制品之间的相似度更高些。
《叶甫盖尼·奥涅金》
作者:亚历山大·普希金【俄罗斯】
导读者:贝文力
导读时间:5月16日周三、中北
导读内容提前看:作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民族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是俄罗斯精神的一个特殊现象,也是独有的现象(果戈里语)。《叶甫盖尼 . 奥涅金》是普希金用时八年创作完成的诗体长篇小说,是他的代表作和最钟爱的作品之一,也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衡量这一作品,意味着衡量诗人的全部创作活动”(别林斯基语)。
小说以贵族青年奥涅金和地主女儿塔季雅娜之间的爱情关系为主线,塑造了“感到自己总像在家里做客”的“多余人”奥涅金和“没有任何杂质”的纯洁少女塔季雅娜这两个主要性格,全景式地反映了19世纪20年代俄国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生活,真实地表现了那一时代俄国青年的苦闷、探求和觉醒,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社会问题。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小说被誉为“俄国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同时,普希金在小说中所开掘的主题、描写的情感和刻画的矛盾: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抱负与实践、情感与道德……等等,具有跨越时空、永葆现实意义的特质,一如作品开放式的结局,为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读者提供着丰富的思考与想象的空间。作品的不朽魅力还来自于其形式上的别具一格:客观描写与主观抒情有机交融,诗歌的格律韵致和小说的恣意洒脱相得益彰。
《包法利夫人》
作者:福楼拜【法国】
导读者:袁筱一
导读时间:4月25日周三下午、闵行
导读内容提前看:如果说,我们逆着西方小说之河而上,觉得中世纪、文艺复兴乃至古典主义都离我们太远,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是个不坏的选择,因为直到现在,小说家仍然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重写《包法利夫人》,不仅是法国,欧洲,也包括中国。
一个很常见的通奸故事,一群受到欲望控制的,总是想要进入更好的生活,却因此而彻底破产的男男女女,包法利夫人带我们走进的是一个资产阶级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人平庸,愚蠢,“对美无动于衷”,却深深地迷恋物带来的繁荣假象而不能自拔。一个半世纪过去了,我们依然可以重复福楼拜的感叹:包法利夫人就是我!否则我们又拿什么来解释战争,解释蔓布世界的恐怖主义的阴云,拿什么来解释繁盛的物质世界的背后,金钱对于人类自尊随时随地的践踏?
福楼拜在这个意义上值得一读再读,“现代性”只是一个名义而已。或许从福楼拜的真正价值是,从他开始,文学成了未来,而不再是过去。
《战争与和平》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俄罗斯】
导读者:陈建华
导读时间:5月21日周一下午、中北
导读内容提前看:和许多同时代的长篇不同,《战争与和平》中的生活画面往往是以囊括一个历史时期的巨大而完整的形态出现。作者的艺术笔触伸向了一八〇五年至一八二〇年俄国社会广阔的生活领域。它不仅再现了整整一个历史时代,而且为人物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生活内涵的丰富使人物形象格外地丰满起来,而人物的广泛活动也有力地拓宽了小说表现生活的幅度。小说鲜明地显示了现代史诗的风范。
