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第一次参加上海书展,此后连年参加,前后九年。因疫情原因,2021年在我出版生涯的最后一年,书展暂停,没能实现“十连”。今年上海书展后半段,有幸应邀参加陈尚君《唐五代诗全编》三人谈活动,能稍补遗憾。
2012年中华书局创建10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以书局诞生地上海为起点展开;2013年中华上海聚珍文化成立,沪上出版界同行多人到会祝贺。上海是现代出版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华书局的发祥地。百年再出发,中华重返上海,不只是中华人的一己私愿。我们热情拥抱八月的上海,上海也给我们巨大的回馈。
梳理九年参展历程,讲几件印象深刻的活动。
2012年书展,第一次现场感受上海读者的热情。当时我们刚刚出版了扬之水的《奢华之色》,上海书展邀请扬之水在上海图书馆“上海之夏”举办讲座,题目是“更衣记中的奢华之色”,读者参与之热情可谓空前狂热,一票难求。第二天我又陪水兄夫妇去分会场青浦图书馆,作了题为“藏身于物的温度与快乐”的讲座,临水而建的图书馆和认真聆听的观众,给我深刻的印象,这就是书香社会应有的样子吧。
2013年书展,陪阿城阿老参展。那时阿老新书《洛书河图》还在排版制作中。久未露面的阿城,现身上海书展,本身就是热点。书展组委会特意安排了会展中心最大的场子,阿老一袭布衫,因为有整面讲台PPT投影,会场几近乌黑,大多数听众站着静静聆听。阿老台风庄严,语速缓慢,加之讲座主题艰深,讲河图就是太极图,讲古代太极星崇拜,氛围简直像一场布道。
2019年4月陪阿老到上海思南读书会讲座,住在上图公司对面的吴宫。阿老习惯晚起,清早我起来开门,门外走廊散坐着不少人。我早餐回房,这些人还静静坐着。异于寻常,我颇感纳闷。待到近午时分,我去敲阿老门,散坐四处的人一哄而上,都堵在了阿老门口。原来是阿老粉丝,清早就来酒店蹲守,免不了要签名签字,粉丝们追到餐厅。阿老的魔力在魔都倍显,是理所当然的。
最令我难忘的当然是连续八年的“二十四史”修订本读者见面会。2013年8月20日,《史记》修订本首发;2014年8月17日,《史记》平装本首发;2015年8月11日,两《五代史》修订本首发;2016年8月21日,《辽史》、两《五代史》平装本首发;2017年8月18日,《魏书》《南齐书》修订本首发;2018年8月18日,《宋书》修订本首发;2019年8月19日,《隋书》修订本首发;2020年8月16日,《金史》《梁书》修订本首发。
连续八年,上海书展中央大厅都有“二十四史”修订本的身影,十部史书修订主持人到场分享修订工作甘苦和收获,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上海五史”复旦整理小组组长陈允吉教授参加两《五代史》新书发布……更令人感动的是热情的读者,提前几个月就打听书展修订本活动,现场排队购书签名,成为中央大厅一道亮丽的风景。最后一次《金史》《梁书》两书同场,导致一个小时内不能满足签售,又移步国学馆续签一小时。后来每每看到现场嘉宾和读者照片,还是觉得氛围感人。每年书展拿出新的修订本,成为我们对上海书展、对读者的一种自觉的责任。
自始至终参与上海书展“二十四史”修订本活动的是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我曾经跟陈老师说,要创造连续十年中央大厅修订本首发同台的纪录,那是我们的光荣!好友陆灏兄跟我们开玩笑:你们两个人这样年年上去搞“二十四史”,上海人要以为“二十四史”是你俩写的了!戏谑隽语,堪入笑林。过去的十年,“二十四史”成为更多普通人关注的话题,上海书展功不可没。上海出版人、学者的强大后盾支持,常常让我们有“主场作战”的感觉,铭感难忘。
2018年我曾应约写过“文汇时评”《上海书展,爱书人的文化黄金周》。时隔五年,我想仍然可用其三个章节标题来结束本文:“文化是上海书展的底色”“关键在品质和创新”“目标在日常化阅读”。
祝上海书展越办越好,为爱书人读书人提供更多更好的阅读服务。
作者、图片来源:徐俊(中华书局原执行董事、资深出版人)
组稿编辑:许旸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