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以及“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在新时代上海的图书馆事业发展实践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这“三个重要”的思想,在建设书香社会和文化强国的新征程中,以新气象新作为发挥公共图书馆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力量。
上图东馆的建设和开放是一次有益的实践,它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的2017年9月27日开工建设,又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前的2022年9月28日正式开馆。开放一年来,接待到馆读者已近200万人次,外借图书逾270万册次,举办各种阅读推广活动1000余场,线上线下活动参与人次达1300万。今年,在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的年度公共图书馆奖评选中,上图东馆获得提名奖,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新一代智慧复合型图书馆的崭新形象。
“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如今上图进入了“后东馆”时期,我们将持续实施“智慧”“包容”“互联”转型战略,加快构建“四新”发展格局,升级高品质阅读体验、深耕高水平专业服务、加强高质量决策研究、深化多元资源建设,持续挖掘淮海路馆等馆舍的“老味道”,不断擦亮上图东馆“金名片”,助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宝贵资源。今年6月1日,他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考察时叮嘱工作人员:“中华民族的一些典籍在岁月侵蚀中已经失去了不少,留下来的这些瑰宝一定要千方百计呵护好、珍惜好,把我们这个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上海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已超5700万册(件),其中中外历史文献超400万册(件)。在保护、研究的基础上,上海图书馆一直注重古籍等历史文献的传承和利用,“汲古慧今、鉴往知来”,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未来,我们不仅要继续提高历史文献资源的长期保存能力和服务水平,还要加强记录和反映新时代新文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所有典籍资料的收藏保护工作。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有力的话语跨越时空、指引未来。我们将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
作者:陈超【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所)馆(所)长、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主任】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