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传统文化越来越多地与当代媒介载体与多元艺术形式相融合,走进年轻人的视野。当热门音乐剧与国潮文化碰撞在一起,又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8月18日-9月3日,国风音乐剧《周生如故》即将于上海云峰剧院首演。演出期间,剧目出品方上海合翮文化与由中国文物学会学术指导的系列IP“传萃”跨界合作,在剧目呈现和文创开发方面融入非遗工艺的“神兽”香囊等多种国潮元素,探索舞台艺术与传统文化的跨界融合新方式。
神兽香囊传承非遗工艺
国风音乐剧《周生如故》即将于8月18日在上海云峰剧场首演。该剧故事改编自墨宝非宝的爆款小说《一生一世,美人骨》古代部分及电视剧《周生如故》,讲述了周生辰、刘子行、漼时宜三位主人公面对家、国、情,在命运枷锁束缚中,努力与命运抗争,却最终还是爱而不得的悲剧故事。
该剧除了浪漫唯美的故事、精美雅致的舞美服装、婉转动人的旋律歌曲外,极富传统文化元素的衍生文创也颇为惹眼。麒麟、甪端、辟邪、狻猊、天禄,这些在中国古典神话中家喻户晓、威风凛凛的神兽,现在一个个以Q版卡通形象化身香囊。从历史神话中演化而来的五款造型各自代表不同寓意,让今天的年轻人透过这些憨态可掬、神采奕奕的神兽形象,近距离感受历史、传承文化,体味神兽前世今生背后的传统文化底蕴。
这组名为“神兽出没”的系列香囊,是由上海传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造型设计,上海迅马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产品设计,中国文物学会审核指导全流程设计工作。五款神兽造型全部取材于原始文物形象,比如麒麟造型取自北京明十三陵的造像、甪端造型取自河南宋太宗赵炅永熙陵的造像,狻猊造型取自辽宁清昭陵的造像,天禄造型取自江苏南朝梁武帝萧衍修陵的造像,而辟邪形象则是取自洛阳博物馆镇馆之宝的东汉石辟邪像。传萃文化通过对这些文物进行数字化采集,筛选识别出其中形象、元素,再通过描摹再融合的现代设计手法,重新创造出一个个契合当代青年审美的视觉形象。
在制作工艺方面,神兽香囊采用了上海市闵行区非遗香囊制作技艺,多套色绣花工艺将神兽造型展现得生动活泼、鲜艳可爱。香粉配方则采用了藿香、艾叶、石菖蒲、白芷、苍术、八角等多味天然中草药配制而成的辟秽粉药方,香味馥郁芬芳、香气持久散发。闵行区非遗香囊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杏芝于2000年创立迅马光电和“杏家”品牌,全身心投入香囊制作技艺挖掘与产品创作中。近年来其公司设计并制作的睡莲香囊、“和平享厚福”手鞠香囊、世纪之门香囊礼盒等产品,在各类上海地区文创、伴手礼评比中屡获殊荣,并在市场上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与喜爱,其中“世纪之门”香囊礼盒更于2021年被中共一大纪念馆永久收藏。
在剧场遇见传统文化之美
此番音乐剧《周生如故》与传萃文化的跨界合作,不仅是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时尚艺术形式融合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年轻群体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具体体现。
该剧制作人苏莉茗介绍说,“传萃作为由中国文物学会学术指导的系列IP,拥有大量最原始的文物图样。他们最开始找到我们的时候,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多种形式的跨界合作,对这些文物元素进行二度创作,让更多人了解到我们的文化瑰宝。而我们正好也是一部国风题材的音乐剧,也希望能够通过现在大家喜闻热见的音乐剧的方式,将更纯粹的文化元素给到观众,在剧场让大家遇见传统文化之美。”
作为架空题材的国风音乐剧,《周生如故》年代感相对模糊,这也为传统文化元素在剧中和衍生文创的运用打破了单一历史时代的限制。除了采用了非遗技艺的神兽香囊外,音乐剧《周生如故》还将各种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艺术结构,再有机地融入到舞台、服饰、语言艺术中,最终打造出这样一部具有国风美学的音乐剧作品。音乐方面,《周生如故》广泛运用了中国传统曲调与配器,将原著中的唯美虐恋用音符相传递,以细腻传情的音乐打造戏剧意境,在吸引观众与剧中人物通感共情的同时,也能够充分感受独具韵味的东方审美。
演出期间,音乐剧《周生如故》还将在现场设置有专门的传萃展示区,呈现传统文化丰富面相与多样化的文创衍生品,以期让更多观众可以近距离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打造“国潮”新时尚。
制作人苏莉茗表示:“我们希望以现在年轻人喜欢的音乐剧为载体,为大家提供一个新的渠道和窗口,让更多人可以在剧场中去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探索跨界融合的新形式。”
作者:姜方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