《战争与和平》反映的是作者对农奴制改革前后俄国前途和人民作用问题的思考。历史事件只是表层的东西。人民的力量决定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当时的俄国社会正是在这点上与小说中的历史事件相呼应。同时,托尔斯泰又在作品中提出了一系列相互交织和补充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相互烘托,使小说出现“百川汇流”式的题旨丰富性。男主人公安德烈·包尔康斯基和彼埃尔·别祖霍夫是从急风骤雨的年代里走来的一对年轻人,两个个性迥然相异、生活道路不乏对照的艺术形象。他们在社会大变革的时期经受了考验,托尔斯泰称赞他们是“光荣的人们”。女主人公娜塔莎·罗斯托娃是一个被诗意化了的人物。她真诚、丰富和易于激动。在艰难地度过精神危机后,娜塔莎变得成熟。小说还鲜明地展现了娜塔莎充满生机的性格中的民族气质。
小说“广阔而不受拘束”,结构安排颇具匠心。尽管人物复杂众多,事件驳杂纷呈,但指向性十分明确。小说既宏伟开放,又浑然一体,以开放、力度和整体原则,为生活的“宏伟音响”“提供了一种美的形态”。
《三四郎》
作者:夏目漱石【日本】
导读者:杜心源
导读时间:具体时间待定、闵行
导读内容提前看:《三四郎》是夏目漱石从《我是猫》、《哥儿》开始向后期的两个三部曲转折的作品。在这里,夏目漱石收起了前期作品中讥诮的锋芒,以从容散淡的笔法,展示了乡下少年三四郎从一个简单的“乡下”世界,通过大学考试,蓦然进入了同时有“三个世界”的东京之后的生活、精神和爱的迷茫。
在东京这个物质和精神都空前扩大的空间里,三四郎心中充满惊喜和期待,他希望抓住明治时期急遽变化的声光化电的现代化节奏,希望像学长和前辈一样具有高深的学问和稳重的风度,更重要的,是在“心字池”(今天的东京大学“三四郎池”)旁邂逅的那个和服团扇的少女的身影,惊鸿一瞥地进入了他的梦幻之中……然而到头来却发现,无论是不愿回去的家乡、拒人千里的学问世界,还是望梅止渴的神秘爱情,他哪一个都进不去。不过,这一切或许并不只是“世界”的错,三四郎是个清正而无用的人,就像他在火车上偶遇的少妇嘲笑他的——“你是个很没有胆量的人啊。”
于是,很没有胆量的三四郎和从来不会按个人的意志运行的世界之间,就产生了让人无奈的错位,他手足无措、在几个世界“之间”进退失据,原以为能成为生活的主角,不料却只是一个看客和失去方向的“迷羊”。他只得退回到自己的内心,却还要心有不甘地向外探看。萦绕着整篇小说的隐隐的不安,就来自于这种存在主义式的没有答案。在夏目漱石笔下,爱情被刻划得浪漫、无情和动人。没有廉价的伤感,没有愤世嫉俗的火气,我们能在《三四郎》中读到的,只有深入骨髓却无法言说的人生体验。
《卡夫卡中短篇小说全集》
作者:卡夫卡【奥地利】
导读者:黄雪媛
导读时间:5月9日周三晚上、闵行
导读内容提前看:卡夫卡的小说艺术对20世纪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他本人绝没有料到的。若不是一位叫马克斯?布罗德的好友未遵卡夫卡遗嘱烧毁其所有“涂鸦之作”,而是陆续整理出版了卡夫卡的全部著作,后世的人们将没有机会领略这位被尊为现代派文学奠基人的奥地利作家的独特魅力。
卡夫卡身处一个危机四伏的欧洲,犹太民族的生存空间日益逼仄。也许是一种身份困境和末日恐慌占据了这位德语犹太作家的心灵,卡夫卡的作品常常表现个人在看不清摸不透的权利关系中的生存恐惧和徒劳挣扎,以及对自我对失败命运的预先判决。
在这本德语文学界老前辈叶廷芳先生为主翻译的《卡夫卡中短篇小说全集》里,同学们可以领略到卡夫卡风格独具的叙事艺术。《在马戏场顶层楼座》,你将领略现实与幻觉的交错颠倒;你会随着《乡村医生》的出诊而跌入一场交织着窘迫和凶险的梦境;你将目睹《变形记》格里戈尔?萨姆沙在家庭和职业关系里身心耗竭,滑向自我疏离和异化;你也可能通过一场《判决》,发现卡夫卡作为“永远的儿子”的自我投影和自我审判;你会唏嘘《小寓言》里那只对广阔世界心生恐惧,徒劳地奔跑,最后死于非命的小老鼠;甚至你也会在《法的门前》彷徨困惑,苦苦参悟那扇只为“乡下人”而设,却始终不允许他进入的“法”之门究竟意味着什么……
卡夫卡的语言朴实明净,看似平淡节制的叙事之中却蕴藏着惊心动魄,讽刺和隐喻无处不在。叙事结构常具有矛盾性和开放性,细节的真实缜密与情节的荒诞离奇形成一股奇异的力量,吸引着读者进入一个若即若离、虚实不定、充满悖谬的迷宫,寻找着阐释的出口。阅读卡夫卡注定是一场心智挑战,而读者的阅读视角和阅读体验,也将为作品增添新鲜的意义和活力。同学,你准备好了吗?
