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化学实验的时候,操作台、水槽、桌椅均可移动,学生们可自由“拼桌”讨论,专业期刊亦随手可得;上地理课的时候,仰可观星空,俯可见地图,教师还可使用AR(增强现实)沙盘、交互软件辅助教学——这种充满智能化和未来感的课堂,正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多所上海高中已成现实。
传统课堂内,硬件设备无非一块黑板、几盒粉笔、数张桌椅,我们很难意识到学习空间构造对学习本身有何影响。然而在技术迭代的当下,黑板变成了纳米白板,粉笔字被幻灯片、视频动画取代,课堂中的“硬件”创新便拥有了足以撬动“软件”变革的力量。
记者昨天获悉,为了更加适应新高考背景下日益个性化的教学需求,未来上海中小学将力图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设施设备深度融合的新型学习空间。
解放思维,从解放学习空间开始
很多人第一次走进上师大附中剑桥化学创新实验室,都会有耳目一新的感受。吊舱式的设计有别于传统秧田式或岛式的构造,水电煤往“头上”走,学生不再需要“排排坐”,所有实验操作台、桌椅都可以根据教学安排自由组合,整个实验操作过程更友好、自由、便捷,尤其适合拓展性、研究性课程的教学。
化学实验老师孙黎颖介绍,这间实验室建造于2015年底,是我国第一批可移动实验室。其中所有构造、设备都是基于实际教学,由本校教师自主研发设计,“仅仅两年,全国中小学就仿照建设了300多间类似的实验室。”在孙黎颖看来,做实验不是“按照药方抓药”,这是一个需要“爆发”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的过程,而传统实验室相对固定的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行动和思维。
当然,学习空间的变化也对师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担任实验老师十年了,孙黎颖在这间全新的实验室中再一次找到了为人师者的意义。“和传统实验室工作不同,未来的实验老师不但要负责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还要研究国内外的前沿资讯,了解怎么做实验,怎么教实验,甚至怎么造实验室,归根结底要明白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具备科学理性、动手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人才。”
上师大附中的地理教室同样设计得别出心裁。教室采用开放、灵活的空间布局,自由“拼桌”后便可进行小组式学习;AR沙盘、可擦写地球仪、交互式教学软件、人脸识别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助力,既实现了抽象思维可视化,又实现了即时反馈学习情况、统计个人得分率等问题,令后续教学更具针对性。最值得一提的是,教室一墙之隔外便是地理组办公室,便于师生进行更多互动。
在上师大附中校长严一平看来,未来的高中教育应该更加关注每个孩子个性、特长的发展,而教育设备的现代化恰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在传统课堂中,靠的是老师一张嘴、一支粉笔,只有个别同学能够在课堂上发言,教师很难兼顾所有孩子的表达愿望和学习情况,师生的互动也很有限。然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整合教育资源,并帮助学生将二维认知上升到三维理解。
将新型学习空间建设模式引入上海中小学
事实上,在全世界范围内,关于教育装备改革的研究屡见不鲜。眼下,上海高中普遍实行“走班制”,基于这种个性化的教学需求,“普通教室+专用(实验)室”配置形态、空间布局和设备配置或许已无法满足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昨天,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正式启动《上海市普通中小学校教育装备配备指南(高中分册)》编制工作,计划将学科教室、未来课堂等新的学习空间建设模式引入中小学。
根据《指南》,在原有普通教室和实验室等常规配置的基础上,拟配备学科教室、微实验室、未来课堂等新型教学用房。同时,《指南》注重各用房常规功能的提升,鼓励学校在有限的空间里进行统筹建设和综合利用,例如图书馆、餐厅可为学生开展学习交流和自修提供空间,为高中实施走班制教学服务。下一阶段,市教委装备中心还将开展实验室能级提升专题研究,研制现代化学科实验室的配置标准,促进中小学实验教学优化与改进,为学生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提升服务。
“探索新高考制度下的学习空间重构,建设学科教室、未来课堂、现代化的学科实验室等新型学习空间,对于新型学习空间不是单纯地‘应用’,而是综合考虑将技术与教学怎样充分融合,不能只是‘两张皮’。”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主任竺建伟这样说。
文:朱颖婕
图:上师大附中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