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能写出什么水平的作文?上一年级不满7周岁的他就写出了“我不感谢妈妈”的诗,历数妈妈逼着他刻苦学习,对他严厉管教,“逼我写练习册”、“每天给我出卷纸”、“每天让我写生字”,但最后神转折出现了:没有妈妈就没有现在的我,我不感谢她,我还能感谢谁呢?
5岁时认识2000多个字
记者联系到了神转折诗作的作者——沈阳市实验学校中海城小学二年级一班的杨锦麟,今年不满8岁的杨锦麟说:“我将来要当科学家,可不是诗人。”
杨锦麟的妈妈陈萍女士是大学老师,平时注重孩子语文教育。锦麟在5岁时就认识了2000多个汉字。
“我们不但让他认字看书,还鼓励他写字,把知道的和想到的写出来,注重听说读写的衔接。”陈女士介绍:孩子写几个字词容易,要想写整段的话比较难,尤其是描述整个事情的过程就更难了。
让他写“谢谢妈妈”的诗,他写出了如此转折……
陈女士说,她让孩子尝试其他写作手段:
锦麟你写一首诗呗,你知道什么是诗不?
我咋不知道,不就是分成一行一行那样的吗,那比写作文还简单省事。
那你就就写一首谢谢妈妈的诗。
锦麟不高兴地念叨:
我不写,妈妈太厉害了,老让我做这做那……
陈女士就鼓励他把这些感受写下来,锦麟在2个小时后,小心翼翼地拿来了第一首诗。
《我不感谢妈妈》
我不感谢妈妈,
是她每天罚我站墙角。
我不感谢妈妈,
是她每天逼我写练习册。
我不感谢妈妈,
是她每天给我上语文课。
我不感谢妈妈,
是她每天给我出卷纸。
我不感谢妈妈,
是她每天让我写生字。
我不感谢妈妈,
是她教我每天背古诗。
没有妈妈,
就没有现在的我。
我不感谢她,
我还能感谢谁呢?
陈女士看了这首诗先是笑,慢慢看到最后红了眼睛:
孩子对妈妈的感情真是又爱又恨,结尾说没有妈妈就没有现在的我,让我感到孩子长大了。
这首诗拿到学校给锦麟的班主任刘欣老师看,刘老师在锦麟写作的基础上,把一些重复的字词进行删减,但主体尤其是结尾没有改动。
刘欣老师介绍,杨锦麟在学校是个不起眼的“小豆包”,平时就爱看书,“课间和我讨论相对论、黑洞和白洞。寒暑假的德育作业,他都写得言之有物。所以他能写出这样的诗没有超出我的意料,但我没想到他能表达得如此完整。”刘欣老师说,很多学生的认字程度、表达能力并不比杨锦麟差,但在写作能力上还有欠缺,因为小学一二年级还没有开设作文课,所以杨锦麟能把想到的写出来,就显得很突出了。“我们没有用应试教育束缚孩子的成长,从来不限制孩子自由表达,即使听不懂的相对论等知识,作为老师也会认真地听,鼓励他们说。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更多更好的作文和诗句。”
杨锦麟的同学吴嘉悦妈妈在朋友圈转发了杨锦麟的诗,并配上这样一段话:有才的男孩最有魅力,我女儿同班同学!
网友看了《我不感谢妈妈》之后,觉得孩子的情感很真实,前面的对比和铺垫让结尾更加感人,也体现了孩子内心的真实声音。
认字多也经常有念错的字
虽然杨锦麟认识很多字,但念错字闹笑话的事儿也不少,妈妈告诉他不要太着急,不认识的字多请教别人。前些天,杨锦麟又根据念错字这事儿写了一首诗《仓颉造字》:
我把仓颉造字读成“仓yan造字”/家里人都笑了/
因为我曾经把时髦读成“时宅”/这样的笑话闹了不少/
妈妈说:你是太着急与知识做朋友了/但没学的字还不识你/
另外,你也不会谦虚/请请别人,教教自己/
我羞红了脸暗自决定:随身带字典!
刘欣老师说:“这么小的孩子能够自我反省甚至是自我批评,并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把这些都写出来确实不容易。但我觉得不能定义为“智力超常”,而是孩子从小的知识积累很厚实,只有他心里有这些东西,他才能说出来写出来。”
对于爱写诗这件事,杨锦麟有些不好意思:“我平时看书挺多,看见别人写,我就背诵,有时候也记下来。我不知道我写得好不好,反正是自己心里的想法。”
沈阳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博士张君:
经过媒体的传播和挖掘,各种显得超常的儿童被发现,引来众人“围观”也在意料之中。
类似的事情越多,越能说明孩子们的个性得到了尊重和发挥,他们的特长有机会健康地发展和展示,同时也证明他们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围观”之后更应该思考的是:性相近,习相远。每个儿童的天性都差不多,关键在于发现和引导。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个超常儿童都是“习得”的而非天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就是要基于儿童的天性,在“习”上面下功夫。
儿童的天性虽差别不大但取向却不尽相同,有的长于写作,有的长于表演,因此发现每个孩子的“潜力股”十分重要,这是教育的最初起点。
当然,儿童成长有其自己的特殊规律,有人早慧,有人大器晚成,我们要对儿童的成长留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编辑:钱家跃
责任编辑:唐闻佳
来源:辽沈晚报、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