《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菲茨杰拉德【美国】
导读者:金衡山
导读时间:5月9日周三下午、闵行
导读内容提前看:作为美国文学史上的名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投射了美国文化的诸多理念和时代的诸多讯息,诸如美国梦、现代消费文化、个人主义与理想主义、东西部区域差别的意义等。更重要的是,在这部篇幅不大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奋斗与绝望相碰撞后散发出来的一股浓厚的悲凉氤氲,这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悲怆,更是一种悲悯,是对生活充满希望从而生发出昂扬意气之后、陡然遭遇致命重创时的悲不自胜,也是直面这种痛感后依旧执着如初直到日暮途穷、最终万劫不复的无限悲切。
《了不起的盖茨比》抒发的是作者菲兹杰拉德的人生感悟,呈现的是美国社会的形形色色,勾勒的是万千普通人生活的一抹剪影,那是在或多或少经历了得意与失意、富贵与寒酸、成功与失败、希望与绝望的角斗后的茕茕孑立,在风雪里蹒跚、在逆流中奋进。像是一则凄美的童话,又像是一曲哀婉的咏叹,文学的气息从菲茨杰拉德丰盈却细腻、饱经沧桑却含情脉脉的笔触间冉冉升起,回味无穷,所谓经典也由此铸就,成为永恒。
《野草》
作者:鲁迅【中国】
导读者:罗岗
导读时间:具体时间待定、闵行
导读内容提前看:“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野草· 题辞》)野草当然不如乔木伟岸,但鲁迅却独爱这“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的“野草”。因为在《野草》中,他获得的不只是生命的“委弃”,更是生命的充实,是“站在沙漠上,看飞沙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即使被沙砾打得遍身粗糙,头破血流,而时时抚摩自己的凝血,觉得若有花纹……”由鲜血凝成的花纹,隐含着不惜牺牲自己的鲁迅式的“进化论”独特意涵,“自己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对于绝望与希望交织在一起的鲁迅来说,“生命”的“委弃”既不可怕也不可悲,耕耘的土地能否收获“野草”才是关键,“我自爱我的野草”,所以“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这歌唱、这笑声成就了“心灵的炼狱中熔铸的鲁迅诗”,造就了“从孤独个体的存在体验中升华出来的鲁迅哲学”,筑就了打开“明与暗、生与死、爱我者与恨我者”相互激荡的“鲁迅世界”的密钥。
《百年孤独》
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
导读者:梁超群
导读时间:5月22日周二下午、闵行
导读内容提前看:2017年,中国哲学界甚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界经常念叨的美国人詹明信在接受某西方主流媒体采访时,将苏维埃革命发生(1917)100周年、路德宗教改革(一个僧侣改变一个世界)发动(1517)500周年与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1967)发表50周年赫然并列。这种修辞背后固然首先源于一个时间的偶然性,在义理上却也有其一定的根据:《百年孤独》曾经引发一场“文学地震”,在名曰“全球化”的地球板块剧烈运动中,文化意义上的拉丁美洲之峰因这本书而完成崛起,耸立于东方与西方之间的那个莫名地带。作为后来者,如何在业已刻满欧美符号的文学羊皮纸上铭写拉丁美洲的独特印记?
一反欧美现代主义的“内在性”“自恋主义”“个人主义”“精英主义”,《百年孤独》选择了冰山顶部的外在性,选择了不动声色的冷峻,选择了集体叙事,选择了民间精神。语言之为语言,天生理性,天生有序,如何以此理性、有序之系统,编码热烈任性、常常失序的拉丁性?作者找到了史称“魔幻现实主义”的新程序。拉丁性与中国何干?作为全球化游戏中的重量级玩家,应该了解世界的多样性,了解欧美以外别有洞天。拉丁性干你我个人何事?拉丁性标志人性的另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被遮蔽在我们的无意识深处——拉丁美洲,就是我们自己。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樊丽萍
转自 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