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身在何处,“黄河”二字对炎黄子孙而言,都会感到特别的亲切和感召力。更不用说是由当年的改编及首演者殷承宗先生领衔演绎的这样一部充满着时代记忆的作品。7月20日,上海夏季音乐节闭幕音乐会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上演。这场凝聚了革命情怀与时代回忆的音乐会,让万众瞩目。
音乐会开始,光是殷先生的出场,就已让现场观众不啬掌声。在青年指挥家黄屹极富激情与表现力的带领下,上海交响乐团对钢琴协奏曲《黄河》的演绎也彰显了作品本有的恢弘气势。在细节的处理上,弦乐的发挥明显更成熟与自如。无论是颂黄河的深情还是保卫黄河的决心,弦乐组精致入微的力度层次变化都将音乐情绪拿捏到位。相比之下,当晚管乐部分则稍显逊色。无论是音准还是气势上,都未尽善美。
原本以为琵琶和竹笛在西方管弦乐队中可能声势上不占优势,然而演出中竹笛及琵琶演奏家出色的音色控制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唢呐的加入则使这三者间贯穿了起来,在以管弦乐为底色的音响中,民族乐器的声音更显亲切。如若不考虑这些外在因素,仅从听觉的角度去评价,唢呐实际上是略显“出戏”的,乐器本身的声音性格过于鲜明,对于这首观众熟稔的作品,突然的音色换角,多少有些突兀。《黄河》作为中国第一部钢琴协奏曲,凝聚了诸多老艺术家的才华与智慧。 其音乐语言中如此地道的民族韵味和中国文化质感,几乎无需凝神便可捕捉。对于这样一部有生命力的作品而言,实际上根本无需通过民族乐器唢呐的加持来体现作品中民族文化的归属与认同。
这一幕无疑是感人的:已过耄耋之年的长者,指尖依旧惊涛澎湃,顶起脊梁中坚力量。当晚殷承宗先生的演奏,相较于1970年的首演版本,更多了一份时间赋予的厚重感。而这份厚重,既弥补了因年龄原因所致的激情褪去,又增加了一层属于演奏者自身的阅历气质。殷老指尖流出的不仅仅是作品的审美意境,而是与作品一样的生命状态。指挥黄屹饱满的情绪和大幅度的指挥风格带动着整个乐队的发挥,如战马驰聘又动人心扉。钢琴与乐队间互相砥砺所焕发出的音乐魅力,打动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令人惊喜的是在数次返场后,殷先生加演了两首钢琴作品《春江花月夜》与《快乐的啰嗦》,风格迥然但都再现了中国传统曲调的隽永意境。
下半场的选曲依然延续了红色基调,是6首管弦乐合唱和民族女高音方琼演绎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交响合唱《东方红——在灿烂阳光下》作为开场的第一首作品,将东方红的旋律从上半场的乐器演绎向人声进行转换,可以说形成了一种不同声音间的转场与延续。这既是节目设计安排的巧思,同样也蕴藏着另一层深意。《忆秦娥·娄山关》以遵义会议前后中国工农红军所面临的困难和遭遇为历史背景,音乐肃穆而庄严。许是曲目编排的过于紧凑,以至合唱团来不及切换情绪,《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这首应娓娓道来的作品,被处理成了匆匆讲述。作为下半场的中间曲目,这里本该有一个情绪的转换以此与前后作品的坚毅昂扬形成一种对比性张力。
虽为战争电影的配乐,但《我的祖国》却分明流淌着温情与祥和。用词作者乔羽先生的话说,这是一首 “不残忍的战争歌曲”。兰州音乐厅合唱团很好的把握了这首作品的精髓,质朴的男女混声音色似乎是一双无形的手直触心底,缱绻动人。
《蝶恋花·答李淑一》与《沁园春·雪》均为根据毛泽东词作谱写的音乐作品。前者由赵开生在50年代末谱曲,采用了苏州弹词的音调,本场音乐会选用了郝维亚的配器版。这首开创了现代弹词歌曲演唱之先河的作品在方琼教授的苏州方言演唱中也尽显吴侬软语独特地韵味。了解这首作品背景的人不难发现,它对于演唱者有一个极高的要求:要用苏州方言唱出诗词的气势。如何在矛盾对立中寻找合式的演绎方式无疑是一种考验。方琼当晚的演唱从咬字发音到气息运用,从唱腔交融到情感变化,可用大气、细腻来形容。合唱团与上交将悲壮、感怀、憧憬等情绪在最后一首作品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出来。
整场音乐会,音乐的感染力都极强。经典歌曲的魅力大抵就在,有一种让人情不自禁融入其中的魔力。上海交响乐团及兰州音乐厅合唱团的稳定发挥无疑是其作为专业乐团的有力证明。
我们往往将一场音乐会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定位于当晚音乐家的演绎效果。固然,这十分重要,毕竟观众之所以选择音乐厅而不是随手可得的音视频,根本在寄希望于临响的体验:音乐会进行中发生的种种可能性及其所带来的惊喜与惊诧。但是在我看来,一场音乐会能否称得上成功,同时也依托于观众的临响反映。从当晚观众久久不息的掌声中看,上海夏季节闭幕音乐会是成功的。观众等来了殷承宗先生的《黄河》,也在一首首耳熟能详的合唱作品中回溯着独属于自己的时代记忆。这是一场扣人心弦的音乐会,同时也是深度引发共情的音乐会。观众不仅直观感受革命音乐作品强劲的情感奔涌与宏大历史叙事的艺术张力,更与舞台中心的音乐家之间形成了一种不言自明的默契,或感动、或凝重、或沉思。这种情感在场远比肉身在场更具意义。
真正伟大的经典之作,它丰富的内涵品格必然能够在每个时代进行当下性转化。就像1970年中央乐团首演钢琴协奏曲《黄河》时印在节目单上的那段话:“作品以抗日战争为历史背景,以黄河象征中华民族,歌颂中华民族的雄伟气概和斗争精神。”时至今日,这种黄河精神依旧在引导着我们前行。经典的作品,除却精神的延续,创作者的投入也尤为重要。殷承宗回忆那段创作时光:“我们当初没有想着传世,我当时一心想的就是如何让中国人听懂钢琴,用钢琴讲述中国人民的故事。正是因为作品从人民中来,《黄河》才能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被播放和演出,广受喜爱。”
这场音乐会何以经典,何以共情似乎有了答案。
之所以经典,是用心、用情的创作构思来源于人。
之所以共情,是唯心、唯情的具象声音感动了人。
摄影:叶辰亮
作者:汪静(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